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王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王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申报王宁河南省其次试验中学 2015国培安排初中特岗安排留任老师研修班课题探讨专项 立 项 申报书 课题名称农村初中生良好预习习惯培育的探讨 学科分类公共学科主 持 人 姓 名 王 宁所在单位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填表日期2015 年 12 月 14 日河南省其次试验中学国培安排项目办制课题编号 填表说明一、申报书各项内容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楚。封面课题编号由河南省其次试验中学国培安排项目办统一填写。二、申报书需报送 1 份,A4 纸打印,左侧装订。同时需在网络研修平台提交电子稿。三、课题主持人限 1 人;主要成员限 5 人以内(不包括主持人)。四、材料报送 通信地址:河南省
2、郑州金水区纬二路 12 号河南省其次试验中学国培安排项目办(教务处)邮政编码:450003 联 系 人:王涛联系电话:0371-68663362 68663363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农村初中生良好预习习惯培育的探讨 主持人姓名 王宁 性别 女 民族 汉 诞生年月 1990年12月行政职务专业职务 中二 探讨专长 学习习惯养成探讨 工作单位 全称 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18790700619 电子邮箱 591214978 邮政编码 472542 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诞生年月 专业职务 工作单位 李青学 男 1980 年 7月 中一 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 赵玄辰 男 1976
3、 年 12月 中一 渑池县南村学校 王肖红 女 1980 年 12月 中一 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 李新苹 女 1975 年 1月 中二 渑池县果园乡果园中学 黄福萌 女 1979 年 12月 中二 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 最终成果形式 论文 安排起止时间 2015 年 12 月 2016 年 12 月 经费预算二、课题设计论证 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探讨状况;探讨目标、探讨内容、探讨的重点难点、探讨方法、探讨的创新点等。(可加页)一、问题的提出美国教化家约凯恩斯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确定命运。人的一生有许多种习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4、。正如培根说的:习惯是一坚韧而强大的力气,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应当养成良好的习惯。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实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老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驾驭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究学问,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我确定了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探讨课题。
5、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普遍缺乏自学实力,而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其重要的缘由之一。学生们不会预习,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对这一问题他们特别盲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探讨这一课题,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我们的探讨,旨在逐步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力争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爱好,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2、使学生驾驭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为其终身教化打下良好的基础。3、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本课题的探讨具有以下意义: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驾
6、驭一些旧有的学问,初步相识学问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洁到困难、由详细到抽象的学问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驾驭新学问做好学问方面的打算。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肯定的相识,将一些简洁易懂、自己有爱好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约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驾驭新学问作好心理方面的打算。3、通过预习,给学生供应了一个培育自学实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学问和阅历来理解、分析新学问,这个过程正
7、是在熬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实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实力将逐步提高。二、核心概念界定:预习习惯预习习惯,简洁的说就是孩子把预习作为一件日常小事,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预 习 是 学 生 自 己 摸 索 ,自 己 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实力得到了熬炼,因此,提高学生预习实力,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这一环节是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须要教化者仔细对待。三、国内外相关探讨状况: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学问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行低估的作用。是学习学问的一个重要环节。其
8、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学问,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学问扫清障碍做好打算。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假如没有打算,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惊慌,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劲。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动身,努力培育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四、探讨的目标和基本内容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创新精神,熬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它可以使每位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
9、学问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种种相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深化到课题探讨中去实践与探究。(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相识还不够,特殊是学习实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留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奢侈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行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二)给学生创设预习的空间 没有肯定的活动范
