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_马亚明.pdf





《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_马亚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_马亚明.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信号效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马亚明陆建明李磊内容提要: 本文将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对投资者释放的信号归纳为投资权益保护效应和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 并将其引入国际直接投资决策模型, 分析了这两种效应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 利用美国负面清单模式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经验, 对理论模型提出的命题进行了检验。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 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会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其中集约边际增长仅受到投资权益保护效应的影响, 而拓展边际增长则受到两种效应的共同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 且发现投资权益保护效应随着投资壁垒强度的提高而提升,
2、 而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则与投资壁垒强度之间呈倒 U 型关系。同时, 在对拓展边际的影响中, 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现行的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模式的国际投资协定相比, 在制度效应上还存在重要差异。因此, 尽快推动签署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对促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和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国际投资协定国际直接投资投资壁垒负面清单模式*马亚明,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邮政编码: 300222,电子信箱: yamingma sina com。陆建明( 通讯作者) ,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 300222, 电子信箱: lujianming
3、0309 163 com; 李磊,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 300073, 电子信箱: nklilei nankai edu cn。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8BJY18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AZD050) 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6YJA790035) 的资助。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供的建设性意见。当然, 文责自负。一、引言自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 试行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以来,随着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 负面清单也不断缩减、 改进。2018 年底, 新版负面清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这标志着中
4、国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后, 负面清单的行业限制范围和限制性措施数量进一步缩减。在 2020 年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中, 限制性措施仅有 30 条, 涉及 12个行业。即便在全球范围内, 这个版本的负面清单也是非常精简的。虽然中国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不论从吸引外资角度还是从对外投资角度看, 进一步推进相关制度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 规划对中国对外开放体制的建设就提出了新要求, 指出 “要完善法治化、 国际化、 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这意味着中国已从政策引资为主转向制度引资为主,致
5、力于对标先进国际经贸规则, 持续促进外商投资自由化、 便利化( 裴长洪和刘斌, 2019; 桑百川,2019) 。在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建设中, 推动在国际经贸协定中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是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公平竞争, 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也是与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的重要举措( 裴长洪和刘洪愧, 2020) 。同时,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 “走出去” ,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吸引外资的规模。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中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 中国不只是重要的资本流入国, 也已成为重要的资本流出国。这种角色转变也对相关制度建设提出了5512021 年第 11 期新
6、要求。中国早期签署的双边投资协议(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BIT) 条款相对简单, 大多更倾向于保护东道国权益。在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以吸引外资为主, 这对中国是有利的。但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后, 陈旧的 BIT 条款难以为对外投资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走出去” 。因此 , “十三五” 规划特别强调了要 “推进双向开放, 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 资源高效配置、 市场深度融合” , 要 “推动同更多国家签署高标准双边投资协定” 。实施负面清单模式是高标准国际投资协定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多年后, 随
7、着相关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相关制度不断成熟, 为了保护企业海外投资权益、 促进双向开放, 加快推动负面清单模式国际经贸协定的签署是中国的必然选择。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世界需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 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由于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停滞, 进入 21 世纪以来, 区域性贸易协定( regionaltrade agreement, TA) 的数量迅速增加。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被首先运用于 TA 中,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签署的 TA。越来越多的 TA 中开始包含投资章, 并采用
