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地理鲁科版必修2第五单元,单元检测.docx
《新设计地理鲁科版必修2第五单元,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地理鲁科版必修2第五单元,单元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设计地理鲁科版必修2第五单元,单元检测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行为和相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围湖造田,增
2、加耕地 D.提倡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农业文明时代, 土地是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环境文明时代,谋求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合理放牧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1.A2.B3.B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45题。 4.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煤炭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5.该地域工业集聚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削减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地域为规模较大的工业地域,煤炭是主要的工
3、业原料,交通和市场对工业地域影响较大,对劳动力需求较小。第5题,结合工业集聚的目的,集聚不肯定增加产量,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 答案4.D5.B 下表表示浙江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改变,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依次分别代表1985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读下表完成67题。22 22 33 33 11 34 13 13 11 14 11 11 34 33 22 33 12 11 33 22 32 14 14 14 33 1:湖泊2:居民区3:耕地4:农家乐 6.图示区域土地利用改变会导致() A.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B.耕地面积大量削减 C.湖
4、泊水质日渐变差 D.居民区分布趋于集中 7.为爱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实行的首要措施是() A.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实力 B.改进农业技术,削减化肥农药运用量 C.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 D.严格限制居民区的污水干脆排放到湖泊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削减最多(125),居民区增加(46),耕地略有削减(98),农家乐大量增加(06),这种改变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湖泊水质变差。为爱护湖泊,可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答案6.C7.C 2018年12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九周年。江西省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系统平
5、安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农作物属于该农业生产基地的是()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油菜 D.谷子和大豆 9.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地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第8题,依据经纬度可以推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鄱阳湖平原,高粱产于北方地区,A项错误;春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在东北地区,B项错误;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D项错误。第9题,读图可知,地为平原,发展种植业很有优势,A项错误;地为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更具优势,
6、B项错误,C项正确;该地水热条件优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当发展多种经营,D项所述不是最佳出路。 答案8.C9.C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改变及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改变特征的是() 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明显变快 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 B. C. D. 11.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冲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结合国情,增加煤炭运用量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 B. C. D. 解析第10题,我国人口增长呈
7、减缓趋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第11题,加快产业升级应当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缓解能源惊慌、爱护环境,应当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10.B11.D 读全球海洋CO2浓度及海水pH值改变图,回答1213题。 12.依据资料推想,全球海洋pH发生改变的主要缘由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上升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 13.假如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礁的爱护形势将更严峻 B.海堤爱护实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加 解析第12题,海洋pH的改变主要与海洋中CO2
8、的浓度有关,而海洋中的CO2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放。第13题,海洋酸化,海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增加,影响珊瑚礁的爱护。 答案12.D13.A (2018广东七校模拟)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惊慌程度。如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与2000年相比,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惊慌的地带是() A.1 300 m以下地带 B.1 3001 900 m地带 C.2 500 m以上地带 D.1 9002 500 m地带 15.与2000年相比,2008年该地区1 900 m以
9、上地带人地关系的改变及其缘由可能是() A.人地关系趋于缓和,大量开垦耕地 B.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人口迁出 C.人地关系趋于惊慌,大量退耕还林 D.人地关系趋于惊慌,人口迁入 解析第14题,依据材料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耕地面积百分比/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相比,2008年1 300 m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故人地关系趋于惊慌,故A项正确;1 3001 900 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改变不大,故B项错误;1 900 m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故C、D项错误。第1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1 900 m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解除C
10、、D项;该地区地形为山地,海拔高,开垦耕地的条件不足,所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应当是人口外迁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错误。 答案14.A15.B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峻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闻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阅历总结为: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1617题。16.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缘由主要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峻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17.莱州湾畔地区人民胜利地抗击“海
11、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确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折服自然的论断 解析第16题,由题干“内陆海水入侵”“水系联网”“调整农业结构”可推知,当地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从而导致海水入侵。第17题,水系联网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反映了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答案16.D17.C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状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 km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改变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12、() 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 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 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19.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缘由可能是() 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 解析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三个地区的霾日数差异最大。第19题,河北冬季霾日数季节差异较大,冬季霾日数明显比夏季多,其主要缘由是冬季燃煤取暖。 答案18.C19.D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循环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地理 鲁科版 必修 第五 单元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