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时备 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 学问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 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 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 文内容及词语意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 文。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 文。
2、【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 时】2 时 【教学过程】 时 、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日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件出示粽子)你们相识吗?谁能告知老师它是什么? 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 3.今日呀,我们 起来学习 10 ,文中的小挚友和我们 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 题 。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 题,留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 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文,把不相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 文读得又
3、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状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 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件) 4.学生自读 文。 三、再读 文,感悟内容 ( )读 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 文。 2.指名逐段朗读 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沟通。( 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 文。 1.指名朗读 1自然段。 思索:这 段主要写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 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5.作品展示。 (三
4、)学习 2自然段。 1.指名读 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全班沟通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探讨沟通:这 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沟通,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理解词语:箬竹叶芳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读 2自然段,留意读出傲慢、宠爱的情感。 8.齐读 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殊之处。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2.全班沟通并评价。 3.作业:你喜爱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 说。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第一课时 端
5、午粽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楚,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语言生动美丽,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亲、思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味道,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午、节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
6、、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 2.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 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留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其次遍:给自然段标
7、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觉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示大家。老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分开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n中间,jin间隔);总是翘舌音。 去拼音读。 沟通加点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做动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综。 摘苹果识字嬉戏。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1.识记生字。 2.学生视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 3.老师范
8、写,重点指导午、节、真。 午:4画,独体字,留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终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节:5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扁下长,横平竖直。 真:10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老师巡察指导,留意订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态。 5.识字练习。(老师出示生字钓鱼嬉戏)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读课文。 指生逐段读课文,老师正音。 老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C.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
9、.思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老师资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相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好长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酷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0、;相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酷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肯定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喝雄黄酒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那芳香美味的粽子,谁能不喜爱呢?今日,我们就将学习这篇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文章,快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度过端午节的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老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粽、总”,翘舌音“真、知”和鼻音“念”。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
11、生字词。 3检查自学状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叶、米、分、豆”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节”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午、真”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卫字脚没了,头上长满草。意为纪念日,快乐气氛好。(谜底:节) 形近字歌示例: 午:牛儿肥又壮,午后耕地忙。秋来大丰收,生活奔小康。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午”的第三笔横要长些,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节”上宽下窄,最终一笔悬针竖要直。 “叶”的“口”小且偏上,“十”的横略向右上倾斜。 “米”的点、撇写时相对,最终一笔捺要写得伸展些。 “分”的“八”的撇捺伸展,“刀”的横折钩向内
12、收。 “豆”中间的“口”扁平,封口横写在横中线上。 易错提示: “午”最终一笔竖不要向上写出头。 “真”的中间是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分”上面撇捺不相连,不要写成“人”。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十叶(叶子)计(计算)什(什么) 真填(填空)镇(城镇)慎(谨慎) (4)多音字辨析。 辨析:“分”在表示“分开”“安排”“分支,部分”“分数”等意思时,读 fn;在表示“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情分,情意”等意思时,读fn。 (5)书写练习:巡察指导,并订正握笔姿态、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仔细倾听。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诞生字,
13、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写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粽子盼着家人团聚。 第2自然段:介绍粽子的做法、原料和味道。 第3自然段: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花样还多,外婆还会让“我”们回去分给邻居吃。 第4自然段:写“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缘由。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作者每逢端午节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课文,看看外婆都包了什么样的粽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上午节日叶子大米真好非常红豆 2复习
1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每逢端午节,“我”都会到外婆家吃粽子。 3导入:既然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想: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的“总会”和“盼着”两个中词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午节不行或缺的事物。“盼着”这个词则体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表现出了外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因此要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总”“盼”两个字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 (3)全班齐读,留意读出感情。 (4)思索:开
15、头为什么不干脆写“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 明确:“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样干脆开头原来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本文的开头好。本文由外婆煮好粽子盼着“我们”回去,表现了外婆对一家团聚的期盼和对“我们”的牵挂和爱,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粽子的介绍。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读完后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明确:共有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从眼睛看外形、鼻子闻味道、嘴巴尝口感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老师点拨: 描写一件事物时,须要根据肯定的写作依次,才能把事物描写得清晰明白。同学们以后在描写一种食物时,也可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依次。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
16、: 读第一句话时要抓住“青青”“白白”和“红红”这三个词,这些词要读得重一些。 读其次句话时,要抓住“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以及“掀”和“飘”这两个动词,读出句子的连贯性。 读第三句话时,要读好“剥”和“咬”这两个动词以及“又黏又甜”这个词,体会ABAC式的词对粽子美味的精确表达。 (3)全班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非常”重读,强调粽子好吃。“还会”重读,读出外婆的无私、大方。 (2)学生自由则读,读后想一想:文中讲了几种粽子?分别是什么? 明确: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分别是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3)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叙述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关联词语:“除了还有”,你也来用
17、这个关联词语讲一句话吧。 明确:这座果园里除了杏树、苹果树,还有几颗桃树。 (4)思索:第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或总结上文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指导:“长大”重读,突出小时候只是吃粽子,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吃粽子。 (2)同学们都知道了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你们从第4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明确: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请知道的同学来讲一讲屈原投江的故事。 (4)思索:最终一个自然段能删掉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段话简洁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丰
18、富了文章的内容,呼应了前文。假如删掉,我们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的枣。 外婆包的粽子_,_。 明确:青青白白红红非常好吃花样也多 (2)拓展: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明确:清明节:春游、郊游、扫墓。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登高、敬老。 春节:贴窗花、贴春联、吃饺子。 2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文字感受到了粽子的色、香、味。课后可以尝一尝粽子,或是和家人一起
19、包一包粽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学问构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其次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其次课时教案 教材解析: 端午粽是本册书的第十篇文章,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四篇文章。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妙,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解并描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酷爱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粽本篇课文条理清楚,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端午 第一 课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