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城市给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城市给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城市给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目 录 录 第 第 1 1 章总论 . - 2 - 1.1、规划依据 . - 2 - 1.2、规划指导思想 . - 2 - 1.3、规划原则 . - 2 - 1.4、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 . - 3 - 1.5、规划目标 . - 3 - 第 第 2 2 章城市概况 . - 4 - 2.1、自然条件 . - 4 - 2.2城市建设现状 . - 5 - 2.3、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概况 . - 6 - 2.4、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 - 7 - 第 第 3 3 章城市供水现状及评价 . - 9 - 3.1 水源现状 . - 9 - 3.1.1 城市给水厂水源概况 . -
2、9 - 3.2 城市供水现状 . - 10 - 3.3XX 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理体制 . - 10 - 3.4 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1 - 第 第 4 4 章需水量预料及供水规模 . 1 4.1 城市需水量预料 . 1 4.2 供水规模 . 3 第 第 5 5 章供水工程 规划 . 4 5.1 水源工程规划 . 4 5.1.7 城市给水水源应急规划 . 8 5.2 供水系统总体布局 . 9 5.3 供水水质及水压规划 . 10 5.4 水厂建设规划 . 10 5.6 输配水管网工程规划 . 12 5.7 近期建设规划 . 15 第 第 6 6 章投资估算 . 16 6.1 近期建设及
3、投资 . 16 6.2 远期新建水厂及管网设施投资 . 18 6.3 城市给水设施近远期改造和建设投资总表 . 18 第 第 7 7 章中心城区远景供水体系规划 . 19 7.1XX 市中心城区远景发展规划 . 19 7.2 中心城区远景供水体系规划 . 19 7.3 扩建郢都水厂和柳林水厂 . 20 7.4 新建城东水厂和海子湖水厂 . 20 第 第 8 8 章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 21 8.1 提高供水水质、降低药耗 . 21 8.2 提高供水平安牢靠性 . 24 8.3 合理降低能耗 . 25 8.4 加强漏损限制工作 . 28 第 第 9 9 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29 9.1 规划
4、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 29 9.2 保障规划的措施 . 29第 第 1 1 章总论1.1 、规划依据一、主要依据及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建设部令第 146 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限制性具体规划编制方法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XX 市中心城区水源地爱护规划(2010 年 6 月)XX 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 年 9 月)1:500 地形测量图及影像图 XX 省城市供水规划编制纲要 二、相关规范、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J50282-98
5、1999-02-0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城市用水量标准(DBJ/T13-127-2010)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平安技术规程看法征求稿(CJJ58-200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水质标准(GB/T 14848-93)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202009)饮用水水源爱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
6、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 试行) 1.2 、规划指导思想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水资源利用及水污染治理的方针政策,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爱护和治理为基础,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爱护地面水环境为核心,促进 XX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障 XX 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7、,制定 XX 市城市给水工程发展规划及目标,指导和推动 XX 市城市供水、节水设施的顺当建设和正常运营,满意 XX 市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须要,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 XX 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供应牢靠的保障。1.3 、 规划原则本规划既体现优良的给水体制,创新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更强调规划的限制指导性和科学前瞻性,同时充分考虑规划的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行近远期结合,动态规划,以适应 XX 市城市给水发展的各个阶段发展的须要。由此,规划制定了以下的规划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保证给水专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城市供水是城市的命脉,由于它具有不行替
8、代性,不行选择性,所以城市供水是城市首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发展、改造的过程中,须要优先加以考虑。(3)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是为总体规划服务的,它的任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从全局动身,统筹支配,保证规划期内城市所需的水量、水压、水质,并适当超前,满意城市对供水的要求,不拖各项建设的后腿。(4)从 XX 市的实际动身,在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指导下,采纳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既考虑近期建设又考虑远期发展,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效益。(5)XX 市是一座水质性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开源与节流并举、防汛抗旱并重、开发治理同步的
