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学案.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学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1页共 575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学案学案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教学内容】第十三课松鼠第十四课松树金龟子第十五课国宝大熊猫第十六课(师生自荐课文)【目的和要求】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咏物诗的特点。2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并能向人介绍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等。3主动参与爱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加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扬。4本单元都是科学小品文,要体会其运用生动说明的方式介绍事物的特点,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深化浅出,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重点与难点】(一
2、)诵读观赏古诗三首:体会咏物诗的特点。分析蝉虞世南是唐初闻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态与食性,事实上是运用比兴手法,示意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报触须,形态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固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第 2 2页共 5757页的品行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绵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名贵而灵异的树,
3、传闻鸾风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见初学记引瑞应图)。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呜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宋句“秋风”相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从上两句引发出来的争论。“居高”的“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行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行也高。如若品行不高。甚至特别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敬重。只有地位高而品行也高,他发出的声旨影响才大,不须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把这一命意通过蝉的形象表达出来了。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行
4、。”今人刘水济唐人绝句精华说:“三四句借蝉抒怀,言果能立身高洁者,不待凭藉,自能名声远闻也。”唐人咏蝉诗除本篇外,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闻名,李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前四句写形象,与虞世南的蝉诗相像,但显示的是环境的冷酷;后四句写思想感情,表达薄宦漂泊、欲归不得之情。骆诗:第 3 3页共 5757页“西陆(指秋天)蝉声唱,南冠(指囚徒)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指蝉),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自喻,将秋蝉的艰窘与己身的不幸融而为一。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
5、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白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首咏蝉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视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不同特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境况艰难,心中充溢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苦痛心情。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即唤出“孤雁”,说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
6、、追逐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着的精神啊!次联又以“谁怜”二字设问:从前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怜悯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三联紧承上联,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好像又望见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似乎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叫声。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析这两句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第 4 4页共 5757页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尾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哀思,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鸦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诗人既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鸦”则是象征一些
7、缺乏情感的平凡之辈。佚名杜诗言志云:“此时庸庸碌碌之人,谁知杰士心中之事。彼纷纷鸣噪者,不过野鸦之类耳,有何意绪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鹧鸪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野鸟,似鸡而小,羽色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常栖息于生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野,呜叫时常立于山崩树上。本草纲目卷四八:“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本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古人感叹世路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唐人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也是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故清人金圣叹称其“深得比兴之遗”。诗的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暖戏烟芜锦翼齐”
8、,是说这种鸟喜爱在暖和的荒野里游戏,羽毛显明漂亮又齐整。这种鸟与哪一种鸟比较相像呢?“品流应得近山鸡”,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近。这首诗除题目外,在诗中并无“鹧鸪”二字,但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可以看出或者说猜出是咏鹧鸪 而不是咏蝉或孤雁之类。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第 5 5页共 5757页更可勾起读者对屈于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闻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终怀抱沙石自沉于汨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山,二妃追寻至此,
