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陈子昂感遇诗(下)诗歌理论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陈子昂感遇诗(下)诗歌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陈子昂感遇诗(下)诗歌理论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陈子昂感遇诗(下)诗歌理论研究陈子昂:感遇诗(下) 笫 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第 十 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黎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愈昏。 以上二诗,可以代表感遇诗的第三类:感事。这两首诗中,虽然有“丁零”、“汉甲”、“匈奴”、“黄屋”,“瑶台”等历史名词,但全诗并不牵涉到历史事实,因而不是咏史。字句之间,好象在指一些时事,而
2、不是为个人身世遭受发感慨,因而也不是咏怀。 前一诗的大意是:乌沉沉的边塞,无论在今人或古人的思想里,都以为是荒远的地方。在那里,可见者只有高耸的亭堠(碉堡),阵亡战士的枯骨。黄沙从南方大漠中吹来,太阳向西方沉落。中国曾以三十万战士应付匈奴,至今只见到沙场上累累尸骸,而没有人怜惜这些塞上孤军。“丁零”是汉代西北的羌族人,丁零塞是汉人防止丁零人入侵的国防工事。这里用以代表唐朝与契丹的边疆。汉甲即汉军,这里用以代表唐军。以古代的语言事物,代替现代的语言事物,这是诗词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用“代词”,不算是用典故。 后一诗的大意是:古代圣人并不自私自利,所关切的都在人民的生活。尧帝的车上起先装饰了
3、黄绸的车篷,原来不是尧帝自己的意志,可是后人已有指责,至于纣王为了荒淫酒色而起造瑶台,更不用说了。我听说西方佛教的宗旨,最重视清净,为什么要用大量的金玉珍宝雕刻佛像,以为尊奉供给的对象。高耸入云的建筑物,用完了山林中的木材,富丽庄重的宝塔,用去了多数珠宝。这些雄伟的雕塑,建筑,叫鬼工来做,也还做不起来,要用人民的劳动力来做,那里能够干得了。这种愚蠢的行为,只能使自己更多受累,自以为聪慧,而治道却愈加黑暗。 “化”是教的代词,“西方化”就是佛教。“教化”原来是一个同义连绵词,可以互用。诗词里的单字代词,往往用同义相代。如凄惨、怜爱、怀疑、意志,都可以相互代用。“雕刻以为尊”,原句并没有说明是雕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百话 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陈子昂感遇诗下诗歌理论研究 2022 年施蜇存 唐诗 陈子昂 感遇 诗歌 理论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