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docx
《2022年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 事例:某企业依据政策对职工的工资进行调整,并将结果张榜公布。职工马某称其工资调整有误,多次上访要求更改其工资标准。在上访二年后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机关认为已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不予受理。马某又提起民事诉讼。从时效上说,马某的恳求能否得到法律的爱护?有人认为,马某在其权利受到损害后,始终向有关部门主见权利,符合申诉时效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形,不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诉时效,其权利应当得到法律的爱护。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持与上述事例中相同观点的人为数不少。甚至认为,劳动争议当事人上访的行为说明其始终在主见权利,出现了时效中断的法律事实。笔者认为,此观点犯了
2、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等同于诉讼时效的错误。因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与诉讼时效的法律关系有相像之处,但区分是明显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二者相同的主要法律特征。1、二者都是规定关于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丢失恳求依法爱护其权利、并同时担当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且二者的法律后果具有承接性,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首先丢失依法恳求仲裁爱护的权利,继而丢失依法恳求审判机关司法爱护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22)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说明第3条规定“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
3、又无不行抗力或者其他正值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恳求。”2、二者行使权利的起算时间都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3、二者都存在在特定状况下中止计算时效的规定。二、二者不同的主要法律特征。(一)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与诉讼时效是不同的法律概念。1、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丢失恳求人民法院依法爱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章对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恳求爱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符合本法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终6个月,因不行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恳求
4、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缘由消退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接着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爱护。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是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劳动合同当事人认为其权利受到损害后,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的法定期间;是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丢失恳求劳动争1234下一页 议仲裁机构依法爱护其权利、并同时担当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生效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知道或者应
5、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行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值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在劳动法生效前,申请仲裁的时效是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6个月以内。劳动法第82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可见,对于劳动法生效后申请仲裁的时效,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为60日。(二)法律依据不同。诉讼时效是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主见依法爱护其民事权利的恳求期间,来自民法的基本法。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来自于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法律、
6、法规。在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纠纷,应首先适用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对申请劳动仲裁时效的运用,应以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为准。(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不一样。诉讼时效适用于广泛的民事纠纷的诉讼案件,是民事审判活动中应当考虑的一种期间;依据当事人是否在此期间主见其民事权利的事实,来考察该当事人的民事权利是否在法律爱护的时间范围。假如当事人主见其民事权利时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则法律不再爱护其权利,即当事人丢失胜诉权。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的应用范围是劳动法律关系,适用对象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当事人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当事人依据相关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裁决的法定期间;超过此
7、期间,仲裁机构则不再受理,也 就失去了法律爱护的基础。(四)二者的性质和期限不同。诉讼时效是民事审判活动所适用的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裁决的法定期间,属带有劳动行政性质的法律规范所适用的时效期间。在期限上,诉讼时效又有一般时效和特别时效之分,一般时效为两年。特别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在劳动法生效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所规定的期限是6个月;劳动法第82条所规定的申请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申请 劳动 仲裁 时效 不等于 诉讼时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