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治脂肪肝_路志正心痹治验(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志正治脂肪肝_路志正心痹治验(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志正治脂肪肝_路志正心痹治验(上).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路志正治脂肪肝_路志正心痹治验(上) 论从脾胃 治求中焦 路氏认为,心与脾的关系非常亲密,其经脉相联,为母子相生关系。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执中心以运四旁;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生宗气以贯心脉,使气血旺盛,心脏搏动不息。在病理方面,脾胃虚弱,可致宗气匮乏,心血失充,心脉蜷缩发为心痹伤心;或脾胃失和,升降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逆,阴乘阳位,干犯心脏;或脾运失司,津液不行,聚而生痰,循经上犯,或痰瘀互结,闭阻心脉而发心绞痛。 病位在心,旁及各脏 路氏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是心脉挛缩、闭阻不通所致。然亦不止于此,依据五脏相关理论,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累及相关的脏腑而发生病变。在五
2、脏之中,由于脾胃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及其与心脏的亲密关系,确定了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心痹伤心的重要缘由之一。中老年人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症,时常并发冠心病,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标本先后、轻重缓急等方面表现出共同趋势。并认为这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贪凉饮冷、损伤中阳,引起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所致。辨别此类冠心病的要点是:既有纳食失常,又有心系症状;有的脾胃失调在先,有的心痹伤心在后;或是先冠心病,后见脾胃失调。治疗时亦不行固守一端,应据证而辨,视其先后缓急、虚实所在而调之。 辨证论治,谨守病机 脾胃与心脏的生理联系是多层次的,病理传变上也是多途径的。以脾胃生理、病理而言,无论是气血、痰湿、虚实、气机
3、升降等任何一方面异样都有导致心痹的可能。因此,路氏认为,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的冠心病,要首先辨别是气虚血虚、饮食停滞,或湿浊痰阻、痰瘀互结等证候,然后再分而治之。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故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应谨守病机,因人、因地、因时、因证而施,认为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路氏临证时既善用经方,亦用时方。如五味异功散、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用于心脾两虚、心血失充之证;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上逆者;对因痰浊闭阻所致,偏于热证的用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或甘露消毒丹;偏于寒证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对于脾胃阳虚,寒邪上逆者,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等
4、。详细运用时很少单纯运用原方,而是敏捷变通,据证化裁。可谓是“法中有法,方中有方”,充分体现出以不变(调理脾胃的原则不变)应万变(证变、病机变,则详细治法、处方变)的辨治思想。 调理脾胃,升降为要 路氏认为,既然心与胃腑以膜相邻,它们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就必与膈肌的升降运动有关。如脾胃失调,升降失司,横膈不降,浊气上逆,则阻碍胸中肺气肃降,累及于心而发各种心病,或促使已有心病者病情加重。故路氏提出,心痹病人,特殊是中、老年患者,多懒于运动,消化功能薄弱,更应节饮食,忌肥甘,留意实行“晚饭宜少”的预防措施,以免损伤脾胃,食积中脘,脘腹闷胀,气壅胸膈,呼吸不利而诱发伤心。路氏在辨治冠心病过程中,非
5、常注意升降药物的运用。在升脾阳方面,如系湿浊为患,阻碍气机者,选用藿香、葛根、荷叶、荷梗等;若为脾虚气陷者,选用柴胡、升麻、白术等。在和胃降浊方面,多用枳实、厚朴、竹茹、旋覆花。又因肺主宣散肃降,故兼用杏仁、枇杷叶、桔梗配藿梗,麦芽配谷芽,山药配白术,菖蒲配郁金,桂枝配丹参,木香配丹参,枳壳配旋覆花,黄芪配当归等,以利气机的升降开阖,气血之顺畅条达,对治疗与脾胃失调有关的心痹,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师古不泥古,知常达变 路氏提出,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人群的身体素养明显变更,使疾病的发病谱相应产生改变,因过食肥甘、嗜烟饮酒,湿浊痰阻为患的心痹也日益增多。他认为现代临床中,
6、心痹的病因病机已不止仲景所论“阳微阴弦”一途。即使胸中阳气不亏,在饮食、情志等因素作用下,也可发生冠心病。此类病证既可表现为实多虚少,也可表现为纯实无虚。其病机改变特点是:素体阳盛之人,由于饮食不节,致使纳运失常,聚湿生痰,蕴而化热,湿热薰蒸,上犯包络,发为伤心。治疗应豁痰逐邪,慎用补益。 宗气不足,健运中气 宗气不足之人,多表现为心胸部隐隐作痛,时发时止,心悸气短,动则喘憋,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易汗出,面色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两寸尤甚,或见结代。治以五味异功散加味,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草、陈皮、枳壳、桂枝。如兼有失眠梦多者,加夜交藤、炒枣仁;腹胀脘闷者,加砂仁、广木香;兼瘀血
7、阻络,舌暗有瘀点者,少佐红花、川芎、丹参。 患者胸闷、喘憋、胸痛等气机阻滞之症,系气虚运行无力而致气滞,治之惟以补虚行滞,不宜用疏散破气之药。正如罗氏会约医镜所云:“气不虚不阻”,“凡常人之于气滞者,唯知破之散之,而言补以行气,必不然也。不知实则气滞,虚则力不足运动其气,亦觉气滞,再用消散,重虚其虚矣。” 血不养心,调补脾胃 营血亏虚则脉道不充,血行滞涩,常见胸部隐隐刺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夜来失眠,唇甲色淡,舌淡红或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涩滞,或结代。治以调理心脾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白芍、龙眼肉、枣仁、党参、茯苓、枳壳、生姜、大枣。 如舌有瘀点,脉沉涩,瘀血症较明显者,可佐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治 脂肪肝 正心 痹治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