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森林资源》教学设计.docx
《高二地理教案:《森林资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教案:《森林资源》教学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地理教案:森林资源教学设计高二地理教案: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以山西能源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总结能源综合利用措施. 2.以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为例,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定性. 学问清单 一、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煤炭工业,经济结构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2“六五”时期起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结果:(1)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二、环境的爱护与治理 1
2、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2)环境污染“三废”污染. 2爱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2)调整产业结构 措施: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废气:做好消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3)废水:实行沉淀净化的方法 对点训练 基础达标 考
3、查点一能源的综合利用 1关于山西省能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 B从“九五”时期起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C能源综合利用使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建国以来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 2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D化学工
4、业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几种主导工业的发展方向,化学工业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考查点二环境的爱护与治理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34题. 3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白()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改变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爱护的对立性 答案C 解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 4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志向组合是()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
5、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答案B 解析山西省的重点矿区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建设模式: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爱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技巧练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我国山西省总结出很多资源开发与工矿区环境爱护、治理的先进阅历.读图“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志向图示”,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回答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 有利条件是_; 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_ _. (2)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
6、: 隔离护坝: _ _; 固沙草方格、灌木乔木绿化带: _ _; 复垦区: _ _; 这些生态措施的基本原则是 _ _. (3)对“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志向图示”这个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答案(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袒露,产生沙尘,污染空气;露天开采,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2)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和冲垮采掘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阻沙、固沙和挡沙,爱护水土和防风复原植被,削减水土流失,爱护土地,削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爱护水土,削减袒露地表,防风固沙(3)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引水浇灌湖垦区;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 方法技巧区域
7、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靠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改善了环境质量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 B C D 答案1.C2.D 解析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变更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但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读山西省能源基地(1996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3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 A化学工业 B能源工业 C冶金工业 D建材
8、工业 4山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产品附加值高 C交通运输成本低 D接近能源产地 答案3.B4.D 解析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应接近能源产地.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56题. 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改变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快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快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答案C 解析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
9、改变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快速上升. 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解决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交通建设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干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
10、率图”,完成78题. 7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人均削减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利用 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消费能源 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答案B 解析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削减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的;中国南方各省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 8关于干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答
11、案D 解析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削减,酸雨危害减小,pH值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二、综合题 9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 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平安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平安隐患的详细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答案(1)北多
12、南少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实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3) 如图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细致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安排地进行能源调配. 高二地理教案:资源及生态爱护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二地理教案:资源及
13、生态爱护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其次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对资源和生态问题的探讨和爱护措施提出自己的相关得看法和对策! 二、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爱护须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选修内容的最终的一节课,应当是综合前两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进行相应得回扣和总结,学生应当一总结和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解并描述法 六、课前打算 1.学生的学习打算:预习课本学问
14、,完成学案。 2.老师的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支配: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依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视察家报于2022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料:气候改变可能演化成全球公害;将来20年气候改变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受严峻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22年预言:将来大气的增温
15、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接着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峻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改变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爱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爱护。 主题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限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成分的多样性, 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 爱
16、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 思索与探讨学生思索探讨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逝,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变更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旁边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逝还将干脆影响旁边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得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须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
17、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觉的一株花粉败育的一般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胜利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其次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晰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干脆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探讨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
18、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晰;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整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整功能 3. 干脆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爱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爱护(自然爱护区) 就地爱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爱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
19、系统的爱护)、特别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详细地段划定范围爱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爱护程度须要,有全封闭式爱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爱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爱护 迁地爱护就是通过人工的方法,将要爱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持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担当着爱护植物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资源 地理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