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教案.docx
《2022年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教案其次节 在地图上分辨地面的凹凸起伏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运用,驾驭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凹凸起伏和坡度陡缓。2通过本节课教学,重点培育学生的读图、用图和绘图实力,并养成细心、仔细工作的良好习惯。课型 讲授新课教学方法 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所反映的地形特征,难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图方法。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一幅等高线图及一幅与此对应的地面形态景观图。教学挂图:中国地形图,自制一幅简易等高线
2、地形挂图。模型:泥塑山地模型及与之吻合的线圈立体式等高线模型。教学提纲其次节 在地图上分辨地面的凹凸起伏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二、等高线地形图三、分层设色地形图四、地形剖面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凹凸起伏、差别很大。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分辨地面的凹凸起伏呢?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其次节 在地图上分辨地面的凹凸起伏(板书)提问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呢?(引导学生导出“是从不同的基点测量的。”)老师总结原来是分别以海平面和青藏高原表面为
3、起69点测量的,这是通过不同的地面高度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板书)绘制板图 老师绘制“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见教材第20页)老师讲解并描述 地面高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1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肯定高度。如图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地比乙地高出1000米。提问 海拔与相对高度主要区分是什么?(海拔恒久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老师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因海拔是以海平面为标准,各地的海拔可以比较,所以在地图上一般都用海拔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教学教案 2022 第二 地图 辨认 地面 高低 起伏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