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docx
《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 摘要:目的:视察“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56例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在口腔局部治疗的同时,皆赐予中草药“加味益胃汤”水煎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视察其病损区黏膜的复原、自觉症状的改善、口腔念珠茵试验室检查等状况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1,与比照组相比,P0.05。结论:“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苗感染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疗效长久,复发率低,未发觉有毒副作用。 关键词:加味益胃汤;口腔白色
2、念珠菌感染;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770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修复体的运用使口腔局部环境的变更等因素,导致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西药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效果尚可,但副作用较多,如:恶心、胃肠不适、肝脏损害、头痛头晕、皮疹等,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本院于2004年4月2006年12月,对56例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赐予中药加味益胃汤治疗,取得了满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3、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12例皆为本院门诊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比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男19例,女3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平均635岁;其中急性红斑型20例,慢性红斑型36例;合并有念珠菌性口角炎13例,有义齿者45例,长期大量运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7例,有糖尿病者12例,表面抗原阳性者15例。比照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0岁,平均61.5岁;其中急性红斑型22例,慢性红斑型34例;合并有念珠菌性口角炎15例,有义齿者40例,长期大量运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9例,有糖尿病者16例,表面抗原阳性者17例。 12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口干不适
4、,黏膜灼痛感或麻木感,味觉异样。临床体征:颊部,义齿承托区之腭、龈部,口角区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或黏膜萎缩,舌背乳头呈团块状萎缩成地图舌或菱形舌,甚者舌背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全部萎缩成光亮舌。试验室检查:病损区涂片镜检见念珠菌菌丝或真菌显色培育基培育菌落多于200个。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保持口腔碱性环境,用3苏打液10mL含漱3min,日3次;35苏打液泡义齿;更换、修改不良修复体;伴有念珠菌性口角炎的患者同时协作运用眯康唑软膏;有糖尿病的患者协作降糖治疗;尽可能停用抗生素。 比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制霉菌素,每次100万单位,每日3次,连用2周。同时赐予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等。 治疗
5、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药加味益胃汤。基本药物组成为:生地黄20g,北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黄精15g,玄参12g,生龟板12g,知母12g,赤芍12g,牡丹皮12g,天花粉20g,白茅根20g,肉桂3g,甘草6g。加减:气虚自汗加黄芪15g,太子参15g;血虚加当归12g,熟地黄15g;脾虚大便溏泄加山药20g,白茯苓12g;阴虚肠燥便秘加火麻仁20g。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连服两疗程视察效果。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复原正常,自觉症状完全消逝,白色念珠菌培育阴性;显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复原大于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味 益胃汤 治疗 红斑 萎缩 口腔 白色 念珠菌 感染 临床 观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