9、方针,优先满意城市发展所需用水,统筹支配,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综合运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6)树立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水污染治理、抓好污水处理合理利用、开拓新的水源、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管理目标。(7)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充分发挥原有给水设施的作用,对原系统存在的不足,应予以完善,使新规划的给水系统与原有给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提高城市供水的平安牢靠性。(8)努力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结合 XX 市实际合理布局,实现 XX 市近郊区域供水城乡一体化。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规划好 XX 市城区供水体系,提高城乡供水和工业用水牢靠性,提高乡镇用水的质量。1.4 、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规
10、划期限: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给水工程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文明、平安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创建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石。因此,城市供水规划应有长期的时效以符合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明确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相一样。本次规划年限与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相一样,规划期限为 2012-2020 年。其中:近期:2012-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规划范围:依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须要,并有利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合理的总体布局和生态环境的爱护,确定本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远期范围:XX
11、 市中心城区建设规划用地 102.5 km²范围内。1.5 、规划目标规划的总体目标:提高水质、保证供水、改善环境;优化成本、降低能耗;健全管理、强化服务。本次给水规划提出适应于 XX 市城市发展的给水专项规划布局,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总体思想,构筑完善、平安、牢靠的给水主干网系统,形成与 XX 市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水量供应充裕,水质符合卫生要求的给水系统。第 第 2 2 章城市概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 XX 市地处 XX 省中南部,位于 XX 平原腹地,东连 XX,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
12、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其地理位 置 为 东 经 111°15’ 114°05’, 北 纬29°26’31°37’。境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 l30.2 公里,呈带状分布。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 483公里。平原湖区占 78.7%,丘陵低山区占 21.1%。2.1.2 地形地貌及地质 XX 市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
13、是 XX 平原的主体。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渐渐过渡。全市海拔 250 米以上的低山 493 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3.54%;海拔 40250 米的丘陵岗地 2147.66 平方公里,占 15.27%;海拔 2540 米的平原面积 11421.34 平方公里,占81.19%。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 XX 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 815.1 米。岗地分布于 XX 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市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 18 米。2.1.3 水文状况 (1)地表水
14、XX 市域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水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水质好,有各类水域面积353.6千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5.13%,其中可养水面 125.2 千公顷,占水域面积的 35.4%,江河过境客水 4680 亿 m³,境内地表径流,丰水年 91.6 亿 m³,枯水年 48.5 亿 m³。(2)地下水 本区地层有较厚的第四纪松散积累物,主要有粘土、亚粘土、砂、砂砾石等,整个地层孔隙较大,孔隙率较高,是地下水储存转稳的良好场所。依据XX 省 XX 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XX 地区浅层地下水自然静储量达 390.8l
15、 亿立方米,可开采量约占 40%。地下水一般为低矿化碱碳酸水。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以钙、钙镁型为主,孔隙水则以钙镁、钙钠型为主。多数地下水为微硬水,而地下径流缓慢的 XX 平原孔隙压水为硬水或极硬水,硬度为 1635(德国度)。绝大部分地下水 PH 值在 781 之间,为中性或弱碱性水。XX 平原及河谷平原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及平原腹地浅层潜水,铁离子普遍高于 0.3 毫克升,个别高达 52 毫克升。四湖地区淤积层较普遍,因而浅层潜水普遍有溴味,铁离子含量也很高。2.1.4 气候特征 温度:XX 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足够、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104110 千卡/平方厘米