9、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陵山上立祠祭祀,这就是黄陵庙。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备感其声之哀怨凄恻。清人沈德潜评论这两句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句胜于钩辀格磔(像鹧鸪啼声,指唐人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中“正穿屈曲坎坷路,又听钩辀格磔声”之句)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紧承上句“啼”字面来。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起先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受得把眉眼也低下来了。“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又回
10、到鹧鸪雌雄对啼上来。“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喊。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似乎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诗人吟咏鹧鸪,没有把主要笔墨用于描写它的形貌或摹拟它的叫声,而是着意表现它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为传神。(二)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这篇写作短文共两段。第一段第 6 6页共 5757页讲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意义,其次段讲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第一段讲意义比较概括。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这一段的第 12两句,讲被介绍动物的客观实际:“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另一层是这一段的第 3 句,讲读者对象的主观须要:
11、“对所介绍的动物,留下显明的别出心裁的印象。”其次段讲方法比较详细。先介绍方法:“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细致视察,深化探讨。”然后举两个例证详细说明。一个例证是介绍布丰写松鼠。为了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作者细致视察并生动描写了松鼠清秀玲珑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瞄,矫捷的身体,轻快的四肢,帽缨形的漂亮的尾巴。写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身上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于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很讨人喜爱。为了介绍松鼠的“乖巧”,写它过水,“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这是何等地奇妙;写它蹲伏在窝里,“只要有人略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
12、树上去”,这是何等地警觉;写它爬树,“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这是何等地灵敏;写它搭窝,“既舒适又平安”,窝口上还搭上“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挡起来,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这又是何等地聪慧。布丰能将松鼠的特点写得如此精确、生动,是他仔细视察松鼠形态、动作深化探讨松鼠习性的结果。另一个例证是介绍法布尔写松树金龟子。松树金龟子的特点是能唱歌。作第 7 7页共 5757页者细致视察、反复探讨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发觉在它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终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为了探讨金龟子发音原理,作者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上来回摩擦,发觉“发出的声
13、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又试用橡皮在玻璃上擦,发觉“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作者还将金龟子的发音方法和其他鞘翅目昆虫(如屎壳螂、天牛)作了比较,发觉它们“具有同样的特点”。正是由于视察的仔细、细致,探讨的深化、审慎,所以法布尔能写出各类昆虫的特点,精确而又传神。能不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取决于视察能否细致和深化。不仅要视察所写动物的静态,而且要视察所写动物的动态,有时还要将所视察的动物和同类动物的特点作比较。如布丰写松鼠,写它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这是静态的;写它的跳动、追逐、过水、爬树、搭窝,则是动态的;写它的形态、叫声和四足兽、黄鼠狼作了比较。法布尔写松树金龟子的仪
14、表既有静态(写外套),又有动态(写流苏);写触角,还和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颚作了功能上相同、外形上不同的比较。【探究与实践】1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上,可以作一幅画,配上其中一首诗;选择一诗,扩写成一篇短文;自己创作一首咏物(动物)诗,以此加深对咏物诗特点的理解。2“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写作活动,可以设计一次想象作文写作,绽开想象的翅膀,编第 8 8页共 5757页写童话故事;自主修改诗歌、作文,提高表达实力;小组合作,培育交际实力。【复习要点】松鼠1布封和自然史2词语提示:榉实()榛子()苔藓()橡栗()蛰伏()栎树()分杈()圆锥()褐色()蛰伏:动物
15、冬眠,潜藏起来,不吃不动。乖巧:机智,奇妙,讨人喜爱。驯良:和顺和善。矫捷:强壮有力。3中心思想:本文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精确生动地说明白松鼠美丽、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爱”的动物。4全文结构:全文共 6 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总括松鼠美丽、驯良、乖巧的特点。其次部分(第 2 至 5 段),详细说明松鼠美丽、驯良和乖巧的特点。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 2 段),介绍松鼠形体的特点。其次层(第 3 段),介绍松鼠驯良的特点。这一层从松鼠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以及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等三个方面来说明它的驯良。第三层(第 4 至 5 段),
16、介绍松鼠乖巧的特点。第三部分(第 6 段),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5写作特色:(1)本文依据事物特点,合理支配说明依次。课文第 1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爱”。下面几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绍它的好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爱”,而且“很有用”。这样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可以使读者对松鼠这种小动物获得清楚的印象。在详细说明时,又依据事物的特点,分别采纳了其他一些说明依次。如第 1 段介绍第 9 9页共 5757页松甩的三个貉点、是从外表(外形美丽)到内部(习性驯良、乖巧),其次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 又是由主(主要特点)到次(其他特点)。第 5 段介绍松鼠搭窝,
