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高三语文文言文信息复习 必考题型文言文信息筛选指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分析实力,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每年都出现,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详细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某个事务发生的缘由、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本文拟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设题的干扰角度和解题思路作一归纳,帮助考生驾驭此类题的解题规律和技巧 一、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某人的一组”。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
2、,就时常实行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在选文中出现的人物决不止一个,而我们答这个题是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做初步筛选:把排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解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被排出,从而帮助解题。例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2022年全国高考题)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ABCD第句陈述的是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代替乐毅。句是描述“牛”
3、和“燕军”的情状,句是说燕军大败,这三句都是写他人的,没有涉及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田单”,而命题者却“明白张胆”地将他们移植到“田单”身上。解除所在的选项,从而得出答案C。例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其父自清慎如此”的一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此句假如单从字面来看,很简单误为“清慎”的举动。事实上此句是说胡质帐下那个都督为巴结上司,静静地供应胡质食物,一路相伴,命题者奇妙地利用此句省略主语的特点,将都督的所为之为嫁接到胡质身上,让考生推断。 二、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在历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阅读所选择的文段一般都是传记文章,文中的主角又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
4、吏、良母、孝子等,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言行去刻画人物性格,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此要在典型环境中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人在选择错例时,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有意选择貌似正的确质脱离语境的是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因此,作为考生必需学会体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驾驭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例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鞍,令士皆纵马卧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专以射为戏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A.B.C.D.第句“解鞍,令士皆纵马卧”,这
5、是李广的小部队在遭受匈奴的数千骑兵时,极为无奈之下作出的疑兵之计。此时李广的部队假如逃跑的话,必定遭到匈奴的追射,只有让敌人认为自己只是诱敌的疑兵,才能避开被追杀。但不少考生没有将此句放入情境中去考虑,未从文章整体上了解“解鞍”的意图,误认为这两句是李广让部下休息,从而作出错误的推断,陷入了命题者设下的“断章取义”的陷阱。例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2022年春季高考题)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有盐引金欠贮于府者,请以给赏巡抚发仓并数万石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少则有所限而不至涸A.B.C.D.句“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假如仅从字面来看,好像为官
6、府作想,但假如把它放入原文中去考察,联系后句“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看,其实徐九思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国家财政的前提下,让富人多出钱,让穷人免费享受赈济(即特定意义上的“劫富济贫”),应属“为民谋利”的举动。 三、找准区间,忌层次不清人物传记大多通过记叙事务去赞美或反映人物品行,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从不同的事务去写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几个侧面,例如1998年文言选段就是通过写李若水弹劾高俅丧仪和出见金人这两件事,分别赞颂其正直的品行和忠孝、体恤部下的德行。有的紧紧围绕一件事的过程去叙写人物品行。例如1997年所供材料围绕杀与不杀权善才一事绽开情节,反映人物事迹的。试题常常会就某一事务去发问,
7、或者就事务的某一阶段去设题。假如在做题时从不同事务或不同阶段去切分层次,有利于快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某一事务或某一阶段的错例解除掉,从而能够快速精确地解题。例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吾非怨汝,乃愧汝家耳在官清恪,未尝问私吾亦望汝副此心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A.B.C.D.文章有两个内容:一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一是她自己严于律已。从形式上看,材料主要通过郑母的两次谈话来表现这两个内容的,第一次说话表现“教子为官清正”,其次次谈话表现郑母“严于律已”,由此可确定阅读区域为第一次谈话的内容
8、,即从”吾非怨汝”到”堕于公政”。两句不在此区间内,故可以解除。例6见例1(2022年高考试题)在叙事类选文中,事务的进程通常有起因、经过、结果等阶段,在分析题干时必需明确要求筛选哪个阶段的句子,避开事务的进程提前或滞后。本题题干是说“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那么就应当选田单“运用”战术的阶段的句子。第句“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是燕国大将,攻齐的功臣,田单则抓住刚继位的燕惠王与他有冲突,施行反间计,派人散播谣言,说乐毅有意不攻下即墨城,想在齐地独立为王,燕王信任,派另一位叫骑劫的将军来代替乐毅,这正中了田单之计,是反映田单施行反间计后的效果。至于第第句,说的是用“火牛阵”冲
9、击敌营时燕军的狼狈情景,而“火牛阵”之所以能胜利,是要靠之前的一系列迷惑敌军的兵不厌诈的手段,也就是战术的结局,自然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答案C项。 四、锁定内涵,忌无的放矢题干对人物某种品质或做法的说法,有时是命题者自己进行了概括,有时则摘引原文中的字眼,它们有时是明晰的,有时则是隐晦的。对于命题者自行概括的较抽象语词要悉心揣摩其内涵,如例1种的“兵不厌诈”;对于“摘引原文中的字眼”要把它放进原文中去理解,切实驾驭其内涵,如例2中的“清慎”例3中的“宽缓不苟”等。假如审题粗疏,把握不清,筛选时就会“无的放矢”,因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例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19
10、99年全国高考题)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每见则谈问玄理。仍致于听事梁上。遂上表陈状。ABCD题干中“艺术”内涵较为隐晦,需明确。所谓“艺术”是指“富有创建性的方式、方法”,明显不是指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第句是说明苏琼依法办事,不冤枉一个好人,这不是处事艺术问题。第句是说明苏琼工作作风细致,没有偏听偏信,最终“别获盗者”,也谈不上是处事艺术。第句是说苏琼把郡内受灾,以及“贷粟以给付饥者”一事向上报告,属于按规则办事的工作之风,谈不上处事艺术,此三句都不是正选项,因此正确答案应是C。不妨看另外几句,第句是说苏琼避开道研提及征租的话题,与他谈论缥缈的玄理,既达到了目的,又没有因正
11、面拒绝而得罪道研,应当说这确是一种处事艺术。第句是说苏琼把新瓜放到大厅的梁上,既顾及了赵颖的脸面,又坚持了自己不受馈赠的原则,这也是一种处事艺术。例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看法的一组是(2022年春季高考试题)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远者归复,近者尽力。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登不敢辞,拜受而已。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A.B.C.D.题干中“待人接物”意思首先要明确,“待人接物”是“跟人相处”的意思。句是他临去世前上疏中所言治国方略方面的问题,句写他不接受拜将封侯,句写随从对怀疑为射弹丸之人实行的方式。此三项明显不合属于“待人接物”之题旨
12、要求。 五、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人物传记类文段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采纳多种手法,如叙述描写、作者评说,描写中又有干脆描写、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而题干中有时指定筛选某种手法,在审题时就要细致推敲,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却刻画方法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解除,谨防“神合貌离”。例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吾知行吾志而已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郭永刚直抗上的”举动”,而第句却是郭永表达心志的”言谈”,这明显不属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法筛选的指定要求,从而解除了该项的干扰。但却有不少考生未能留意“手法”的要求,做错了题。以上就命题时错例设计
