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和类脂类化合物.优秀PPT.ppt
《油脂和类脂类化合物.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和类脂类化合物.优秀PPT.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章要点本章要点1.驾驭油脂及高级脂肪酸的命名(软脂酸、硬脂酸、油酸)2.驾驭油脂和类脂的水解、加成反应3.了解油脂、磷脂、蜡及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点4.了解皂化值、碘值、酸值的概念及意义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油脂和油脂和类脂化合物脂化合物 油脂油脂通常是指牛油、猪油、菜油、花生油、通常是指牛油、猪油、菜油、花生油、等等动、植物油。动、植物油。油脂和类脂化合物统称为脂类化合物。油脂和类脂化合物统称为脂类化合物。类脂类脂化合物通常是指化合物通常是指磷脂、蜡和甾体化合磷脂、蜡和甾体化合物物等。虽然它们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较大差等。虽然它们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较大差别,但由于这些物质在物态及物理性质方面与
2、别,但由于这些物质在物态及物理性质方面与油脂类似,因此把它们称为类脂化合物。油脂类似,因此把它们称为类脂化合物。第一节第一节 油油 脂脂 一一、油脂的存在和生理作用、油脂的存在和生理作用 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在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如菜油、豆油等。如菜油、豆油等。在室温下呈固态的称为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的称为脂肪,如猪油、牛油等如猪油、牛油等。油脂是动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藏物质之一,普油脂是动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藏物质之一,普遍存在于高等动物的脂肪组织及植物的根、茎、遍存在于高等动物的脂肪组织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之中叶、花、果实和种子之中。(人体内。(人体内1020%)油脂油脂是油和
3、脂肪的统称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油脂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三大养分物质之一,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油脂可以为高等动物供应正常生长发育所须要的脂肪酸,特殊是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每人每天至少约需8g必需脂肪酸)。油脂是脂溶性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生素(如维生素生素A A、D D、E E、K K)的)的吸取媒介。吸取媒介。油脂在机体内油脂在机体内还可构成松可构成松软组织,有,有爱护身体避身体避开遭遇外部撞开遭遇外部撞击和内部摩擦的作用。和内部摩擦的作用。油脂可防止体内的油脂可防止体内的热量量过特特别散,保持体温,散,保持体温,调整体内水
4、份的蒸整体内水份的蒸发。贮存在植物种子和果存在植物种子和果实中的油脂,在种子中的油脂,在种子发芽芽时可可转化化为养分物养分物质供芽生供芽生长。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高级脂肪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三酯:酸甘油三酯: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约有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约有50多种,绝大多多种,绝大多数都是数都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常见的脂肪酸常见的脂肪酸有有:软脂酸软脂酸CH3(CH2)14COOH硬脂酸硬脂酸CH3(CH2)16COOH亚油酸(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或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
5、油酸(顺-9-十八碳烯酸或顺-9-十八碳烯酸)组成油脂的三个脂肪酸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假如三个脂肪酸是相同的,则称为简洁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三个脂肪酸不完全相同,则称为混合甘油酯三个脂肪酸不完全相同,则称为混合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酸-软软脂酸脂酸-油酸甘油油酸甘油酯酯 自然油脂绝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固定熔点、但有确定熔 点范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三、油脂的性质三、油脂的性质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碱、酶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高油脂在酸、碱、酶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级脂肪酸。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在酸性条件下的水
6、解:+3H2O+碱的催化:(皂化碱的催化:(皂化)3KOH 皂化值:皂化值: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油脂完全皂化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皂化值是检验油脂质量的重要常数之一。不纯的油脂其皂化值较低。(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碘值:每100g油脂所能吸取的碘的克数。不饱和脂肪酸与碘发生加成反应,常用来测定不饱和脂肪酸与碘发生加成反应,常用来测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3)酸败作用)酸败作用 油脂长期贮存,由于受到光、热、空气中的氧气和微生物的作用,会渐渐产生一种令人不开心的气味,其酸度也明显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作用。酸值:酸值:(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常
7、用酸(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常用酸值来表示)中和值来表示)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钾的毫克数。酸值是衡量油脂品质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酸酸值是衡量油脂品质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酸值大于值大于6的油脂不宜食用。的油脂不宜食用。干化作用的化学本质不特别清晰,一般认为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以及C=C的共轭有关。碘值是标记油脂不饱和程度的重要数据,故按碘值大小将油脂分为三类:130以上的为干性油,100130之间的为半干性油,100以下的为非干性油。(4 4)干化作用干化作用 某些油脂如桐油、亚麻油等涂成薄层暴露在空气中,能渐渐形成一层坚韧、有弹性、不透水的薄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脂 类脂类 化合物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