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局域网导入要点优秀PPT.ppt
《第1章--局域网导入要点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局域网导入要点优秀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s,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主要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和WLAN。局域网刚出时比广域网有更高的数据率和更低的误码率。局域网和小型计算机相比,具有一些主要优点:能便利地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主机以及软件、数据。从一个站点可访问全网。便于系统的扩展和渐渐地演化,各设备的位置可敏捷调整和变更。提高了系统的牢靠性、可用性和残存性。局域网的拓扑 匹配电阻集线器干线耦合器总线网星形网树形网 环形网现在哪种最常用?媒体共享技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静态划分信道(不适合LAN)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2、 动态媒体接入限制(多点接入)随机接入,需解决冲突.CSMA/CD受控接入,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令牌环。LAN着重考虑如何共享通信媒体资源!传统以太网(10/100/1000Mb/s)1.两个标准 DIX即DEC、Intel和施乐Xerox公司的首字母。1980年9月,DEC公司,Intel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发表了10Mb/s以太网规约的第一个版本DIX V1,1982年又修改为其次个版本(事实上也就是最终的版本),即DIX 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规约。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Taken-Ring),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
3、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逻辑链路限制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媒体接入限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IEEE802标标准中准中为为什么要划分什么要划分逻辑逻辑链链路限制路限制LLC子子层层和媒体和媒体访问访问限制限制MAC子子层层?MAC 子层与物理层相关联,而LLC子层则完全独立出来,为高层供应服务,这样就实现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完全独立,解决了l SO制定的计算机网络 7 层参考模型(即OSI模型)中局域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不能完全独立的问题。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
4、不管接受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是透亮的 局 域 网网络层物理层站点 1网络层物理层逻辑链路控制LLCLLC媒体接入控制MACMAC数据链路层站点 2LLC LLC 子层看不见子层看不见下面的局域网下面的局域网以后一般不考虑 LLC 子层 由于TCP/IP 体系常常运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限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就仅装有 MAC 协议而没有 LLC 协议。2.网卡的作用 探讨:网卡在网联过程中的
5、作用?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网卡的重要功能: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以太网协议。CPU高速缓存存储器I/O 总线计算机至局域网网络接口卡(网卡)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最初的以太网是将很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当时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洁又牢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3.CSMA/CD 协议 B向 D发送数据 C D A E匹配电阻(用来吸取总线上传播的信号)匹配电阻不接受不接受不接受接受B只有 D 接受B 发送的数据以太网的广播方式发送 总
6、线上的每一个工作的计算机都能检测到 B 发送的数据信号。由于只有计算机 D 的地址与数据帧首部写入的地址一样,因此只有 D 才接收这个数据帧。其他全部的计算机(A,C 和 E)都检测到不是发送给它们的数据帧,因此就丢弃这个数据帧而不能够收下来。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为了通信的简便以太网实行了两种重要的措施 接受较为敏捷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干脆发送数据。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这样做的理由是局域网信道的质量很好,因信道质量产生差错的概率是很小的。以太网供应的服务 以太网供应的服务是不行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当目的站收到
7、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丢弃此帧,其他什么也不做。差错的订正由高层来确定。假如高层发觉丢失了一些数据而进行重传,但以太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重传的帧,而是当作一个新的数据帧来发送。还须要解决的问题最初的以太网是将很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总线上只要有一个主机发送数据,信道资源就会被占用。所以同一个时候只允许一个主机发送数据,否则就会相互干扰,大家都无法正常发送数据。以太网必需接受一种特殊协议来协调。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CSMA/CD 表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多点接入”表示很多计算机以多点
8、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假如有,则短暂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载波”并非指频分复用FDM的载波。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电信号。碰撞检测“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摇摆值将会增大(相互叠加)。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摇摆值超过确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局域网 导入 要点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