10、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实力的幼芽,也必需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老师首先要给学生供应预习的空间。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家访工作,调动家长参加培育学生预习工作,在家里为自己的孩子供应预习的空间和条件。(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驾驭了学习的方法,就犹如驾驭了打开学问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相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学问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事,作为老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上一节特地的预习指导课和制定预习提纲,引导学生依据
11、学生提纲进行预习,驾驭预习方法再过渡到让学生自己独立预习,总结预习方法等。(四)激励学生勤于思索,擅长合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些同学简单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有意回避。老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记录整理下来,以便于在课堂上听课时加以解决,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要养成习惯。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索,思索不了多请教的学习看法。这种学习看法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五)巧用评价激励机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老师的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将会激励学
12、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溢信念。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起先只要做了,我就要赐予刚好的表扬。再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和具有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持续物质嘉奖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沟通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胜利的喜悦,激发学生仔细预习的爱好。(六)主动权交给学生 老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主动参加探讨,激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真正学懂、学活。探讨措施:首先,对本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爱好、预习看
13、法、预习实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觉存在问题,再依据试验班级的学生实际状况制定出可行的培育安排;其次,以试验班学生作为探讨对象,从培育爱好、教会方法、养成习惯三个方面入手,以行动探讨法为主、辅以文献探讨法和阅历总结法,一方面要注意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勤于反思,刚好总结阅历,在预设安排→实施安排→回顾反思→调整安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培育学生预习实力的有效策略;然后,对本班学生再次实施调查,并与前次调查进行对比,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探讨结论;最终,把课题探讨成果在校内甚至更
14、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探讨的重点、难点:探讨重点:通过探讨,发觉培育学生形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方案策略、操作模式、及出现问题时的应对策略。探讨难点:通过探讨,发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心理状况的学生开展预习习惯教化,使得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六、课题探讨的方法及创新点1、调查法 (1)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预设探讨安排,也有利于在探讨中对症下药; (2)在整理阶段,对学生实施其次次调查,与前次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处理,便于形成探讨结论。2、文献探讨法 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探讨活动供应理
15、论依据、参考阅历。3、行动探讨法 在探讨过程中,刚好进行阶段性小结,撰写阅历总结,积累材料。探讨的创新点结合农村初中教化现状,在学校全面实施培育学生预习习惯,人人参加,刚好总结,把课堂预习开展状况列入学校对老师考核的项目。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课题组成员的探讨基础与分工;探讨支配与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试验设施与经费保障等。(可加页)一课题组成的探讨基础与分工 探讨基础 农村中学养成教化,本学校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再次基础上,学校已经编写了一系列的养成教化校本教材:篮球伴我成长、文明伴我成才、经典伴我胜利,这些教材已经进入语文、数学,班会,体育等课堂,奠定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受老师和
16、同学们的确定与宠爱。其中篮球伴我成长(校本教材)经教化部中国老师发展基金会、老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学校特色教化建设与发展探讨总课题组专家组评审,荣获全国优秀教化科研成果一等奖。探讨分工 主持人,王宁,高校本科毕业,从教以来始终担当数学教学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预习习惯培育有深化探讨。负责对各成员的材料进行把关,整理。李青学,教科室主任,曾参加全国重点课题中国学校特色教化建设与发展探讨的子课题篮球特色学校建设探讨,并获得教化部中国老师发展基金会老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的一等奖,现已经顺当结题。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对于养成教化曾长期探讨,积累了丰富的阅历。负责对材料
17、的收集整理。赵玄辰,毕业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长期坚持工作在毕业班,对于课堂中养成教化的运用有肯定的探讨。负责对材料的收集整理。王肖红,毕业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当班主任工作,对于班级的管理,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化的形成有着丰富的阅历。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李新苹,毕业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长期坚持工作在毕业班,对于课堂中养成教化的运用有肯定的探讨。负责在教学中进行实践。黄福萌,毕业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班主任工作。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同时在班级尝试着语文课与养成教化的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负责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二、探讨支配与预期成果 2015 月 12 月,完成课题探讨方案设计,提交本校课题组,并支配课题组成员研讨,通过各子课设计方案,并打算实施开展。2016 年 1 月2 月,对课题组老师进行全面培训,提出相应的技术支持。(这项培训工作是长期的,依据课题须要而支配) 2016 年 3 月2016 年 9 月,根据课题方案开展始试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各记录教学过程的有关信息和材料,整理案例材料,参加探讨的老师定期对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并形成电子文档数据一起提交课题组,本校课题组将对各位老师提交的材料进行筛选,选取优秀案例或论文在研讨会上沟通,经课题通过的则作为范例进行全校推广。2016 年 10 月2016 年 12 月,总结前一阶段(一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