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1年春修订).docx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1年春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1年春修订).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1年春修订)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2021-1-24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能够借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经验“探究发觉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究活动的自然持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实力. 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究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靠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探究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驾驭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一.情景
2、导入,初步认知 提前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领实中的5条: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对以前所学学问进行复习巩固,为本节课的学习作打算. 二.思索探究,获得新知 1.你能用所学学问证明吗? 已知:ABC与DEF,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
3、0), C=180-(A+B),F=180-(D+E), C=F(等量代换).又BC=EF(已知), ABCDEF(ASA). (1)两角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以前是如何探究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 让学生经验这些定理的活动验证和证明过程.详细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先独自折纸视察.探究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再以六人为小组进行沟通,相互弥补不足.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
4、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三条线重合.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在ABC中,ABAC, A50,求B、C的度数 分析: 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底角相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来计算. 解:在ABC中,ABAC, BC.(等边对等角) ABC180,A50, BC65. 2.已知在ABC中,ABAC,直线AE交BC于点D,O是AE上一动点但不与A重合,且OBOC,试猜想AE与BC、BD与CD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猜想的理由. 猜想:AEBC,BDCD. 证明:ABAC,OBOC,AOAO, ABOACO(SSS). BAOCAO. AE为BAC的平分线. AEBC,BD=CD. 3.如图
5、,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1)D=B;(2)AECF 证明:(1)在ADE与CBF中,AD=CB,AE=CF,DE=BF, ADECBF(SSS). D=B (2)ADECBF, AED=CFB, AEO=CFO. 在AOE与COF中, AEO=CFO, AECF. 4.如图,在ABC中,AB = AC,ADBC,BAC = 100.求1、3、B的度数. 解:在ABC中,AB = AC,ADBC, BAD=CAD,1=BAC=50. 又ADBC,3=90. 在ABC中,AB = AC,B=C=40. 在此练习过程中,肯定要
6、留意学生的书写格式,必要时老师要在黑板上板书过程.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较好地运用其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2.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五.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1、3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分析、提问,和学生一起完成以上几特性质定理的证明,留意最好让两至三个学生板演证明,其余学生留意其证明过程的书写是否规范.其后,老师作补充强调. 第2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进一步熟识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把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比较
7、,体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究与创建,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的应用.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在回忆上节课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觉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 通过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思索探究,获得新知 探究 1.在等腰三角形中自主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视察其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尝试给出证明.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相等; 等腰三角形腰
8、上的中线相等 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证明方法: 证明:AB=AC, ABC=ACB BD、CE为ABC、ACB的平分线, 3=4 在ABD和ACE中, 3=4,AB=AC,A=A ABDACE(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你能证明其它两个结论吗? 探究2.求证: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已知:在ABC中,AB=BC=AC 求证:A=B=C=60. 证明: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 同理:C=A,A=B=C(等量代换) 又A+B+C180, A=B=C60 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通过自主
9、探究和同伴的沟通,学生一般都能在直观揣测、测量验证的基础上探究出结论.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证明: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E=CBD=60, AB=CB, BE=BD. 在ABE与CBD中, AB=CB, ABE=CBD, BE=BD. ABECBD(SAS). AE=CD. 2.如图,ABC中,AB=AC,E在CA的延长线上,且EDBC于D,求证:AE=AF 证明:AB=AC, B=C, EDBC, B+BFD=90, C+E=90, BFD=EFA, B+EFA=90, C+E=90, B=C, EFA=E,
10、AE=AF. 3.如图,在ABC中,A=20,D在AB上,AD=DC,ACDBCD=23,求:ABC的度数. 解:AD=DC, ACD=A=20, ACDBCD=23, BCD=30, ACB=50, ABC=110. 在巩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同时,进一步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综合应用,在书写过程中驾驭综合证明法的基本要求和步骤,规范证明的书写格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驾驭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验“探究发觉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中线(高),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五.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
11、中第2、3 题. 在探究时,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予以汇总、点评,激励学生在自己做题目的时候也要多思多想,并要求学生对揣测的结果给出证明.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反证法 探究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驾驭反证法.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洁的证明. 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实力.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洁应用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 通过问题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的思路,要求学生独立思索后再进行沟通. 二.思索探究,获得新知 1.我
