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一个习作,一个练习。三篇课文在体裁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赶海、荷花都是散文性记叙文,古诗两首是古代诗歌;赶海写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和古诗两首则描绘了自然风景的漂亮动人学生可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回溯、检验和巩固。教学目标1、除了正常的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之外,本单元课文的荷花古诗两首都须要背诵。2、本册书对学生读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单元中,依旧要求学生接着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
2、、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3、本单元教学重视积累,对于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美丽诗文,都要求学生或感悟或摘抄或背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化,并启发学生绽开想象,加深对美妙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视察、想象实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接着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2、启发学生绽开想象,加深对美妙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视察、想象的实力。3、初步驾驭写人物对话的方法。难点:1、在写作文的时候,把对话当中的提
3、示语写详细,留意提示语位置的改变。2、重点讲明冒号、引号的用法,顺便再强调逗号、句号等其它标点符号,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了。教法与措施赶海学生大多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可以以学过的漂亮的南沙群岛引入,首先引发学生对大海的美的印象,让学生知道,赶海是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做的事,海水涨潮把很多鱼虾贝类带到沙滩上,退潮后人们便去捡拾,这就是赶海,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荷花写“我”清早去公园的荷花池边欣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所沉醉而浮想联翩,假如有条件,最好以播放荷花的录像片段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播放美丽的音乐,在美丽的音乐中朗读,沟通。古诗两首的学习方式可以借助
4、上学期的习作八古诗探讨报告,先组织收集两首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意思、写作背景等,然后重点学习。“习作4”是看图作文,要求学生在阅读乌鸦反哺这篇例文的基础上,从后面的三幅图中任选一幅,绽开想象,写一段话。这是学生在作文中初步写以对话为主的作文,所以,老师应当抓住这一点讲明: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晰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而且还要重点强调,人物的对话肯定要有意义。乌鸦反哺教化人要懂得感恩,此次习作也要倾向于这一点,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赡养、关爱、回报等感恩之情的作文。练习四“到处留心”要求学生学会查词典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练习”中的古诗相比于课文中的古诗,可以简化学习过程,初
5、读扫清词语障碍,再读理解,最终背熟就可以了。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约请”,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清什么是“约请”,然后进行情景演练,师生刚好评价、进步和完善。课时支配赶海、荷花、练习四各三课时古诗两首、习作各两课时11.赶海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育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酷爱大海、酷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39】、导入新课1、今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观赏
6、歌曲的时候,能够细致的视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播放大海啊!家乡,出示课文插图)(相机板书:海)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获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1、读课文,读准字音。(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以多
7、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2、重点提示“舅”、“载”的笔顺。3、指导书写。四、作业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在习字册上描红。其次课时【40】一、复习检查1、读词语。2、多音字组词。载zi()zi()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家乡。(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3)指名朗读,评议。2、学习第2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索: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好玩的情景?(2)探讨沟通,指导朗读。“闹”字表现了“我”
8、赶海的迫切心情。指名试读,强调“闹”字。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好玩。a.指名读第2句。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浪花像人一样,似乎不忍心离开,去了又回,特别好玩)c.指名朗读,评议。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好玩场景。a指名读第三句。b画出表示动作的词。C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起来的?d指名朗读,评议。3、小结其次自然段。过渡:其次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好玩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活动。我在海边究竟做了些什么呢?4、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索: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2)探讨沟通。(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好玩。(4)指名读第3自然段,加
9、深理解,指导朗读。5、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2)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3)指导读。6、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1、总结课文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酷爱大海的思想感情。四、作业1、找出你最喜爱的句子读一读。2、抄写课后词语第三课时【41】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2、说出下列字的结构和偏旁。舅努痒虏载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议。二、探讨写法、品尝朗读。1、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家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美丽。(2
10、)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好玩。(3)小作者用词很精确。2、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特别好玩,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录音,细致品尝品尝。3、听课文录音。三、说话、写话练习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写话要求。2、启发学生回忆参与过的活动,选出一种玩得最快乐的活动,练习说一说。3、指名说,评议。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5、把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读,评议。四、作业完成写话练习。板书设计赶海 追浪花趣捉螃蟹捏大虾12荷花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化,并启发学生绽开想
11、象,加深对美妙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视察、想象的实力。1、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实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终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片段的略读,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高校生的学问面,培育阅读的爱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前打算:一段协作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课时支配: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2、43】一导语,揭示课题。(以旧带新,激发学习爱好)1小挚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特别爱荷花,她在公园里细致视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
