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最全学问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 十年阅历,倾心整理 书目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机械运动 三、速度 四、测量平均速度 其次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 三、声音的利用(了解) 四、噪声的危害和限制(了解) 第三章物态改变 一、温度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了解)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四、眼睛和眼镜(了解)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2、 二、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了解)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例如: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运用方法: (1).测量前:相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四会 a会选:依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b会放:零刻度线
3、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C会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会记:结果有数值和单位。总结:四会:1、会选2、会放3、会读4、会记 小资料:门高2m ; 一层楼高3m ;我国铁道标准轨距1.435m 人走一步:0.6m左右 3、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秒s常用的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h=3600s 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时钟等 小资料:地球自转一周:2 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1年;人走1m用1S左右 人体脉搏跳动1min约80次左右;1s跳动1次多点; 4特
4、别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便利用刻度尺干脆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思索:(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利用影子,找个小东西,例如易拉罐什么的,跟教学楼放同一水平线上,量它的高度,并在同一时间测量它影子的高度和大楼影子的高度,初步想简洁,就要早上,量好之后,就等比,例如:大楼的高度是X,影子长度是B,小
5、物件的高度是a,影子长度是b,得到的算式就是X/A=B/b,可以得出大楼高度X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1)误差是不行避开的,它只能尽量削减,而不能消退。(2)削减误差的方法是: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改进测量方法;3、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3)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运用规则、读数时马虎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 能够避开的。总结:误差不行避开,不行消退。错误可以避开。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
6、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探讨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假如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一般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不同。小学问:世界万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说静止的物体是相对参照物静止的。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会同速同向行驶。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三、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运动越快。)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s=vtt=s/v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单位是:国际制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
7、千米/小时km/h。1m/s=3.6km/h 1km/h=1/3.6 m/s 小资料:人步行速度约1.1m/s;自行车速度约5m/s; 高速马路上小轿车速度约33m/s. 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实最简洁的机械运动。生活中大部分运动都是变速的。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状况下是指平均速度。公式:表示该段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四、测量平均速度 试验原理: 试验器材:斜面、小
8、车、刻度尺、停表。试验过程:试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依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5、依据S1、t1、S2、t2,算出斜面中点究竟端的距离S3、小车通过这段距离用的时间t3,并算出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物理 年级 上册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