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学案.docx
《高二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学案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教案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2课时教案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在肯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方向。本章教材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角度做出了阐述。本节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方向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然后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农业的布局特点,着重介绍了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最终从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难频繁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揭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其中,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向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应抓住: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特点区域发展方向这一主线。学问与技能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
3、特点,并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详细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如结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说明,得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2、关注中心的农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策略调整,了解全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看法,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
4、加关切和爱惜 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多媒体课件3课时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思索:阅读图43、图44和图45,思索并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
5、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点拨: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渐渐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点拨:纬度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点拨:海陆位置和地形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特别分布玉米分布特别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渐渐削减。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渐渐增多。水
6、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图46)。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宝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著名国内的良种。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广阔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特别分布玉米分布特别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渐渐削减。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
7、由南向北渐渐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图46)。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宝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著名国内的良种。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广阔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41
8、。点拨表4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袤,黑土肥沃,水源足够,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意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林业有广阔的潮湿半潮湿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肯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2在地理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依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探讨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
9、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点拨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足够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3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肯定优势。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状况相像。(1)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点拨: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克服自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能防止环境污染。(2)结合地理2中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阔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
10、,执行轮番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开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4、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图4.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图4.10)。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潮湿和半潮湿的东北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分布区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以春小麦为主)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
11、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闻名的“玉米带”中美两国的玉米带的比较:详见导学第四章第一节“重难核心突破”之拓展延长“中美两国的玉米带的比较”(阅读)什么是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呢?请阅读P66“阅读: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此阅读材料简洁介绍了农业的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发展演化的大致过程)(活动探究)请自主探究P66“活动”阅读表4.2,结合已有学问,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缘由。(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居全国首列,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东
12、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如2022年全国4个农村住户平均每人出售粮食超过500千克的省份中,3个是东北的3个省,其中吉林和黑龙江是仅有的两个超过1000千克的省份,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接着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惊
13、慌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主要依托。)(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爱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这一部分可以参考下一个标题“农业发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3课时教案 高二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3课时教案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
14、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在肯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方向。本章教材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角度做出了阐述。本节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向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然后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农业的布局特点,着重介绍了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最终从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难频繁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揭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其中,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向
15、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应抓住: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特点区域发展方向这一主线。学问与技能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详细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如结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说明,得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16、、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2、关注中心的农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策略调整,了解全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看法,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加关切和爱惜 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多媒体课件3课时 3课时1存在
17、问题:自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峻,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难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逼2发展方向: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爱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目标:该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对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接着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
18、、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重点以增加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实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当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活动: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地理 必修 资源 跨区 调配 我国 西气东输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