16、,年日照时数 18002000 小时,年平均气温 15.916.6,≥10年积温 50005350,年无霜期 242263 天。降水量:XX 地区降水充足,多数年份降水量在 11001300 毫米之间。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较强,年改变显著。冬季季雨量 68140 毫米,占全年降水 7%10%,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为元月。春季季雨量为 268483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30%37%。夏季季雨量为 390495 毫米,秋季季雨量为 213264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17%22%。410 降水量占全年 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 75%,≥10的积温为全年的 80%。蒸发量:年平均蒸
17、发量为 1847.7 毫米,平均年中 57 月蒸发量最大,尤以高温强光最大的 7 月,为 216 毫米;其次为 5 月,211 毫米;最小以低温阴雨的 2 月,为 96 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为 1.08,属半温润型气候区。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5%,平均最大 2、3、9 月为 96%,平均最小 7 月为 83%。因相对湿度年改变与气候有关,23 月低温雨天气出现时间较长,云量多,阳光少,气温低;9 月降雨量大,雨天多,湿度大;7 月阳光强,日照多,温度高,湿度小。另外,一天最小 图 21XX 市地理位置图的相对湿度为 17%(1955 年 12 年 10 日),主要由于受冷高
18、压限制所致。2.2城市建设现状(一)、城市基本状况 XX 市区处于市域西部,位于长江北岸,现辖 7 个街办、11 个乡镇。2010 年市区总人口 122.44 万人,城镇人口 83.54 万人,中心城区人口 68.8 万人,建成区面积 64.9 平方公里。截止 2010 年, 城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8.44 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 9.4 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8.9 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 100%,燃气普及率 80%,污水集中处理率 7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6%。(二)、城市建设用地评价 随着 XX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基本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土地供需冲突日
19、益突出,土地运用效率低,用地布局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建成区范围偏大,其中空置地及废弃地较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奢侈。另外,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较高,布局混杂分散,对城市干扰大。城市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总量不低,但绿地广场之间的联系还有待加强,以便组成完整系统。1、居住用地 居住面积用地为 1788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7.6%,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 26.1 平方米。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虽大,但闲置和开发量不足的地块多,造成土地低效利用。危棚简屋区的改造也是必需解决的问题。2、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1593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4.5%,人均工业用地面积为 23.2 平方米,处于国家有
20、关标准的上限,体现了 XX 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要求。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区西南部的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的 XX 开发区和太岳路沿线,工业在城区内分布较为零散,与其它用地相混杂。城区内有污染工业但数量不多。3、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1046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6.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 15.2 平方米。商业主要分布在北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和 XX 老城内,行政、文教、体卫、市政设施用地则分散布局在城区,布点不均衡,影响城市新区的发展。4、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交通用地 646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0.0%,人均道路交通用地面积为 9.4 平方米。目前,城市路网不完善,
21、骨架系统尚未形成。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重主、次干路,轻支路的现象,道路主次干道分布不均衡,城市路网结构不完善,道路交通连接不畅,不能有效分散交通,干道交通时常发生拥挤现象。由于 XX 市由沙市区、XX 区及 XX 开发区组成,城市呈带状发展,而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翠环路、沿江路、城市外围环路还没有形成,城市东西向干路偏少,导致城区主要交通流主要集中在北京路和江津路等城市主干道上,堵车现象非常严峻。由于 XX 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与外围的交通组织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出入口间距达不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交通流量主要集中的东门,影响了古城交通,同时减弱了古城区对外围发展的带动作用。
