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日茶文化异同.docx
《简析中日茶文化异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中日茶文化异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简析中日茶文化异同简析中日茶文化的异同一、概论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是茶的家乡,是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觉、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困难内容丰富。从汉魏、两晋、南北朝起先以来,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阔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渐渐发展。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行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仿照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
2、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日本茶道的目的,并非在于鉴别茶质的优劣、品尝味道的浓淡,而在于通过困难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加强和谐、陶冶情操的目的。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一)茶道的内涵不同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特别丰富,无论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
3、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标准。日本茶道汲取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见和、敬、清、寂,公开申明茶禅一位,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追求禅宗的清寂之美。 (二)两国茶道的规则不同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则更崇尚自然、随和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但其四规、七则似过于拘重形式,很难让人感受到畅快自然。中国茶文化最初是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的,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颇有渊源,它在艺术层面上强
4、调自然与美学精神,很简单让人感到和谐统一。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便道而无道,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故而说起茶道,往往仍首推日本。 (三)茶道推广的层次不同 茶道推广的层次不同。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层次较广;而日本茶文化则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便深化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从而使茶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而各个民间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很多闻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化的层面,也就是说,相形之
5、下,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茶道的表现形式不同 日本茶道有严谨的礼仪规范,主客之间、客人之间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茶道演示的各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更有甚者,日本茶道还有人对物行之礼。而中国茶道更注意的是品茗和观赏,没有太多规定性的礼仪规范。在崇尚自然上,日本的茶室插花和茶点上的图案表现了明显的季节感,如春天用樱花、秋天用红叶、冬天用茶花为主装饰茶室,并配上各个季节相应植物图案的茶点。中国茶道在表现自然的同时,也注意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分茶的复原,使中国茶道表现形式特别丰富,既可以表现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也可以表现各种社会现象,让人们在享受到茶道乐趣的
6、同时,又陶冶性情,增长学问,增进友情。(五)茶的传播途径不同 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 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 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而日本在这一点则截然相反。茶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 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 后来才渐渐传播到民间, 上行下效, 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 形成社会共识。(六)茶文化的精髓不同 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茶文化以最初的药用到饮用最终发展成为人的精神活动,强调崇尚自然美,但是没有严格的
7、仪式可循,并且只有广泛性和大众性。它的精神理念是和、静、怡、真。和是中国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文化修行的过程,是释道精神的统一;怡是愉悦的精神与情感的表现,在饮茶的过程中,养成谦恭的行为习惯;真是茶文化所追求的志向境界。日本的和、敬、清、寂之四谛始创于村田珠光,400 多年来始终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日本的久松真一先生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涵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日本茶道的精髓在于和、敬、清、寂。和,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敬的思想本源自禅宗,
8、禅宗主见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全部的人都同等不二。清即清洁,整齐,是受到日本人民极大推崇的修养要素。清更多的是指对灵魂的洗涤。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寂在梵语中指清寂和平静稳。如前所述,茶道四谛中的和主要是指主子与客人的和合,没有隔膜;敬是相互之间敬重的感情;清是必需保持心灵的清净无垢;寂要求茶人忘却一切,去创建新的艺术天地。四谛的根本在于寂,它可以被表现为佛教中心的涅槃、宁静、空寂、寂灭,在主动意义上是无,即主体的无。由此可见,和敬清寂四谛是以寂为根源,以寂为最高层次而体现的法则,也 可以说四谛归结于寂这一谛。 (七)茶艺的不同 1. 茶叶的不同
