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芙蓉楼送辛渐》教案.docx
《2022《芙蓉楼送辛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芙蓉楼送辛渐》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芙蓉楼送辛渐教案芙蓉楼送辛渐教案1教学目标:1、相识生字,书读背诵古诗。2、了解诗句的大体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熟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体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我们在过去三年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在不断的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每一首诗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或深刻的道理。大家还记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请同学背诵,说说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今日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体会一下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1
2、、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2、老师范读古诗。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状况。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吴孤洛壶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诗句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三、指导自学过渡: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化的了解诗句。1、请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读(划停顿,熟读)解字词(借助注释、查工具书)解诗句(串词串句)解全诗(串句连诗)朗读(体会感情,有语气朗读)2、小组学习。3、学习汇报。(按学法汇报)“寒雨连江夜入吴,”一场冷雨连着一江秋水的寒意在夜间静静地来到吴地。“平明送客楚山孤”,早晨送别友人,只留
3、下楚山的孤影,我的心也像楚山那样孤寂。“洛阳亲友如相问,”到了洛阳,假如有亲友问起我的景况,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说我的内心依旧纯净无瑕,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透亮,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四、深化学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过渡:为了更深化地了解诗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我们还须要了解诗的作者及背景,这是我们这节课增加的学法之一。1、介绍作者王昌龄及背景。2、了解作者、背景,与诗歌相结合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了背景,理解了诗句,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背一二句写友情的句子)(2)体会诗人表达他和辛渐之间的深厚感情的。3、深化体会感情,指导
4、朗读。你能把作者与友人深深的离别之情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不仅理解了诗句,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后我们可以多积累一些古诗词。注释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挚友。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3、平明:早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5、冰心:比方心的纯净。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方人的清廉正直。赏析“寒雨连江夜入吴”,迷漫的烟雨覆盖着吴地江天,织成
5、了无穷无尽的愁网。夜雨增加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那寒意不仅充满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其次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雨后的早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一个“孤”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吩咐和托付之语。意思是说: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挚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知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旧纯净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奇妙的相互衬托的比方,来形容一种纯净完备的品行。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明,更是
6、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诽谤所进行的驳击,表现出诗人不愿屈从于恶势力的坚韧斗争精神。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芙蓉楼送辛渐教案2教学技能:1、会认5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方法: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挚友间的离别之情。情感看法:体会挚友间的离别之情。教学打算: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2挚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3揭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
7、的关于送别的诗歌。板题读题二、学习古诗: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2指名读,订正不正确发音。3再读,要求:连贯。4赛读,(分小组进行)。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老师进行辅导,激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胆怯说错。(2)学生看图,听老师描述诗的意境。(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察指导。6挚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察指导。(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3)播放配乐FL
8、ASH,指名配乐读。7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1)试背互背(2)指名背齐背。(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4)集体诵读(配乐)。三、总结。板书:(古诗全文)学问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9、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怜悯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芙蓉楼送辛渐教案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变更气节的决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走进诗人内心,揣摩情感改变。难点: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变更气节的
10、决心。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屏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你读出了什么?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汇总离别诗里的名句,读,你读出来什么?自古离别多惆怅,有辛酸,有无奈,有思念,有嘱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也提笔写下了一首离别诗,他一改以往离别时悲怅的笔调,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品尝个中味道。3、老师板书芙蓉,强调写法,“”芙蓉“即木芙蓉,一种植物,本是荷花的别称,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里指的说明即为荷花,不过宋代以后,很少有人将荷花唤作芙蓉了。4、生齐读课题,出示全诗。用一句话说题目的意思。谁送谁?哪儿送?芙蓉
11、楼在哪儿?二、初步感知诗歌,熟读诗歌,把握韵律。1、提示”壶“,部首:士2、自由读诗3遍。读准字音,诗句读通顺。抽生读,师点评。A:(微笑)嗯,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平明“的”两个后鼻韵“,她读准了,再比如”夜入吴“”如相问“的”如“翘舌音的,她也读准了,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不但读得字字落实,而且要读出古诗特有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前后鼻韵读得好。B: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但用嘴巴在读,更用眼神在读,用表情在读,更用整个生命在读,真好!我们一起来读,怎么读呢,听清晰要求,每一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冯老师来读,明白吗?好,打算。题目和作者也由冯老师来读。把头抬起来,深深吸上一口气