13、的角度及解题的要点作了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须要提示的是做好这类题还离不开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实力,因此扎扎实实地驾驭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包括文化常识,这才是最根本的。 对应训练韦景骏,司农少卿弘机孙。中明经,神龙中,历肥乡令。县北濒漳,连年泛滥,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怀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筑障,水至堤趾辄去,其北燥为腴田。又维艚以梁其上,而废长桥,功少费约,后遂为法。方河北饥,身巡闾里,劝人通有无,教育抚循,县民独免流散。及去,人立石著其功。后为贵乡令,有母子相讼者,景骏曰:“令少不天,常自痛。尔幸有亲,而忘孝耶?教之不孚,令之罪也。”因哽咽流涕,付授孝经,使
14、习大义。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景骏后数年为赵州长史,道出肥乡,民喜,争奏酒食迎犒。有小儿亦在中,景骏曰:“方儿曹未生,而吾去邑,非有旧恩,何故来?”对曰:“耆老为我言,学坊庐、馆舍、桥障皆公所治,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景骏为留终日。后迁房州刺史,州穷险,有蛮夷风,无学校,好祀淫鬼。景骏为诸生贡举,通隘道,作传舍,罢祠房无名者。景骏之治民,求所以便之,类如此。(新唐书?循吏传)1.下面六句话,全都表现百姓对韦景骏爱戴的一组是功少费约,后遂为法及去,人立石著其功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民喜,争奏酒食迎犒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景骏为留终日ABCD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
15、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严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注,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
16、,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颠,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頠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顾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2.全部为王导实行的
17、使吴人前来归附的言行的一组为导每劝令之国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二子既至,则无不来也导每劝帝收其贤人君子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A.B.C.D.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愿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歼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
18、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徒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宏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还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行干以私。”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尹翁归奉职遵守法律的一组是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独伏不愿起。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征拜东海太守。不敢见其邑子。A.B.C.D.参考答案1D这道题的题干,不是要求筛选韦景骏担当过什么职务,或干过什么好事,而是“百姓对韦景骏爱戴”这
19、一点,因此,凡是韦景骏自身的行为,都应解除,只筛选出百姓的行为;但是,并非凡百姓的行为都合适,句就是写的百姓的行为,但并非体现“对韦景骏爱戴”,只是受教化而悔改,因此,选之即错。正确答案D。2C(1)句是劝元帝之语,与题旨要求无关。(2)句是以行动显示元帝的威仪,以促使吴人归附。(3)句是对元帝所提使吴人归附的建议。(4)句是王导针对中原避乱的人们而言,与题旨中所要求的“吴人”无关。(5)句的建议与吴人归附的主题无关。3.A句写尹翁归作市场上小吏,霍氏家奴再没人敢闹事,从侧面写他治理有方。句写他不收财物,众商人畏惧他,表现他不谋私利,从严治理。句写他对每一个案件都能细致核实,追根究底,干脆表现
20、他奉公遵守法律的一面。句写于定国与他交谈一天,始终不敢让两个同乡见尹翁归,从侧面表现他不徇私情,严格遵守法律的一面。此四项与试题的主旨一样。从选项的组合来看,应选A。句写田延年接见时,他不同众人的做法,此时他非官吏,句写授于他官职,此两句与试题主题无关。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逍遥游复习学案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逍遥游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驾驭相关的特别文言句式。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一、学问回顾(一)文学常识作者庄子,名周,_(时代)人,曾做过蒙漆园吏,一生自甘贫困,从事著作,有一书。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实词含义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21、云2、齐谐者,志怪者也3、水击三千里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野马也,尘埃也7、则其负大舟也无力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9、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0、而后乃今将图南11、我决起而飞12、枪榆枋13、适莽苍者14、三餐而反15、腹犹果真16、小知不及大知17、小年不及大年18、朝菌不知晦朔19、众人匹之20、未有知其修也21、故夫知效一官22、且举世而与之而不加劝23、旬有五日而后反24、而御六气之辩(三)虚词用法1、去以六月息者也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3、其视下也,则若是则已矣4、置杯焉则胶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6、而后乃今培风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之二虫又何知9、而
22、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0、彼且奚适也11、彼且恶乎待哉(四)课内外名句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 2、是鸟也,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去以六月息者也。4、野马也,尘埃也,_。 5、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 7、_,_;_,水浅而舟大也。8、风之积也不厚,_。故九万里,_, _;_, _。9、_,_,旬有五日而后反。 10、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五)翻译训练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_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_二、实力迁移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
23、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视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译文:_ _三、实力提升-课内写作素材积累(1)写作素材:A、鹏鸟奋飞:必需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
24、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B、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由,但“犹有所待者”。角度点拨:世间万物皆有所待,没有做到真正的自由(2)写作素材:A、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B、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角度点拨: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是获得自由的要诀;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肯定自由。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并运用相关的特别文言句
25、式。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一、学问回顾(一)文学常识作者归有光,_(朝代)散文家,著有(二)实词含义1、顾视无可置者2、余略微修葺3、室试洞然4、旧时栏楯5、偃仰啸歌6、冥然兀坐7、万籁有声8、珊珊可爱9、客逾庖而宴10、凡再变矣11、乳二世12、先妣抚之甚厚13、某所,而母立于兹14、呱呱而泣15、大母过余曰16、余扃牖而居17、后五年,吾妻来归吾妻归宁(三)虚词用法1、迨诸父异爨2、往往而是3、某所,而母立于兹4、吾从板外相为应答5、吾儿,久不见若影6、何竟日静默至此7、大类女郎也8、比去,以手阖门9、顷之,持一象笏至10、故尝为厨1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2、殆有神护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6、(四)课内外名句1、投我以桃,_。彼童而角,实虹小子。(诗经) 2、_,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3、博学而笃行,_,仁在其中矣。(论语)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诸葛亮诫子书) 5、无欲速,无见小利。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6、度德而处之,_。(左传) 7、知者不惑,_,勇者不惧。(论语) 8、_,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操千曲而后晓声,_。(刘勰文心雕龙) 10、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五)翻译训练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_2、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_二、实力迁移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7、。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