12、”。(板书:莲花)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终归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二视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1、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漂亮的图画。(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2、指导看图:请小挚友按次序细致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挚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特别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
13、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依次写的?三自学课文。四自学探讨,理清层次。(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3“我”看荷花时绽开的奇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五讲读课文。第一节: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似乎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引: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芳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其次节:1学生默读其次节,要求很快地读。简洁地说
14、说“我”看到些什么?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3指引:小挚友已经说了荷花是洁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调的美。(板书:色调美)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板书:姿态美)学生打算。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
15、花。板书设计荷花色调美看着美冒露姿态美风吹过来想着爱风过了其次课时【44】一导入新课。1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调、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2学生齐读课文。二复习阅读。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爱哪一节?为什么?2第四节是绽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仿佛”就是“好像”“似乎”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简单正确了。例句:(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
16、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三教补充教材。1王冕看荷花(略读)(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日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老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出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挚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学生阅读课文)(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
17、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依据上下文猜读。(板书:须臾、烦躁)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愿思,你们想想应当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1)导入:由于荷花的色调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沉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行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2)讲解: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
18、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许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雪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行的赞羡。(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荷花更美的是品行上的美。板书设计荷花蒲公英色调我爱,花外表美姿态美我爱,茎叶内在美品行我更爱。1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酷爱大自然的教化和美的熏陶。教学打算:挂图、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5】一、复习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2、揭示课题,板书:
19、望庐山瀑布二、学习1、理解课题的意思:理解“望”“瀑布”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瀑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4、学习这首诗(1)出示整首诗2)指名读一读3)再读,可以探讨,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4)沟通: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评议,他讲得怎样?再指名讲诗的意思。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6、指导朗读7、总结全文本诗运用了夸张、比方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酷爱。1、指导背诵出示轻重节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
20、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0.指导书写紫:上宽下窄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三、作业1、背诵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板书: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壮丽山河疑是银河落九天。其次课时【46】一、复习1、背诵望庐山瀑布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学习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2、简介作者及背景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2、沟通,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1、学习一、二两句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须要理
21、解的词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安逸预愉悦的心情。2、学习三、四两句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索:诗人卡到了什么?探讨,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什么说是万里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依次写的?(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调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安逸的心情。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6、指导书写“鹂”“鹭”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背诵课文板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22、天。近景窗含西岭千秋雪,安逸开心门泊东吴万里船。远景习作4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晰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3、依据供应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根据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驾驭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难点:把提示语写详细,留意提示语位置的改变。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7】一、激趣导入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图上画了什么?2、日子一每天过去了,小乌
23、鸦们慢慢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二、初读例文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画出来。2、探讨沟通。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写对话)三、探讨明法1、过渡:应当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1)学生再读例文,思索:“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2)探讨沟通。(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
24、出来的?学生探讨,点名回答。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晰是谁说的,说了什么。(4)对话中写清晰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改变。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在有的状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驾驭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过渡:提示语除了告知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小结:提示语除了告知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