8、负面清单模式, 负面清单模式已经成为高标准 TA 的一个核心特征。中国一贯主张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 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 共赢、 包容发展, 形成公正、 合理、 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抓手。中国应该通过国内法建设以及综合运用双边、 区域、 诸边及多边多种谈判方式, 积极推进国际投资体制建设( 崔凡和苗翠芬, 2019) 。因此, 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相融合, 推动签署负面清单模式的一体化协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引
9、领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 中国尚未在任何形式的国际投资协定(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 IIA)中采用负面清单模式。中国现行外资管理制度中的负面清单和 IIA 中的负面清单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性质。因此, 自贸试验区的试行经验尚无法为在 IIA 中采用负面清单模式提供足够参考。在 IIA 中,如果一个行业被列入负面清单, 会对投资者释放怎样的信号? 这些信号会怎样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又会对国际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产生怎样的整体影响? 阐明上述问题, 对于中国推进开放经济新体制建设,
10、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 本文将负面清单模式 IIA 对投资者释放出的信号归纳为投资权益保护效应和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 并将其引入跨国企业的国际投资决策模型, 揭示了这两种效应影响 FDI增长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 利用美国负面清单模式 FTA 的实施经验, 对理论模型提出的命题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 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会促进 FDI 的增长, 其中集约边际增长仅受到投资权益保护效应的影响, 而拓展边际增长则受到两种效应的共同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 且发现投资权益保护效应随着投资壁垒强度的提高而提升, 而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则与投资壁垒强度之间呈倒
11、 U 型关系。同时, 在对拓展边际的影响中, 投资壁垒透明度提升效应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后续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为相关文献评述; 第三部分探讨负面清单模式 IIA 所带来的制度效应; 第四部分为理论模型, 阐释负面清单模式 IIA 影响 FDI 的理论机制, 并提出待检验的命题; 第五部分是经验分析, 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检验; 最后是结论性评述与政策建议。651马亚明等: 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信号效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依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 UNCTAD) 的定义, 本文所指的 IIA, 既包括 BIT, 也包括各种类型的包含投资章的 TA, 如自由贸易协议( free t
12、rade agreement, FTA) 和综合性伙伴关系协定(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agreement) 等。在下文中, 将统一采用 IIA 这一术语, 除非明确涉及某种具体类型的协议。中国第一个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的国际经贸协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对中国等 10 国开始生效。二、文献评述负面清单模式是在 IIA 中为投资自由化设置保留区( reservation) 的一种方式。2013 年, 在中美 BIT 谈判中, 双方决定采用负面清单模式。随后, 中国设立了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负面清单问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13、。相关文献大致上可归纳为三类: 其一是介绍和比较各国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 其二是关于 IIA 对 FDI 影响的研究; 其三是关于外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 一) 介绍和比较各国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UNCTAD 是推动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重要国际组织之一。在该组织发布的关于国际投资协定的系列研究报告(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 中, 专门有一个报告介绍国际投资协定中的负面清单模式( UNCTAD, 2006) 。UNCTAD( 2006) 系统介绍了 IIA 中负面清单模式的内涵、 发展, 并选取了 7 个 IIA 作
14、为样本, 分析了其负面清单中各类限制性措施的分布特征。在UNCTAD( 2006) 的基础上, 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国家的负面清单制度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如聂平香和戴丽华 ( 2014) 、 陆建明等 ( 2015a, 2015b, 2016) 等对美国负面清单制度的介绍; 申海平( 2014b) 、 顾晨( 2014) 、 梅胜军( 2014) 等对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负面清单制度的介绍; 以及杨荣珍和陈宇( 2017) 、 许培源( 2017) 、 李思奇和牛倩( 2019) 等对 USMCA、 TPP 等国际组织负面清单的介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樊正兰和张宝明( 2014) 、 高维和等(
15、2015) 选取特定国家, 比较了其负面清单行业设置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杨嬛和赵晓雷( 2017) 、 马兰( 2019) 等还专门比较了各国负面清单中对金融服务业的限制情况。由于在各国负面清单中, 限制性行业的表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上述研究在比较不同国家的负面清单时, 行业统计口径均比较粗糙。陆建明( 2017a) 首次以 ISIC4. 0四分位行业代码为统计口径, 将美国及其 FTA 伙伴国的负面清单处理为规范的面板数据, 并构建了一系列定量指标用以刻画各国负面清单的行业限制范围和限制强度。该研究所构建的数据体系可以与其他经济数据通过标准的行业分类代码进行对接, 为从行业层面分析负面清单制
16、度对 FDI的影响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 关于 IIA 对 FDI 影响的研究投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越强, 企业的 FDI 活动就越少( Chen Funke, 2011) 。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 从而促进 FDI 流动( Hashimoto Wacker,2012) 。IIA 为国际投资活动设立了基本制度框架, 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政策透明度, 其精髓在于保护本国投资者的权益免受东道国恶意侵害, 以此促进与鼓励投资活动( 杨宏恩等, 2016) 。关于 IIA 对 FDI 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 BIT 投资效应的分析。早期研究并未支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关
