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4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4篇)_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一教学目标:(一)能结合详细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二)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培育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实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驾驭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下面各数不变更大小,变成三位小数。8.90.4213.46002、你会算吗?5.40.32.51.46.42.84.51.7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快速完成上面的题目。引出
2、课题:当进行多位小数加法运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该怎么办?当进行多位小数减法运算时,某小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又该怎么办?板书课题:多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共同探究,获得新知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科书第106页例1的情境图。老师:同学们细致视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打算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视察情境图,先独立思索,再与同桌探讨,在此基础上全班沟通。)学生:要知道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自然气费共多少元,就须要把他家这个月所交的两项费用合并起来:24.8351.6老师: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沟通,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沟通。)老师:这个算式应当怎样列竖式计算
3、?同学们经过探讨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巡察视察。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依据探讨结果,老师板书:24.8351.676.4324.8351.676.43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自然气费共76.43元。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老师总结: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课件:小数加法计算方法老师: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提出的其次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沟通,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沟通。)老师:(1)笔算减法时,应留意什么?(2)怎样才能把数位对齐?(3)百分位上怎样减?师生共同笔算该题,老师板
4、书:51.624.8326.7751.6024.8326.77答:李伯伯家这个月水费比自然气费少付26.77元。学生完成算一算。沟通计算结果。老师总结:出示课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老师:进行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的留意事项。(课件)课堂活动:1、数学医院。(课件)嬉戏。(课件)练一练教科书P109页1-4题篇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二(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95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和驾驭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重、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老师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大家都很熟识,那么小数的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1、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和驾驭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三、出示自学提示(课件)1、自学9597页的内容,依据例1两个表格中所供应的信息各提出一个或几个数学问题,并解答。2、试着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老师巡察,个别指导检查五、沟通汇报1、指名汇报提出来的数学问题及解答方法如:在第一轮竞赛中,中国队比加拿大队领先几分?53.40-49.
6、80=3.60两轮竞赛结束后,中国队和加拿大队总分分别是多少?53.40+58.20=111.6049.80+49.20=99.00两轮竞赛结束后,中国队比加拿大队领先多少分?111.60-99.00=12.60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1)小数点对齐(2)相同数位对齐(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六、当堂训练(课件)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2.98+0.56 12.53+4.67 6.07+4.895.64- 1.78 7.2- 6.45 5- 0.412、列式计算:(1)4.6与10.2的和是多少?(2)从80中减去10.65,剩下多少?(3)比28.67少7.8的数是多
7、少?3、一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4.8元,小学数学教案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共多少元?爸爸付50元,要找回多少元?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名称:白菜土豆萝卜收入_元30.4520.619.75(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七、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篇三: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三1、教学目标:理解和驾驭小数的意义,知道用小数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教学重点:知道用小数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3、教学难点: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4、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填一填、读一读: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1米=
8、( )分米 1分米=( )厘米 1米=( )厘米二、探究、尝试。1、自学内容一 做一做,说一说。0.1元=( )角 0.01元=( )分 1.11元=( )元( )角( )分0.1米=( )分米 0.01米=( )厘米 1.11米=( )米( )分米( )厘米2、自学内容三 想一想,填一填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 ,也可以表示( ),其中的59份是 ,也可以表示( )。3、归纳:像0.1、0.23、0.049这样用来表示( )之几、( )之几、( )之几叫做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用( )位小数、( )位小数、( )位小数表示。三、巩固练习。书本P6第1、
9、2、3、4题。篇四: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四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系统的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驾驭比较坚固。在三年级也曾经进行过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虽然进行了小数加、减计算,但没有形成计算的法则。同时在本册第四单元较系统的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因此,学生对学习小数加减法有较好的基础。如何运用学问迁移,让孩子自主学习,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是我在备课时始终思索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创建性的运用,在反复研读教材后,大胆摒弃了教材原有的主题图及例题,创设了购物这一情
10、境。之所以这样做,缘由是考虑课本供应的素材-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的跳水成果,对学生来说,时间已经久远,根本不感爱好,而且学生对于体育竞赛中的得分远没有对购物中的情境熟识。小数加减法的难点是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假如选用课本中的情境,无法将着这种状况体现。基于以上缘由,教学时我选用了商品的价格作为本课教学的素材。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利用已驾驭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在教学时我突出了以下两点: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找寻新旧学问间的联系。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会遇到小数,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探讨的须要,从而引
11、出课题。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什么加减法,在算整数加减法时要留意什么?并激励学生依据课题大胆质疑,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培育孩子的问题意识、质疑实力。课堂上孩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整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满十进一,小数加减法是不是这样呢?学生竟然关注到了新知可能与以前学过的旧知之间有联系,这为课堂的探究学习指明白方向,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和爱好。二、问题引领,老师扶放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学问阅历,创设购物情境,出示了三种商品及价格,让学生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师选择其中一个
12、出示,(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尝试进行计算。因为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他们不自觉地做到了小数点对齐,对于算理和算法不在此处理,仅仅通过问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让学生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是相同的。我把处理算理和算法都放在了“帮老师算算买一盒水彩笔和一本书要多少钱?(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20元钱够吗?还剩多少钱?(整数减两位小数)”这两个问题中。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经验学习的过程。在集体沟通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以前算加减法题的时候都是把末位对齐,现在怎么不把末位对齐了?2、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什么?3、算小数加减法时怎样快速的把相同数位对
13、齐?4、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把相同数位对齐时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肯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结合详细的数字说说自己的理解。6、20没有小数点,你是怎么计算的?依据什么?通过这样几个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老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依据已有阅历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通过师生的沟通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自以为在课前充分的研读了教材,做了大量的打算,但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课前预设还存在着肯定的差距。如:1、在处理为什么肯定要把小数点对齐时,没有留给学生思索沟通的时间,学生不能结合小数表示的实际价格或小数的意义说出自己的理解。2、对整节课时间的调控不好,前面的环节松散,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时间处理。对于本课,还有一点困惑:在创设情境时,我以价格呈现,但我知道用一位小数表示的价格不规范。利用这种不规范的价格呈现会不会给学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情境能将小数加减法中各种不同的状况呈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