22、城区内静态交通设施用地,特殊是社会公用停车场泊位明显不足,导致车辆停车主要以路边停放为主,影响城市交通。5、对外交通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为 185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9%。XX 市内虽已初步形成铁路、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交通运输网,但交通运输及其配套设施落后,影响了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各运输方式之间也缺乏有效连接。从交通方式结构看,马路交通所占运输比例最高,铁路、水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航空运输处于闲置状态,且影响城市向北发展,铁路、马路、水运及航空与城市道路系统、站场建设之间没有做到同步建设,没有形成一个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6、绿化用地 城市绿化用地 863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3、13.3%,人均绿化用地面积为 12.5 平方米。城区绿化主要构成为街道绿化、庭院绿化、滨水绿化、公园、街头绿化和苗圃等,整个城区绿化属于中低档水平。XX 市公园绿地总量不低,滨水绿化有特色,环城绿地发展潜力大,但水乡城市特色不突出,公共绿地分布不平均,各绿地之间缺乏联系,尚未构成完整体系,另外随意占用现象时有发生,须加强管理严格爱护。表一: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公顷)占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人均用地 (平方米/人)1 R 居住用地 1788 27.6 26.1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046 16.1 15.2 3 M 工业用地 1593 24.5
24、 23.2 4 W 仓储用地 223 3.4 3.2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85 2.9 2.7 6 S 道路广场用地 646 10.0 9.4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96 1.5 1.4 8 G 绿地 863 13.3 12.5 其中公共绿地 612 9.4 8.9 9 D 特别用地 50 0.8 0.7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6490 100.0 94.3 人口 68.8 万人 2.3 、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概况2.3.1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概况 (1)城市规划区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区的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
25、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须要实行规划限制的区域,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管理职能的范围。综合考 XX 的地形条件、城市结构和将来建设限制的须要,城市规划区范围为 XX 市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 1576 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北至海子湖,南至长江,东至南北渠,西至引江济汉渠,面积为480 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 102.5 平方公里。XX 市中心城区用地汇总表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平方公里)比例(%)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480.00 100.00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 102.50 21.35 水域和其他用地 377.50 78.65 其 中 水域 103.32 21.53
26、 村镇建设用地 140.9 29.35 郊野公园 1.20 0.25 历史文化遗址爱护区 24.20 5.05 绿化隔离带 1.50 0.31 湿地 4.00 0.83 农田 101.88 21.23 山地 0.50 0.10 (2)规划期限:本次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112020 年,其中:近期为 20112015 年; 远期为 20162020 年。(3)规划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预料结果汇总 单位:万人预料方法 预料方案 2015 年 2020 年 综合增长率法 高方案 82.2 97.6 中方案 79.8 92.5 低方案 77.5 87.7 劳动力需求法 高方案 88.4 10
27、6.4 中方案 85.9 101.2 低方案 83.5 96.2 城镇人口安排法 比例不变 91.8110.1比例提高 91.7109.7比例降低 91.4109.0XX 省城镇体系规划 100.0 算术平均值 85.8 102.3 规划值 85.0 100.0 (4)中心城区用地规模预料结论 依据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现状增长速度,综合各种用地需求,结合人口预料,中心城区总人口限制在 100 万人的合理规模基础上,中心城区用地规模限制在 102.5 平方公里。2.3.2XX 中心城区长江饮用水源地爱护规划概况 (1)规划范围 依据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要求,结合城市近期建设和
28、长远发展须要,确定规划范围为:长江流域 XX 城区段新华垸郢都水厂取水口上游 4800 米处至柳林洲港区柳林水厂取水口下游 2700 米。(2)规划年限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划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文明、平安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创建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石。因此,城市饮用水源爱护规划应有长期的时效以符合城市发展建设的要求。规划期限为 2010-2020 年。规划基准年为 2010 年,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划期分为近期(2010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两个阶段,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3)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102015 年):全部