25、样才详细、生动、形象。(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写清晰说的什么,是谁说的。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其次课时【48】一迁移仿作1、协助练习。(1)情境一。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广播操竞赛中得第一名啦!”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要求学生们细致视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2)情境二。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2、仿照作文。(1)明确习作要求。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驾驭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留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
26、的。(2)课堂小品表演。(3)同桌相互探讨: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话的。(5)投影映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晰。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7)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依据小品供应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说得很清晰,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起个题目。指名说。(8)练习写稿,老师巡察指导。(9)评议修改。练习4教学目标:1、按笔顺规则,把“搜”、“塞”、“藏”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2、使学生知道词语间
27、的对仗关系,并进行适当的练习。3、读句子,留意表示声音的词并仿写两句。4、熟记8条成语。5、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口语交际训练。6、写毛笔字。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9】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2、指导1、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师生的对话。2、谁来说说如何查词典?3、请学生查“神奇”,并确定在文中的说明。4、查词典竞赛: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一、教学其次题1、引导学生视察“章”、“罩”、“举”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悬针竖。2、引导学生读“我的提示”。3、指导学生书写。其次课时【50】一、教学第四题1、审题2、指导(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
28、。不相识的字查字典。(2)老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订正读音。(4)理解成语的意思。3、练习(1)学生自由练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4、反馈(1)集体齐背。(2)指名背。二、教学第五题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2、指名朗读古诗。3、提出古诗中的不懂的字词,学生老师互助解疑。滁州:现安徽省的滁县。西涧:在滁县城西。独怜:偏爱。4、谁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诗人独独宠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鹂好听的鸣声,他却好像不以为然。傍晚,因为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外渡口没有行人,惟有一只小船横泊在河里。5、你觉得古诗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幽静)6、指导学生朗读。7、指名读、齐读。8、
29、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51】一、教学第六题1、审题(1)指读要求,想想它告知我们些什么。(2)复习有关礼貌用语。2、指导(1)解题:什么叫约请?(2)约请的缘由是什么?(3)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当怎么说?指导学生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假如你是中队长,我是顾老师正在弹钢琴,你会怎么约请我?3、练习(1)同座进行演练。(2)选一对到前面表演。评议。(内容表达是否正确,礼貌用语是否恰当,看法是否大方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1.第八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0、。 凭借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务发展的依次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打算:自制PPT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日,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老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
31、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探讨)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信念失败反抗战斗招集动员侵略胜利打仗受伤并且磨坊(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细致听听是否有错误,订正错误读音。留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侵、信”是前鼻音。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相互订正错误读音。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务发展的依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沟通:第一段(12
32、)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反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念。 四、指导写字 1.老师范写 2.学生练写、描红 3.反馈评比 五、布置作业 1.娴熟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第八次 第一段(1、2)起因 其次段(3、4)经过 第三段(5)结果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复述,突现重点。 1、昨天,老师让同学门依据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都带来了吗?谁情愿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2、展示作品(运用实物投影),复述故事。
33、 老师从旁发问:你为什么不说:“网破了,丝断了”? 3、老师:你的画真棒,能谈谈自己的胜利阅历吗?(引导学生说:做几次最终胜利。) 4、出示动画(蜘蛛结网),学生配音。 过渡: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状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二、以点辐射,读悟课文。 (一)课件:对这场斗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念。 1、布鲁斯对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念? 2、“这场斗争”指哪场斗争?从书上找出相关句子来读。 师:老师听出你把“英勇”读得挺重,为什么?(表现了布鲁斯英勇、爱国) 指名读,齐读。 3、布鲁斯和他的军队这么英勇的抗击外国侵略军,为什么对这场斗争他还要失去信念? 4、指图:这就是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念的样子,书上是怎么
34、说的? 谁来学一学布鲁斯“唉声叹气”?(留意:要突出“不断”) 现在老师当一回战地记者,采访布鲁斯王子:敬重的布鲁斯王子,我是“蓓蕾教化”报社记者,对您的遭受我深表怜悯,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 (师:布鲁斯王子,不要难过过度,可要保重身体呀!) 5、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师:把带小黑点的那个词去掉,读一读,行吗?为什么? 6、指名读其次自然段,齐读。 过渡:就在布鲁斯打了七次败仗,即将失去信念的时候,他看到了蜘蛛结网的情景蜘蛛七结七断,但它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直到第八次,最终结成了一张网。看到后,他的心情怎样?又有什么样的表现?(生答) (二)课件: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
35、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1、自由读。 2、谁来演一演布鲁斯“感动极了”的样子?(师生合作:师读生演。) (师问:你为什么握起拳头?) 再次采访:敬重的布鲁斯王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怎样?想些什么? (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我代表城北小学三6班全体同学祝福你能够胜利!) 3、同桌相互协作表演。 4、师读生齐演。(老师听得出你们都充溢了必胜的信念!) 过渡:布鲁斯第八次反抗,结果怎样? (三)课件:布鲁斯的第八次反抗最终胜利了。 1、齐读。 2、“最终”说明白什么? 3、布鲁斯第八次胜利简单吗?从哪儿看出? 4、谁能“不简单”地读一读最终一个自然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同学们
36、,布鲁斯最终胜利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什么?你又想对自己说什么?(你在生活中遭受过失败吗?你是怎么做的?今后又会怎么做?) 2、老师送同学们三句名人名言。 课件:(略) 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句名言读一读。 你也会说几句名言吗? 3、学生质疑。(师质疑:假如布鲁斯的第八次反抗又失败了,他会怎么做?) 四、课后作业。(加星题) 课件:作业 题:读读记记。 抗击失败重新反抗战斗 招集信念动员侵略胜利 题: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1、假如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你想他会怎么做?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为题写一段话。 2、以“其次次”、“第三次”为题,写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努力最终做成的一件事。 12.卧薪尝