9、 日本茶叶多用蒸汽杀青,再在火上揉捻焙干,或者直 接在阳光下晒干,这样的茶色保持翠绿,茶汤味道清雅圆润。日本蒸制而成的茶叶可分为:煎茶 玉露 番茶 抹茶 粗茶等。中国炒制成的茶叶可分为:龙井茶 碧螺春茶 等绿茶。青茶即半发酵茶中,典型的是中国茶的代表之一乌龙茶。他结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制法,乌龙茶和绿茶的原料相同,唯一不同的发酵的过程。基本加工工艺是萎调,做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五道工序,乌龙茶综合了红茶和绿茶的优点,既有绿茶的清爽芳香,又有红茶的鲜醇浓郁。中国的茶叶种类较多,多于日本的茶叶类型。中日制作技巧的不同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炒制与日本的蒸制。两国虽都以绿茶为主要茶饮,但在绿茶的划分上的不用也
10、很清楚的看出。由此可见,中日在茶叶的制作技巧上体现了两国的茶叶种类的不同。 2. 饮茶习惯的不同 饮茶习惯的不同茶人对水的品鉴,往往与某些传统文化理念紧密相连。综合分析历代茶人的品水理论,可以归纳为一个品水五字诀:清、活、轻、甘、冽。日本人对于以上茶叶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也很严格,相比较中国而言不差毫厘。茶器原指制茶的器具,铁观音价格,后来专指煮茶泡茶的茶具。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影响茶汤的质量,更因为饮茶艺术既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领域。随着茶文化逐步走向旺盛和精致,茶具文化形成了,并且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茶具有三种,分别是陶瓷茶具、紫砂茶具和玻璃茶
11、具。品茶的室内环境,总的要求是温馨、舒适、简洁、高雅,当然也讲究意境的深远。茶室最忌狭窄、昏暗、凌乱、俗气。好的茶室应当明朗宽敞,充溢生命的气息,使人置身其中心境安静、开朗,身心得到放松。而日本茶道对于茶室的要求明显比中国的严格。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新颖的茶室里进行。室内有宝贵古玩、名家书画。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炉、茶锅(釜)。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规则比较讲究,友人到达时,主子在门口恭候。待来宾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然后在炭炉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沏水泡茶,依次递给来宾品饮。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
12、示对主子茶品的赞许。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干净的纸擦干茶碗,细致观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仪式结束,客人鞠躬告辞,让人跪坐门侧相送。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敬、和、清、寂的精神。(八)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却经验了相反的过程,即首先得到确立的是其精神文化,而后普及至好用。中国茶最早是用于药,然后才用于饮用,780 年陆羽著茶经才给茶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日本的茶文化却截然相反。日本高僧将茶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因此,它一起先就带有剧烈的文化色调。15、16 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艺术品尝和精神内涵,而
13、不是茶的好用性。(九)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中国道教的养生思想关系亲密。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相关联,并由此升华到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在完全形成后的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因此,较之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饮茶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意茶文化中的禅味,善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十)两国茶文化的载体不同 中国近代出现的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日本茶文化的载体主要是茶室。随着中国近代茶馆业的兴起,更是将饮茶与文化联系到了一起,
14、有评书茶馆、京剧茶馆和曲艺茶馆,老舍还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创建出经典剧作茶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大众性。而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程序,在日本讲究的人家中都设有茶室。茶室注意古色古香,摆设极为讲究,关于日本茶室的古典建筑亦是一门学问。三、中日茶文化的相同点(一)两国的茶文化都注意精神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人饮茶注意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会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当作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而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是和、敬、清、寂,他们将日月星辰
15、、花草鱼虫邀入茶室,将人对自然的尊敬体现于对器物的万般呵护之中。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二)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土的民族文化亲密相关。 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进行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文艺活动,由此,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漂亮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茶道,便无法理解日本的文化。 四 、结语 中、日茶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是和,都强调人与自然、物的和谐和谐相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理和文化集成,从而与西方文明形成了显明对比。然而
16、,中国茶品种多,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茶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受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文化综合影响;而日本茶品种单一,茶文化就是茶道,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核心为禅,强调艺术品尝和精神内涵。日本茶道自成体系,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因此中国的文人学者更倾向于把茶道叫成茶艺。中、日茶文化都受各自民族文化的影响,呈现了各自特有的民族性情。 浅探中日茶文化的异同摘要: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的茶文化思想汲取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日本人在长期发展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日 茶文化 异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