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docx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国开(中心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推断正误题库(排序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071;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3日,收集了200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心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实的形式吸引大众。2015年1月试题 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实的形式吸引大众。2018年1月试题 答:错。 通俗化是民间文化形式上的特征,它出自自然,是贴近民众生活并采纳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等的结果,其朴实自然的
2、形式为广阔民众喜闻乐见。而大众文化则是作者细心打造的产物,它所追求的感性愉悦是来自于有目的的汲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某种特点而创出模式,继而流行开来的形式,是有效创生感性愉悦的形式,这是与民间文化通俗化的朴实形式特点不一样的。 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2008年7月试题 答:错。 大众文化虽然受商业机制的制约,难免在文本中出现庸俗化倾向,但是它所具有的欣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的审美特征,使大众文化的优秀文本在美育中具有主动作用。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以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感染人、激发人,愉悦大众,同样也能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
3、难以表现永恒意义。2014年1月试题 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2019年1月试题 答:错。 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全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获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建的审美文化,同当前的审美文化生活并不相干。2012年7月试题 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视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建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建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
4、,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建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建的审美文化。2014年1月试题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建的审美文化。2019年1月试题 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视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建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建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建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纪实性是电影区分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2008年7月试题 答:错。 电影因其
5、技术特性,确定了它的确具有真实再现生活的逼真性,这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但电影作为艺术符号,同时还具有假定性,即它绝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实录,而要通过故事、结构、场景、角色等的假定,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思和审美追求,在电影再造的时空中塑造形象。电影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完备统一。不能片面地将纪实性当作电影区分于其它艺术的重要特征。 老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2009年7月试题 老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2017年6月试题 答:错。 理由:老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这些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的审美效果,对
6、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 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建无从谈起。2011年7月试题 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建无从谈起。2016年7月试题 答:对。 艺术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其每一个环节都与审美体验亲密关联。对于艺术创建而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艺术物化的终极依据。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09年7月试题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11年7月试题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16年7月试题 答:错。 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探讨的客体。二者亲密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详细、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7、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化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2010年7月试题 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化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2017年1月试题 答:错。 美育与德育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教化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育过程中不行或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肯定道德理念的教化,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人人心,达到良好的教化效果,应当引入美育机制。 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在于它是身体发展的加速期。2012年7月试题 答:错。 青少年时期的确是个体身体发展的加速期,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它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正确的理解应当是:青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与美育 国开 中央电大 小教 专科 美学 美育 期末考试 判断 正误 题库 排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