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0课三国鼎立 教案之一_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20课三国鼎立 教案之一_历史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之一_历史教案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之一课 程 标 准: 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教 学 目 标:一、学问与实力: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闻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2、了解历史上闻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指出三国的也许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实力。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的方法,从而培育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实力。2、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对有关历史学问的理解,从
2、而学会分析历史事务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3、学生通过课堂分组探讨,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共同探究学问的实力,并能得出简洁的结论。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痛,进而产生对和平的憧憬,相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3、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育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看法。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缘由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打算:
3、一、学情分析:1、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识,很简单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肯定的相识和评价。2、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实力有较快发展,但详细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来,但相识实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特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快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化的要求。二、关于学法和教法 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协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相识,引导学生思维由集中到发散
4、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为情景想象、课本剧表演、探讨等为主,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育特性,并初步驾驭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教材基本上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干脆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
5、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楚,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3、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现象,学问结构呈开放性,为老师和学生供应了给为广袤的活动空间。四、教材处理:1、 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平常所熟悉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务的相识都带有肯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允,对历史事务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探讨,使学生在思索和争辩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2、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干脆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缘由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实力和历史分析实力,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带有肯定的难度,因此为本课的难点。五、课前打算:1、围绕“你最喜爱(钦佩)的三国人物是谁?请给大家介绍你喜爱(钦佩)他的缘由”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小故事。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录像资料和文字材料。/P123下一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