28、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行,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
29、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一再,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羁縻:笼络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纠:订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手以付洪之B与洪之相见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C.所入十倍于常D乃卧而引药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人而徐趋,至而自谢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30、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纳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兴奋,纷纷要求编人户籍,缴纳租税。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诞生入死,最终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
31、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译文:_(2)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译文:_(3)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译文:_三、实力提升-课内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百年老屋几度兴废,离开家园年月已久,亲人多辞世,家庭多变故。但她们的举止动作、言语神情以及生活琐事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角度点拨:动人的情感无须震天动地,平平经常才是真;生活就是由点点滴滴的琐事组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家园是一辈子的行囊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必考题型文言文句式例解前言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学问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很多句子
32、涉及这方面的学问,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假如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别的句式不熟识、不理解,必定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精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当有足够的相识,这是语文复习,特殊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行忽视的一个考点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推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别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推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驾驭,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驾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
33、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一般句式一、推断句(1)用“者也”表推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推断“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3)用“者”表推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推断词“是”表推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确定推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推断今日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6)无标记推断句。文言文中的推断句有
34、的没有任何标记,干脆由名词对名词作出推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特殊提示】推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推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推断句的主语,而有些推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推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推断词,在汉以后作推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1有标记(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讪笑)“(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5、)(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瞒)“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2无标记这种状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留意】:“见”有一种特别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36、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具体讲。三、省略句()主语的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谓语的省略“夫战,志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四、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特别句式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
37、不相同的较特别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须要。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慧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信任自
38、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瞒你,你不欺瞒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需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需是代词,其次,全句必需是否定句,即必需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39、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索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望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阻碍什么呢(有什么阻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
40、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十介十动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登记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抗十个来舍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用“之”、“是”作
41、标记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育”(“唯”译为“只”,下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怀疑”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5】“相”字说明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42、,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侍候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望见了我却不相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信任【6】“见”字说明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说明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嘱咐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
43、了)”这种状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宽恕我)。【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对南坐着”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终点”三、状语后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1)格式:动十以十宾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态来装饰”还矢先王,而告以胜利(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解并描述”覆之以掌(促织)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