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6章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6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6章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6章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鲁教版下册碱及其性质学问点 初三化学鲁教版下册碱及其性质学问点 1、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留意: 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改变。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缘由:氢氧化钠易汲取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假如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像性质的缘由: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缘由) 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 (3)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课后习题 1.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假如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思路解析:金属表面
3、腐蚀后,产生的主要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碱,故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其他三项均为中和反应。 答案:D 2.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食盐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D.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思路解析:反应前后没有物质脱离体系的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A、D不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B中产生的CO2逸出体系;C则都发生化学反应且无物质逸出。 答案:C 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依次排列的是() A.H2SO4Na2OCCOB.Mg(OH)2CuSO4CO2 C.KOHHNO3O2SO3D.
4、HClNaOHO2P2O5 思路解析:A中的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B中的CuSO4属于盐;C中KOH是碱,HNO3是酸。 答案:D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单元学问点总结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液单元学问点总结 一、溶液的形成 部分内容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内容,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学习时要留意抓住概念的特点,留意去理解概念的内涵,如对于溶液的定义要抓住:均一、稳定、混合物;学习概念时还要留意对相像概念进行比较学习,如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对比去理解,效果更好。 1、溶液的推断:依据溶液的特征推断(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初三化学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