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20则.docx
《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20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20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20则战国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战国的历史典故20则,欢迎大家阅读!1、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今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最终国富兵强。春秋时期,
2、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斗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斗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冲突,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化而大胜。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
3、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6、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恳求,带兵战胜了山戎国的侵扰;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恳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战胜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7、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专
4、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今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8、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9、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吩咐,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吩咐。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
5、名队特长死。吴王连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旧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10、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干脆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见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惫不堪。田忌接受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连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11、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春秋战国 历史 典故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