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线段的比较与画法.docx





《数学教案-线段的比较与画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线段的比较与画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教案线段的比较与画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肯定的相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视察实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相识,驾驭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
2、度?(假如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干脆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运用.(老师可让学生自己找寻这两种方法) 5.老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觉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老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凹凸?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觉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
3、另一个端点的位置.老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 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1-6. 老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 数量比较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写法如下: 因为 量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教案 线段 比较 画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