37、胆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觉得像什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这人图案画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像“王”字的图案就成为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两个王有关的故事卧薪尝胆。 2、(板书课题)看老师写课题,留意“卧”的笔顺。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4、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先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再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师范读课文)(明确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5、生字学习刚才同学们读书特殊投入。生字你会
38、读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投影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请学生领读。留意正音。)这里面有两个字老师要提示大家特殊留意。“吴”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上边要让着下边。“免”字,长撇贯穿“口”字部件,要写得伸展,最终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长。下面老师增加难度,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全班齐读)生字描红,视状况。 三、再读课文。 6、字词都会读了,课文也就能读得更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思索:卧薪尝胆这个篇课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谁来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对了,吴越两
39、国,都想折服对方。(板书:吴越两国,都想折服对方。) 那么,起初,谁先折服了谁呢?谁来读读其次段。故事的其次段告知我们什么了呢?是啊,勾践刚起先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板书:勾践战败求和) 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验呢?谁来读读第三段。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傲慢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哪个词呢?想一想。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起先有同学问,什么是“
40、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东西?“胆”呢?(齐读句子) 同学们,越王勾践放弃了原来可以享受的国君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卧薪尝胆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一起读一读最终一段。故事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呢?谁来说一说?是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羽翼丰满的越王勾践最终报仇雪恨了。(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四、三读课文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结合老师的书,想想怎样用简短的几句话给别人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指名说) 五、小结 同学们,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令人感动
41、,勾践发奋图强的精神催人奋进。明天我们接着学习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去感受勾践不屈的灵魂!六、作业课后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下课。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3、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并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宏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2、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宏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卧薪尝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语你们会读了吗?(出示)谁能大声地把它们读精确。 兵败会稽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转
42、弱为强 2、指名读,齐读。点评:你读得真洪亮!读精确了,还读出了感情! 3、同学们,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讲一讲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评:每个同学学了课文之后,都要用特别简洁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会读书的标记。) 二、质疑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读)(出示)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可二十年之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读)(出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最终转弱为强,稀奇兵灭掉了吴国。(指生读) 越国为什么能在二十年后灭了吴国,实现他转弱为强的目标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 三、学习课文2、3、4自然段,逐步理解卧薪尝胆 (一)理解“兵败求和”的深
43、意 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阅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找看:越国兵败会稽之后,身为国王的勾践做了什么确定?(指名读,出示:) 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情愿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2)勾践真的情愿去给吴王当奴仆?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万般无奈是什么意思,你理解吗?(实在没有方法) 带着你的理解读好“万般无奈” (评:只有百般无奈,谁再来,嗯,千般无奈,对这才是万般无奈) 同学们,“万般无奈”“只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勾践从前为王,今日被迫为奴的无奈,可见作者的用词多精确啊。 (3)你们知道勾践为什么非向吴王求和不行吗?(学生自由说) 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
44、伤多数,百姓家破人亡,假如与吴王决一死战,就会牺牲更多的越国士兵,百姓的生活会更惨,国家也就会灭亡。越王勾践除了向吴王求和当奴仆是别无他法了。用你的朗读来再现勾践内伤心苦的决择。(齐读) (4)这样屈辱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卷土重来,也就是他实施转弱为强迈出的第一步。但他报仇雪恨的心思并没有瞒得过吴国的谋臣们 (出示):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特别傲慢,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恳求。 当时的吴王已经被成功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大家的建议,老师建议同学们想象说说谋臣们都向吴王说了些什么。 我们知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建
45、议”就是表示提议的内容,而老师这里的“建议”就是一个动词,表示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造句吗? 好了,接着我们的话题。这样傲慢的吴王,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必定会遭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你找到了吗。 (二)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出示: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评:读书很专心一下子就找到了,) (1)(舂米推磨,你见过吗?舂米”呢?(图片)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在石臼里捣稻谷,捣成米。 这就是推磨,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情愿,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勾践夫妇)师:你再来比较一下: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在吴国穿的是_;在越国住的是_,在吴国住的是_;在越国吃的是_,在吴国吃的是_。(依据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粗布衣、石头房等) (2)师:作为曾今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现在落到这种境界,这就是屈辱。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吗? (他们还要给吴王养马驾车,侍候吴王。) 他们要被吴国的大臣取笑,大臣们都来讽刺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