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程珌《水调歌头》宋词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程珌《水调歌头》宋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程珌《水调歌头》宋词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程珌水调歌头宋词鉴赏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这是一首激烈人心的爱国词章。上片写景。点出“中原一恨”是“南北竟谁分”;对于那“点破水晶盆”的“孤山”,则主见以驱策雷霆的威力,将它赶走。显示了作者决心收复失地的勃勃雄心。起头“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天地之间(指中国)原来没有界线,是谁竟然将它分成两部分?以提问开头,引起读者的留意。“楼前多景,中原一恨
2、杳难论。”作者登上镇江甘露寺多景楼,四面远眺,对大好中原沦丧敌手,感到有难以言述的慨恨。沿江西望:“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真个是白璧有瑕。这里借指金瓯有缺,江山失却半壁。“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表示要用鞭策雷霆的力气,把那小山驱逐到昆仑(大山)下面去。这里暗指收复失地。上片用这句话作结,充分显示出作者对敌人铁骑蹂躏、占据中原,表示极度愤恨,和收复失土的决心。下片,抒怀。作者对北伐表示极大的信念,并提出复原国土有待于祖逖、刘琨般的爱国志士,和足智多谋如诸葛亮般的人物。换头“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接上片,仍在写景。兵冶处,指冶城(今江苏六合县东),汉代吴王濞在此冶炼钱币
3、兵器;淮阴在其北面。接着,作者抒发他对于收复失地、抗战北伐的详细主见。一是:“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收复中原是人心所向(天意),只是缺少象晋代祖逖(字士雅)、刘琨那样的爱国之士。二是:“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要一再拊击那堆成八阵图的石子(指备战),与诸葛亮般的战略家酌酒细论。隆中一老,指诸葛亮,他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顽石,指诸葛亮曾垒石列战阵于江边,即所谓“八阵图”。见东坡志林及刘禹锡嘉话录。杜甫有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最终,作者以“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结束词篇。说明如夏日大旱需甘霖一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北伐的重视,并且充溢了必胜的信念!程珌是辛弃疾的好友,曾有六州歌头一首,题为“送辛弃疾”,说明两人的友情,他的词风也与辛词相近,这首词也可足资证明。(贺新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调歌头 2022 年程珌 宋词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