17、系, 如Hallward- Driemeier( 2003) 以 19802002 年间 OECD 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为样本的研究。但随着考察样本范围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BIT 对 FDI 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Desbordes Vicard, 2009; Egger Merlo, 2012) 。近期研究发现, BIT 对 FDI 的影响依赖于签约国的制度水平、 经济规模以及 BIT 质量等因素。在吸收外资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签署 BIT 所带来的促进作用更大( 太平和刘宏兵, 2014) 。在对外投资方面, 与制度环境较好的发达国家签署 BIT 并未显著促进中国的对外直
18、接投资, 但与制度环境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签署 BIT 则显著促进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 宗芳宇等, 2012; 李平等,2014; 杨宏恩等, 2016) 。邓新明和许洋( 2015) 则进一步指出, 当东道国制度质量在门槛值以下时,BIT 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越门槛值后, 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显著。除了签约双方的经济、 制度因素外, BIT 条款的异质性也会影响其投资促进作用。BIT 对投资7512021 年第 11 期权益保护的水平越高, 其对投资促进作用就越大( 杨宏恩等, 2016; 铁瑛等, 2021) 。王光等( 2020)还发现, 由于 BIT 的
19、“国民待遇” 条款水平较低,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更关注东道国是否提供较高标准的 “公平公正待遇” 和 “最惠国待遇” 水平。( 三) 关于外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近年来, 异质性企业模型( Melitz, 2003) 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对企业国际化行为模式的研究。Helpman et al ( 2004) 指出, 对于水平型 FDI, 基于对集中生产与分散生产的权衡, 只有高生产率企业才能克服较高的固定成本, 选择以 FDI 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在垂直型 FDI 与外包的选择方面,Antrs( 2003) 指出, 在不完全契约下, 契约环境改善会使企业更多采用外包模式而非 FDI
20、。后续研究发现, 投资成本和投资环境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子公司数量和投资区域的多元化( Yeaple, 2009; Chen Moore, 2010; Giovannetti et al, 2015; Antrs Helpman, 2004; Antrs, 2015) 。负面清单模式 IIA 会带来投资成本和制度环境的重大变化, 根据上述研究, 这种变化在理论上应该会对企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并进一步影响 FDI。陈林和萝莉娅( 2014) 利用动态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负面清单模式逐步放松外资准入壁垒给我国带来的政策红利效应。但受 FDI 数据质量的制约, 关于负面清单
21、制度对 FDI 影响的经验研究相对欠缺。裴长洪等( 2014) 和苏理梅等( 2017) 发现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了中间服务出口中外国增加值的比重, 弱化了东道国国内企业在本国出口中的竞争优势。陈林等( 2019) 在考察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政策红利时发现, 实施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地的外资利用水平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陆建明等( 2018) 从行业层面考察了负面清单模式 FTA 对美国吸引外资的影响, 发现签署负面清单模式 FTA 对单内行业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大。上述文献为本文提供了重要基础, 但对于揭示负面清单模式 IIA 的投资效应, 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 已
22、有文献偏重于对负面清单制度的介绍与描述, 但鲜有研究从经济学视角, 对负面清单模式 IIA 所产生的制度效应进行归纳和提炼。其次, 已有关于 IIA 投资效应的研究虽然触及了 BIT 质量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但并未专门考察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对 FDI 的影响, 对于负面清单模式 IIA 影响 FDI 的具体机制, 也未做出系统性分析。最后, 相关的经验研究还比较粗糙。一方面, 这体现在对负面清单制度效应的刻画上, 已有研究大多把是否采用负面清单模式作为虚拟变量引入计量模型, 鲜有研究考虑负面清单行业限制范围与限制强度的差异; 另一方面, 已有研究对 FDI 的刻画大多停留在国家和区域层面, 鲜有
23、研究从行业层面考察负面清单制度对 FDI 影响。同时, 虽然异质性企业理论极大促进了对贸易增长边际的分析, 但分析 FDI 增长边际的文献还非常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约束了对 FDI 增长方式及相关机制的分析。相对于已有文献, 本文的主要创新如下: 第一, 系统性归纳了负面清单模式 IIA 所带来的制度效应, 并把其作为制度变量引入跨国企业国际投资决策模型, 阐释了负面清单模式 IIA 影响 FDI 的理论机制; 第二, 在行业层面上将国际投资的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拓展边际, 分析了负面清单模式 IIA 影响 FDI 增长的方式与机制, 并利用美国行业海外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三、负面清单模
24、式 IIA 的制度背景美国是最早在 IIA 中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的国家。从 1982 年与巴拿马签署的第一个 BIT 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 BIT 都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美国早期 BIT 的负面清单是协议的一个附件, 罗851马亚明等: 负面清单模式国际投资协定的信号效应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美国唯一没有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的 BIT 是其与俄罗斯签署的 BIT, 但该协议并未进入实施阶段。列了国民待遇条款和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行业。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简称 NAFTA) 的签署推动了美国负面清单的更新换代。该协议首次采用了 “不符措施( non- conforming measures) ” 的
25、概念,负面清单由罗列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行业转变为罗列与协议诸条款所规定义务不符的例外措施。进入 21 世纪后, 美国推广负面清单模式的主要工具由 BIT 转变为 FTA。在 2000 年以后, 美国仅与乌拉圭和卢旺达两国签署了 BIT, 但其签署 FTA 的数量则达到 14 个, 涉及 18 个伙伴国。上述协议均采用了措施列表式的第二代负面清单, 一般为三个附件: 附件和附件列出的是除金融服务业外其他行业的不符措施, 其中附件列出的是现存不符措施, 附件列出的是未来保留实施限制措施权力的领域, 即保留性措施; 附件则专门针对金融服务业。在美国的大力推广下, 其 FTA 伙伴国在后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负面 清单 模式 国际 投资 协定 及其 直接投资 影响 马亚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