12、们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吗?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2.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假如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假如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依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冲突,因此AB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中不行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纳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
13、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C=180, “A+B=180”与“A+B+C=180”相冲突,因此ABC中不行能有两个直角 引导学生思索:上面两道题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冲突,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肯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总结这一证明方法,叙述并阐释反证法的含义,让学生了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求证:AB=AC 证明:ADBC,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14、相等) 又1=2,B=C AB=AC(等角对等边) 2.如图,BD平分CBA,CD平分ACB,且MNBC,设AB=12,AC=18,求AMN的周长. 解:BD平分CBA,CD平分ACB, MBD=DBC,NCD=BCD. MNBC, MDB=DBC,NDC=BCD. MDB=MBD,NDC=NCD. MB=MD,NC=ND. CAMN=AM+AN+MN=AM+AN+MD+ND=AM+AN+MB+NC =(AM+MB)+(AN+NC) =AB+AC=30. 3.如图,在ABC中,BDAC于D,CEAB于E,BD = 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SABC=(ABCE)=(ACBD)且BD
15、 = CE,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在ABC中,AB = AC,DEBC,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AB = AC, B=C, DEBC, B=E,D=C. D=E. ADE是等腰三角形.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假设a、b 不平行,那么a、b 相交 ac,bc 1=900,2=900 1+2=180 而a、b相交,则1+2180与1+2=180相冲突. 假设不成立. 即: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再小组沟通,培育学生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判定的区分
16、和联系 五.教学板书 举例谈谈用反证法说理的基本思路.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中第1、2、3 题. 通过学生的练习,发觉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驾驭的较好,而用反证法证明定理的应用驾驭不够好,应在这方面多加练习讲解. 第4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及其证明,理解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经验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熬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念. 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觉与证明. 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洁应用. 一.情景导入
17、,初步认知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什么? 2.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别的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又如何判别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呢? 开宗明义,引入新课,同时回顾,也为后续探究供应了铺垫. 二.思索探究,获得新知 1.一个三角形满意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意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请证明自己的结论,并与同伴沟通. 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沟通汇报各自的结论,老师适时要求学生给出相对规范的证明,概括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引导学生总结. 2.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在你所拼得的等边三角形中,有
18、哪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有哪些线段存在倍数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视察,找出一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并加深印象.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P11例3 2.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C=AB求证:BAC=30 证明: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ACB=90,ACD=90 又AC=AC ACBACD(SAS) AB=AD CD=BC,BC=BD 又BC=AB,AB
19、=BD AB=AD=BD, 即ABD是等边三角形 B=60 在RtABC中,BAC=30 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 = CE,1 =2.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 在ABD与ACE中,AB=AC,1 =2,BD = CE, ABDACE(SAS). EAD=BAC=60,EA=DA. 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如图,在RtABC中,B = 30,BD = AD,BD = 12,求DC的长. 解:在RtABC,B = 30 BD = AD B =BAD= 30 ADC=60. C=90, DAC=30. 在
20、RtADC中,DAC=30 CD=AD(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BD = AD=12, CD=6. 变式训练,巩固新知.留意几何语言.娴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驾驭证明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五.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3、5题.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学问驾驭的较好,就是几何过程不够严密,有待加强. 2 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1.驾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运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2.结合详细例
21、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肯定成立. 进一步经验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 驾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 运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我们学过直角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和判定方法?与同伴沟通. 回顾旧知,也为后续探究供应了铺垫. 二.思索探究,获得新知 探究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
22、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总结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探究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材中曾利用数方格和割补图形的方法得到了勾股定理假如利用公理及由其推导出的定理,能够证明勾股定理吗? 老师引导学生思索,写出证明过程.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逆定理:假如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探究3: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视察上面两个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还有类似的命题吗? 上面两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了位置,即勾股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2021 修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