17、则是以时间为依次。可见,文章说明依次的支配,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确定的。(2)本文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作者在特别细致地视察探讨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例如,用“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漂亮的尾巴”等来描写它的美丽,用“驯良”“乖巧”“机警”“警觉”等来形容它的性格,用“乘凉”“练 跑”“玩 耍”“躲”等 写 它 的 活 动,用“搬”“放”“编扎”“挤”“踏”等表示困难动作的词来描述它的精明能于,用“又干净又温煦的窝址和“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平安”等语句写它的生活和居住状况,用“不敢下水”“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兴奋的恨恨声”等来描写它
18、的心理和语言。这样写,增加了说明效果可以便读者形象详细地感受到松鼠是“很讨人喜爱”的小动物。(3)文章的说明语言精确生动,这得力于细致的视察和细心的选择。作者在对松鼠做了仔细细致视察的基础上,选用精确生动的词语来描述,尤其是形容词、动词、副词的运用精当精确。再举几例来说明:“清秀”原本指漂亮而不俗气,一般用来形容青年男女的面容,文中用来形容松鼠,就突出了它的美丽。“矫捷”“轻快”“灵敏”“机警”四个形容词通常是用来形容运动员的,文中形象地第 1010页共 5757页说明白松鼠身体和四肢富有活力的特点。在介绍松鼠尾巴时,用副词“老是”“始终”,既说明白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了作者的宠爱之情。第
19、4 段在说明松鼠警觉性强时,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文中在“触动”这一动词前还用了一个副词“略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急的快速应变实力,从而更显出它“非常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文中这样精确生动的语句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松树金龟子1法布尔和昆虫记2词语提示:拂过()锹()颚()枚()卵()翼()天赋()点缀()炫耀()献媚()抑郁()鞘翅()螽斯()炫耀:夸耀。献媚:为了讨好别人而做出的某种姿态或举动。麻木不仁: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抑郁:心有愤恨,不能诉说而郁闷。3中
20、心思想: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等方面的状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4全文结构:全文共 2l 段,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至 3 段),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其次部分(第 4 至 20 段),介绍松树金龟于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第 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出世”“奔向”“探望”这些拟人化词语用得精确而又风趣。其次层(第 5 至 7 段),介绍金龟子第 1111页共 5757页的婚恋生活。第三层(第 8 至 18 段),侧重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缘由。第四
21、层(第 1920 段),说明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第三部分(第 21 段),从松树金龟子与农作物的关系,呼吁人们“别去打搅它”,渗透了作者对金龟子的人文关怀。5 写作特色:(1)从视察人手,进行科学的说明。这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视察家”,这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视察报告,作者在视察,同时也带领读者在视察,在细致地视察。他介绍的状况和结论都来自视察。对视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看法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确定的语言,如说雄金龟子的折扇“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记”;对推想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如“它们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我无法作证”,对没弄清的,也
22、明白地告知人们,如对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地说:“还没有搞清晰。”(2)生动形象的语言。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备结合”,课文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纳拟人的手法。课文在很多地方把松树金龟子当作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感到非常亲切。把金龟子人格化,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干脆把金龟子当作人来描述,在课文中是主要的。作者运用的词语,几乎全部是写人的词语,如“仪表堂堂”“慈母职责”“大献殷勤”“视而不见”“舞蹈表演”“炫耀”“献媚”“麻木不仁”“大喊大叫”等等。特殊是第 7 段,雄虫向雌虫求爱的场面第 1212页共 5757页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二是通过作者跟松树金龟子的
23、关系或对其看法的描述反映出来。作者对金龟子的外表、习性、婚恋、繁衍和死亡的描述中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全文充溢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溢了对昆虫的赞美之情。结尾的“别去打搅它吧!”一句充溢对松树金龟子的爱心。“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美丽首饰。”作者简直是在用诗的语言来赞美金龟子的漂亮。总之,这篇科学小品注入了作者的灵魂,融学问、趣味、美感和思想于一体。法布尔不仅是位杰出的昆虫学家,而且是位精彩的文学家。他的科学小品差点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语言的精确性与说明事物的精确性融为一体。为了科学地说明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作者精确地选用了动词。如:“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
24、枝,露出很满意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黄昏再次驾临,它们才重新在空中飘舞。”加点的动词用得多么精确,假如把“啃”换成“吃”,把“钩”换成“抓”,把“咬”换成“嚼”,那么就会大为逊色。用词的精确,也表明白说明事物的精确。如:“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至少也跟堆虫一样须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渐渐地老死”等,加点的这些词语起着修饰作用、限制作用,假如把它们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精确性。国宝大熊猫1词语提示:游戏()憨态可掬()笨拙()濒危()貘()绚烂()上林苑()邛崃()南麓()北碚()孤僻()分娩()翌日()第 1313页共 5757页繁衍()呵护()濒危:接近危急的境地。
25、濒,接近,接近。绚烂:形容珠玉等光彩显明。栖息:停留,休息。孤僻:孤独怪僻。乐不行支:形容欢乐到了极点。翌日:其次天。憨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2中心思想: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白大熊猫成为国宝的缘由。3全文结构:全文共18 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至 7 段);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宝贵。其次部分(第 8 至 16 段),介绍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面临灭亡的境况。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 8 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缘由。其次层(第 9 至 13 段),详细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 单元 复习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