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复习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复习学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复习学案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1、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见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苏格拉底:“相识你自己”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美德即学问”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肯定权威(这点与智者一样) “相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觉了“自我” 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并为此
2、付出了生命(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像) 3、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注意人、确定人性,敬重人存在的价值。实质: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知道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和十日谈、哈姆雷特,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相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人曲”:讽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批判贵族的等级观念;歌颂人性,充分确定人的价值;提倡人人同等思想。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2、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薄伽丘十日谈对人的赞美大多集中在人性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注意人的理性,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
3、想: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无须教士和教会的介入,无须购买赎罪券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人人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干脆与上帝沟通对话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禁欲主义,注意人性和人的欲望,确定人的价值作用 (三)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背景: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成为思想武器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见: 人物 国家 代表作 思想观点 意义 伏尔泰 法国自然权利学说,天赋人权孟德斯鸠 法国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学说(美国1787年宪法最早实践) 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
4、础 卢梭 法国 社会契约论 “主权在民” “人生而自由” “社会契约论” 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并干脆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康德 德国提出思想的自由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见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 (1)共同点:都注意人的价值,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不同点: 时间 地点 背景 思想武器 矛头 内容 影响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中心: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人文主义 基督教神学 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中心:法国 资本主义发展 理性 封
5、建专制主义 提倡“理性”,旨在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同等和个人自由。 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本专题讲授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主要内容包括西方奴隶制时代人文精神萌芽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光辉,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7至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光线启蒙运动。通过此专题复习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在演进历程上,由崇敬“神”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再到近代以来系统论证“人”的价值和力气,始终到理性主义至上。理解人文精神的萌芽,以及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宗
6、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注欧洲近代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概述人文精神演进中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课标内容;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二、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学问与实力: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缘由;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索问题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宏大哲人的丰富思想。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7、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课后:还可以依学生的爱好程度和疑点接着探讨。3、情感、看法、价值观:我们应当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全部的问题都应实行历史的、辩证的看法,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二)专题联系: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学时可参照其他新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纳的史料;人民版中与相关其他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三)本课内容:讲解并描述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包括三个阶段: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年-前411年),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
8、99年),主要贡献: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觉了“自我”,主见: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推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当去想,不应当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和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约前336年-前264年)、西塞罗、塞内卡等,代表观点:1、“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2、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改变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3、人类社会也具有理性;4、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生而同等的结论。三、重难点突破重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
9、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见;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派别。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相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四、教学支配:一课时五、课前导学材料:1、大约在,希腊起先了一场。它是在、及其由此产生的和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2、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其思想观点是“”。他被视为西方第一次的先驱。3、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雅典人,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马克思称他为“的创建者”,“”的化身。4、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觉了“”。两句名言也代表了其思想观点:“”“”。他被视
10、为18世纪的先驱和战友。六、重难点问题分析及教法学法建议1、通过图片美神维纳斯、才智女神雅典娜众神之神宙斯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等提炼概括古希腊的神化故事的基本特点:人格化、人性化。由此引导进入本课主题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2、结合专题导语说明概念:人文精神及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3、古希腊哲学家的各自主见及评价,这是本节重点。可以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有何主见?意义何在?学生阅读教材,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即可。4、苏格拉底的思想被称为西方哲学源头,其思想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其名言和课本引导学生提炼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1)反对智者忽视道德
11、、追求功利。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肯定权威3)相识你自己4)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名言如;“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子。在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世界上最欢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其独特的教化方法及悲剧性的结局都可以在时间允许的状况下予以介绍。下面就是“精神助产术”最经典的一段:苏格拉底习惯到喧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探讨问题时,往往实行一种别出心裁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