29、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爱护区内排污口,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大幅削减,水源地水质得到肯定改善; 远期目标(20162020 年):饮用水水源水质明显改善,稳定达标。(4)规划内容 饮用水水源地爱护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评价及水源爱护区划为基础,通过水源地污染防治、生态复原和建设、管理实力建设等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污染源限制、生态环境爱护,提升环境监督管理实力,以求将饮用水水源地爱护落到实处,全面爱护饮用水水源地。2.3.3XX 市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0-2020)概况 (1)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近期:2010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2)规划范围
30、第一区域:XX 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 102.5km2 范围内的城市内部水体。包括沮漳河故道、龙潭公园、护城河、洗马池、西湖、北湖、文湖、天井渊、太湖港、荆沙河、荆襄外河、荆襄内河、西干渠城区段、豉湖渠城区段、江津湖、张李渊、太师渊、范家渊、叶家渊、锅底渊、柳林洲、盐卡、白水滩湿地公园。其次区域:沙市区、XX 区辖区范围内的中心城区外围其它水体,主要包括长江、港南渠、太湖港水库、太湖港渠、太湖港南北连接渠、规划引江济汉渠、长湖、沮漳河、西干渠、豉湖渠、龙会桥河、南北渠、东方大道调蓄水体、杨场渠和化龙港等。(3)规划内容 对中心城区内部水体,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水体形态爱护、污染物的限制、生态
31、建设、河岸防护。水体形态爱护即对现有水体做到定性、定位和定量(水面面积、水体库容);污染物的限制以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为主;生态建设以复原水体功能自净功能主,河岸防护以确保城区水体防洪平安为主;城市水体景观建设以城区景观水体协调,凸显城市水文化特色为主。对城市外围水体的规划,主要是限制面源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建设沿江、沿河、沿渠的防护林,加强对水体水质、水体数量、水面面积和容积的爱护。2.4 、与相关规 划的协调2.4.1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给水规划的内容: 现状 XX 市城区有柳林、南湖、临江、金凤、郢都五座水厂,日供水实力 71.5 万立方米,担负着 XX 市中心
32、城区及邻近郊镇的工业生产和 72 万居民的生活用水任务。五座水厂原水均取自长江,若长江源水不受工业污染,全年水质均可达到类水标准。用水量预料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采纳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计算。规划近期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0.7 立方米/人日,用水人口 85 万,总用水量为 59.5 万立方米/日;远期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0.85 立方米/人日,用水人口 100 万,总用水量为 85 万立方米/日。水源水厂规划 中心城区以长江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取消企业自备水源,限制地下水的开采。近期关闭临江水厂和金凤水厂。保留柳林水厂和南湖水厂,供水实力分别为 30 万立方米/
33、日和 15 万立方米/日。扩建郢都水厂,供水实力达到 30 万立方米/日,远期新建城东水厂,供水实力 20 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总供水实力达到 95 万立方米/日,其中向周边乡镇供水 10 万立方米/日。进一步完善城区给水管网,形成多水源环状供水管网系统,做到相互补水,提高供水平安性。主城区管网末端压力达到 0.28 兆帕。水厂建设规划表 水厂名称 现状规模 (万吨/日)规划规模 (万吨/日)面积(公顷)备注 柳林水厂 30 30 5.8 保留 南湖水厂 15 15 8.5 保留 郢都水厂 10 30 15 扩建 城东水厂 - 20新建 临江水厂 1.5 - - 关闭 金凤水厂 15 - -
34、 关闭 合计 71.5 95 水源地爱护 依据饮用水水源地爱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对主要地表水源地划定水源爱护区范围。一级爱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 1000 米、下游不小于 100 米范围内的河道水域,水域宽度为 5 年一遇洪水所能沉没的区域。陆域范围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爱护区水域长度,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0 米。二级爱护区:水域范围为从一级爱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延长不小于 2000 米、下游侧外边界距一级爱护区边界不小于 200 米,水域宽度为一级爱护区水域向外扩展到 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沉没的区域或防洪堤内的水域宽度。陆域范围为
35、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二级爱护区水域河长,沿岸纵深分为不小于 1000 米。在一级爱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爱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堆放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禁止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节水规划 规划城市人均综合日用水量近期为 650 升,远期为 750 升;对生活用水进行定额管理,推广节水器具的应用,节水器具普及率近期为 70%,远期为 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近期为 70%,远期为 75%;激励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大对现有工业技术的改造,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年降低率近远期均不低于 5%;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近期85%,远期≥88%。2.4.2 本规划与总规相关内容的协调本规划内容与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内容保持一样。仅对现状已变动的状况进行微小调整:XX 市水务集团下属的金凤水厂和临江水厂已于 2011 年底关停,XX 市水务集团现状的日供水实力为 55 万吨/日。由于总规中没有进行近期规划的用地平衡表,本规划对近期给水用水量只采纳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料。针对总规中给水量预料中用水量指标偏高的问题,本规划在给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