12、。交换读3、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读诗不但要读出它的节奏和味道,更要关注和体会它带给我们的那一份心情和那一种感觉。这是一首送别诗,朴实平淡的送,饱含了作者几多深情和惆怅呢?三、品诗意1、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提示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点评想一想:诗中的哪个字或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心情?好的,不焦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诗。想一想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心情,你在这些地方做一做记号,明白吗?有些同学不用老师提示,已经把笔拿起来了,好习惯,这就是我们多年来养成的默契。2生反馈,寒:A
13、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意思为,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曲折地伸向充溢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怎么样呢?板书:雨“秋风秋雨秋煞人”,“寒雨”不仅增加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B江,板书江此时江面感觉如何?迷漫的烟雨覆盖着吴地江天,夜雨更增加了萧瑟的秋意。C吴地今江苏镇江一带,三国里的孙吴故地,称吴。这里用了连和入,字面上写雨势的平稳连绵,将于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感知。这雨何时来的?诗人感知到了吗?D这寒意仅充满在满江烟雨之中吗?对,更浸透在两个离别的友人心头上。3透过诗句,我们也仿佛和王昌龄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这样的一幅画面,那就是(师指
14、着板书,学生说,吴江夜雨图)此刻有这样的一幅画面在你脑海定格,你看到了寒气覆盖的江面上此画面在你脑海定格你看到了纷纷扬扬的秋雨此画面在你脑海定格雨点滴落在你身上,寒意侵入了你的(心)此时你的感觉是,你心里泛起的心情是师:这就是诗人,而你眼前出现的是生:师:又一个诗人,是的,孤独,因为一想到挚友即将离我而去,一片估计油然而生4初解孤师:因为孤独,诗人在满江烟雨中,又看到了什么生:楚山。师:怎样的楚山?生:孤独的,孤寂的。孤傲的,用孤说词语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师:诗中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什么时候感受到寒雨?什么时候看到楚山?王昌龄一共
15、写了两首芙蓉楼送辛渐,此为其一,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是描绘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形。出示另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指名学生读。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他们会说些什么?抽35人说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师:这种情感凝合在诗中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谁想读前2行。5、走进作者,品读文字师:猜猜看,这王昌龄何以孤独至此,中晚唐的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的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琐碎的事物上,夜雨寄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声声慢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而王昌龄却将听觉、视觉、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气概,如若让你给这幅吴江夜雨图着色,你会用什么色调?为什么?想衬托作者的心境?什么境遇?生:师:你查过资料?什么叫贬谪?可能是因为屡遭被贬,现在的我们谁也不清晰当时的王昌龄,送别辛渐的王昌龄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感到孤独,孤寂,孤僻,但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满江烟雨的寒意,冷意,孤意,抬头看黑板,大家看,在王昌龄严峻,寒意的秋雨是景,浩渺的江面是景,孤寂的楚山是景,这样的景层层包围着谁?生:王昌
17、龄师:听,王昌龄在吟诵生跟着诵读四、悟诗情,再品孤。师:好友辛渐要走了,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生: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兄弟姐妹,友人师:这些亲友见到信件后可能会问些什么?生:他为什么不回来?他是否吃饱穿暖?他原委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被贬?师:是啊,洛阳亲友的问题,怀疑,王昌龄都想到了,但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语,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师引读: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当结发妻子问起时,王昌龄会深情地说当年迈的双亲问起,王昌龄照旧坚决地说师:冰,玉有什么特点?(纯净、透亮、雪白无瑕)师:王昌龄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呼喊,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不
18、因两次被贬而变更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师: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方高洁清白的品行,唐开元宰相姚崇自写下冰壶诫“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李白也曾用冰壶自我激励。倘如你离家多年未归,会给亲友带去的口信是什么?生:报平安师:“玉壶”比方什么?王昌龄的真心那为什么王昌龄却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旧冰清玉洁,保持操守的信念?师:王昌龄从澄澈无暇,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精亮纯净的冰心以告慰洛阳亲友,这比任何相像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亲友的深情。师:寒气漫天的夜雨,打湿了他冰洁的真心没有?烟波浩渺的吴江,隔断了他对亲友的倾诉没有?此
19、刻,那孤独的楚山呢?在这吴江夜雨图中,又是怎样的气概?生:雄浑,豪迈,孤傲,师:王昌龄,盛唐时期闻名的边塞诗人,出塞,从军行,他怜悯,写了宫怨诗,这是怎样的王昌龄?主动向上,忧国忧民,壮志雄心师:这样的诗家天子王昌龄,在屡遭被贬后,仍壮志雄心,在他被贬期间,很多好友纷纷做事来表达对他的怜悯和劝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指名读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王昌龄依旧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师:尽管友人已离我而去,但作者的内心更加孤傲坚决,从孤独到孤傲,让我们走进冰清玉洁的王昌龄,齐读全诗即景生情,情蕴景中,那苍茫的江雨,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了诗人送别诗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呈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
20、孩子们,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五拓展这首诗写了一种心情,人人都会有的心情,一个大写的孤子,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所以古今中外表达此情的诗歌不计其数。大屏幕展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师:正所谓烟雨迷漫吴江寒,孤傲寂寥望楚山,但孩子们,你们想过吗?人有悲欢离合,若没有了那场送别,这满腹的豪情壮志又与谁诉说呢?所以王昌龄这样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从今,送别诗成了传递情义,表达惆怅诉说衷情的上好方式。于是王勃写下了: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维在送别挚友去西北边疆时作
21、诗:劝君更尽一杯酒高适作别董庭兰寄语:莫愁前路无知己,李白对自己粉丝王伦赠言:桃花潭水深千尺,它送别故人孟浩然留下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气。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芙蓉楼送辛渐教案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挚友间深厚的情意。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变更志气的决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古典音乐,老师配乐讲解并描述,引入课题。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奇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的光辉。本学期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
22、了诗经采薇中远征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诗圣杜甫“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心情;宋代词人辛弃疾那忘怀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欢乐今日,就让我们再一次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着唐代闻名诗人王昌龄,来观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二、知诗人。(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了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诗人简介)三、释题。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挚友。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挚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芙蓉楼送辛渐 2022 芙蓉 楼送辛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