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及随访研究.docx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及随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及随访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及随访研究 目的 分析总结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围产期心肌病的产科临床和跟踪随访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15例痊愈,5例死亡,新生儿无l例死亡。结论 围产期心肌病常发生在产后2个月内,临床表现以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多见于高龄妊娠和多胎生育者,治疗主要是限制心衰,首次治疗效果良好者预后较好。 R542.2 A 1004-7484(2010)08-0-02 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指发生于围产期的,没有明确病因或者在没有基础心肌病的状况下发生的以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为主的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母
2、婴危害极大,可快速恶化致死,近期病死率高(18%56%)1,早期刚好诊治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确定意义,但其又具有区分于一般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我院2004年至今共收治20例,并对出院的17例患者进行了15a的随访。现把诊治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我院患者,符合国内陈竹欣等所述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30岁者7例;居住在农村者9例;经产妇者8例;产前贫血者10例;发病前有明确呼吸道感染史者8例。 1.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无特异,但在感染、劳累或其他诱因上快速出现左心衰竭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体检:心脏浊音界在短时间快速增大,双肺底可闻湿
3、罗音,心率增快、奔马律(以左心衰为主者占绝大多数)。以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人院时心功能分级级者较多,心电图以窦速及继发性sTT异样多见,窦速13例,sTT异样13例。胸片心脏普遍增大15例。UGG检查18例中,均有左心室扩大,但左室射血分数(EF)40%4例,EF30岁,多胎产妇,围产期心肌病家族史,非洲后裔,抑制子宫收缩疗程过长。本组病例中双胎妊娠5例,30岁者7例,多胎产妇5例,运用安宝、硫酸舒喘灵等抑制宫缩药物(均为双胎)3例,疗程3042d不等。均提示对于高龄、多胎、经产妇等PPCM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预防意识。 发病机理方面,已知病毒感染性心肌炎与PPC
4、M亲密相关,柯萨奇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可导致长久性心肌损害,多项探讨提示PPCM患者的心内膜活检发觉存在心肌炎高达62%-78%。Sanderson等4对11例PPCM患者作心内膜活检,结果半数患者有心肌炎。Mark等5对18例PPCM患者作病检,14例有心肌炎。心肌炎发病率高于扩张型心肌病。在PPCM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Fas/Apo一1等炎性标记物水平上升6。本组有明确感染史者9例,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8例,肠道感染1例,发热5例,血象示淋巴细胞比例上升9例,心肌酶学上升(1项或多项)12例,以上说明呼吸道感染可能为诱因,有此诱因者治疗效果较差。本组病例虽然未行心肌活检,但患者在发病前
5、有明确呼吸道感染史者占8例,血象中淋巴细胞比例上升,心肌酶学上升,均支持有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损伤的可能。 (2)产前发病者的产科处理 1)分娩时机的选择:重症者限制心衰后应尽快终止妊娠。若胎龄已达34周,新生儿存活机会大,终止妊娠有利母婴平安。对于胎龄小于34周者,若心衰很快限制,可严密视察下行促胎肺成熟治疗,一旦胎儿成熟或病情反复随时终止妊娠。本组l例孕26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复发行HA+维甲酸方案化疗。化疗第7天心衰1次,确诊PPCM,孕32周于腰硬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女扎术,新生儿体重1.5kg,Apgar评分710分,术后9d复查骨髓象示完全缓解。产后9个月复查UCG正常。 2)分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及随访研究 产期 心肌 诊治 随访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