12、答说:“忠诚醇厚,不欺瞒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想方设法地去欺瞒敌人呢?”“欺瞒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瞒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对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瞒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真胜利了。这种欺瞒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斗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愿吃药,作为父亲,你欺瞒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瞒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意,又问道:“不骗
13、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原委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知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足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宏大的哲学家,您告知了我关于道德的学问,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诚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对于苏格拉底之死这幅创作于1787年的油画,可与学习延长其次题结合起来进行评述。先介绍苏格拉底被判饮毒药酒处死这件事,然后引出问题:如何评价苏格拉底的行为?通过探讨,最终希望能够达成下面的一些相识:法
14、律首先要符合人性和敬重生命。法律是为人产生并为人服务的,法律不应当异化为人的枷锁。其次必需体现对权利的敬重与保障。人的权利重于泰山,法律既要敬重人的权利,又要限制剥夺权利的行为。同时,法律要“公允地”和“正值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权利。人的本性有善、恶之分,合理与否之别,肯定时期的法律爱护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善、合理的本性要求。5、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在公元前5世纪叶以后的希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对人的看法的不同点是(1)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推断事物是
15、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探讨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这一学说本质很简单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急,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而存在,且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以人是否感觉到它而发生改变。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2)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人必需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4)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主见人要“相识自己”,但苏格拉底对“相识自己”提出了新的观点:相识自己并不是相识人的外表和身体,
16、而是要相识人的灵魂;而相识人的灵魂,不在于相识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相识灵魂的理性部分,只有相识到了灵魂的理性部分,才算真正相识了自己。因为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苏格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而道德应当是人生追求的中心目的。希腊人文主义在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最高体现。概括: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探讨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肯定权威异: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6、有爱好可介绍一下时代较近的两位思想家:孔子与苏格拉底。7、人生而同等这一目为课外阅读。它为人文精神“
17、智者运动”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建议讲清斯多亚学派创始人,思想主见、意义等。可通过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古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可以看作是一种宗教。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相宜于培育善人了。只有这个学派懂得如何培育公民,只有它培育了宏大的人物,只有它培育了宏大的帝王。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宝,人间的显赫、苦痛、悲伤、欢乐都看作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华蜜,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信任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好像把这种精神看作一个慈爱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信任,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
18、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欢乐,似乎只有别人的华蜜能够增加自己的华蜜。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问答:(1)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2)古希腊斯多亚学派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3)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思想主见?8、历史启示肯定的文化是肯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先哲的宏大精神是我们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动力,也是丰富我们思想的无尽源泉。 七、课后练习:1、被视为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先驱的古希腊思想家是()A芝诺B苏格拉底C但丁D普罗塔戈拉2、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建者”和“才智”的化身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芝诺D普罗塔戈拉3、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学问”的正确理解应当
19、是()A美德是获得学问的前提B美德是学问存在本质所在,而学问又是美德的充分条件C美德就等同于学问D学问能充溢道德4、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生而同等”的是斯多亚学派,该学派创始人是()A芝诺B普罗塔戈拉C泰勒斯D亚里士多德5、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骄傲、荣誉、英勇和高尚的品性。”这说明斯多亚学派()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B提倡解放与释放奴隶C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同等的人文思想D其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6、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都又复归于水。水包围
20、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移,不断从水中吸取他所须要的养分。材料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三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相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他主见人不应当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才智,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要“相识你自己”,就应当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努力寻求学问,人必需有学问,才能达到善。请回答()泰勒斯提出的观点的意义是什么?()同泰勒斯相比智者学派的探讨方向有何改变?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在哲学思想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参考答案:冲破宗教神话
21、对世界的说明。哲学探讨的重点由相识自然转变为相识社会和人生,进一步冲破宗教神话。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认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具有局限性。苏格垃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见。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肯定权威这方面,他与智者是一样的。 资料选编:1、关于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候起先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相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佚事起初,普罗泰戈拉静默无闻。
22、后来他流浪到雅典,埋头深思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辩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好啊,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斗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而老普的好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起先职业老师的生涯.2、苏格拉底的相关介绍国籍:古希腊生卒年:公元前前年诞生地:希腊雅典阿洛佩凯村爱好:天文历史评价;古希腊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一生成就: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环境与自然现象的理论探究转入了对人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