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分析_臧旭恒.pdf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分析_臧旭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分析_臧旭恒.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分析*臧旭恒张欣内容提要: 中国居民家庭存在 “资产规模增长、 结构多元化” 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共存的现象。在此背景下, 研究资产结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资产结构识别异质性消费者, 综合了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理论, 通过估计暂时性收入冲击下的边际消费倾向, 以及不确定性引致的财富积累, 探讨了不同资产结构下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本文不仅验证了资产变现难易程度对消费路径平滑和流动性约束的作用, 同时发现了住房资产通过影响预防性储蓄行为, 导致了流动性约束程度的差异。本文从资产流动性和住房资产需求角度, 结合家庭“住房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高
2、与需求刚性较强” 的典型事实, 为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 有助于把握消费刺激政策的着力点, 进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关键词: 资产流动性边际消费倾向预防性储蓄异质性消费者*臧旭恒, 山东大学消费与发展研究所、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xhzang sdu edu cn; 张欣( 通讯作者) ,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zx808618 126 com。本文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7ZDA038)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1773063) 的资助。作者感谢
3、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 文责自负。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凸显, 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些年来, 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强调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逐步提高消费占 GDP 的比重,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 投资、 出口协同拉动转变。然而, 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挥。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 GDP 之比由 2000 年的 46. 9%持续下降至 2010 年的 35. 4%, 近年来虽略有回升, 2016 年为 39. 3%, 但仍远低于 6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2013 年以来, 人均消费支
4、出累计同比实际增速也呈下降趋势, 由 7. 5% 下降至2016 年的 6. 8%, 2017 年这一数值降至 5. 4%。显然,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 居民消费率偏低且增速放缓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探究消费率偏低、 增速放缓的原因, 有助于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总体上实现小康, 不久将全面建成小
5、康社会,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 法治、 公平、 正义、 安全、 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总量增长及其速度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的问题日益突出, 有必要对个体禀赋分布与行为差异状况予以重视。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 居民家庭资产规模不断增长。20111220
6、18 年第 3 期年至 2015 年, 家庭资产和净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8. 8% 和 9. 1%。不仅如此, 在资产配置结构上, 投资空间得到了扩展, 不再局限于银行存款, 股票、 债券等金融资产和住房等实物资产的比重逐渐增加。家庭资产规模增长、 结构多元化不仅直接提升了居民财富存量水平, 而且有助于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进而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有鉴于此, 本文尝试从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角度, 探讨如何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难发现, 在家庭资产呈现规模增长与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下,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依然没有显著提
7、升, 这与传统的生命周期 持久收入假说的解释发生偏离。因而, 研究资产的性质与结构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与之相关的研究打破了传统消费理论中关于代表性消费者的假定, 在异质性消费者的分析框架下展开, 发现资产的性质与结构差异有可能使消费者遵循不同的消费路径。例如, 消费者持有高流动性资产较少时, 更易受到流动性约束, 暂时性收入冲击下的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out of transitory income shocks) 显著为正( Kaplan Violante,2014; Carroll et al, 2014; Jappell
8、i Pistaferri, 2014) , 这方面的研究强调了资产流动性, 而非资产水平对消费路径平滑的作用, 为消费决策受到当期收入影响的“消费者” ( spender) ( Campbell Mankiw, 1989) 产生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拓展了异质性消费者的相关研究。Kaplan et al ( 2014) 将因为高流动性资产不足而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界定为 HtM( hand-to- mouth) 消费者,与传统生命周期 持久收入理论框架下持有充足高流动性资产的消费者( nonhand- to- mouth) 进行区分, 并根据低流动性资产( 住房资产) 净值将 Ht
9、M 消费者细分为贫穷型( poorhand- to- mouth) 和富裕型( wealthy hand- to- mouth) 。一些学者在对日本、 韩国、 中国等国家相关数据的测算中, 证实了 HtM 消费者的存在, 但所占比例存在国别差异( Hara et al, 2016; Park, 2017; 贺洋和臧旭恒, 2016) 。Olafsson Pagel( 2016) 发现, 当预期到未来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时, 具有充足高流动性资产的消费者也可能表现为 HtM 消费者的特征, 将其定义为流动性 HtM( liquid hand- to-mouth) 消费者。而对于低流动性资产而言,
10、 尽管由于变现成本高, 在短期内抑制了消费平滑的能力, 但收益性较高的特点, 使其在长期内有助于消费水平的提升。作为低流动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 Campbell Cocco, 2007) 。但是一些针对中国家庭的研究却发现, 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不显著, 且将其归因于消费属性( 李涛和陈斌开, 2014; 余新平和熊德平, 2017) 。进一步的研究围绕住房资产的消费、 投资和抵押等多重属性展开, 并发现在有房与无房( Aladangady, 2017) 、 一套房与多套房( 杨赞等, 2014; 张浩等, 2017) 、 储蓄型与借贷型自有住房( 赵
11、昕东和王勇, 2016) 等不同情况下, 消费者行为存在显著差异。Li Yao( 2007) 的研究证明了无房与有房消费者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预防性储蓄行为存在差异。鉴于预防性储蓄主要以高流动性资产为主( Carroll Samwick, 1998; 宋明月和臧旭恒, 2016) , 我们推断住房资产与高流动性资产积累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进而对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以及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有鉴于此, 本文综合考虑了资产流动性和住房资产需求的影响, 对不同资产结构下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差异及其原因进行探讨。首先, 从理论上证明了主动积累财富行为对消费平滑能力和流动性约束的影响, 这也反映了资产结构
12、对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以揭示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差异产生的原22臧旭恒、 张欣: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分析数据来源 :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报告 2016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CHFS) 。“HtM 消费者” 与 Campbell Mankiw( 1989) 提出的 “消费者” ( spender) 等价, 消费决策遵循经验法则( rule of thumb) , 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一些研究中也围绕 “HtM 消费者” 资产定价( Weil, 1992) 、 风险共担( Kollmann, 2008) 等问题展开分析。而Kaplan et al ( 2014
13、) 主要从资产流动性角度解释 HtM 消费者产生的机理。如无特殊说明, 本文中 “HtM 消费者” 指因高流动性资产不足而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因。其次, 分别以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衡量高流动性和低流动性资产, 根据既定的资产结构识别异质性消费者。再次, 为了检验不同资产结构下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差异, 我们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FPS) 数据, 借鉴 Blundell et al ( 2008) 的方法, 通过估计暂时性收入冲击下的边际消费倾向, 验证了高流动性资产对流动性约束程度的作用。为了解释流动性约束程度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们以住房资产对不确定性以及财富积累的影响为传导机制, 借助
14、Carroll Samwick( 1998) 的方法, 考察异质性消费者当前财富中预防性储蓄的比例差异, 反映其主动积累财富的程度, 并使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 借助财富收入比这一变量, 分析了流动性约束与预防性储蓄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 综合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理论, 探究了不同资产结构下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变异。本文不仅验证了高流动性资产对当期消费与流动性约束的作用, 还结合其对未来消费路径的平滑作用, 以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为传导机制, 分析了住房资产对高流动性财富积累的影响, 并为异质性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差异的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
15、,结合中国家庭 “住房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高与需求刚性较强” 的典型特征, 从资产流动性和住房资产消费属性角度, 揭示了中国家庭 “财富水平高” 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共存现象背后的原因, 有助于把握消费刺激政策的着力点, 进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二、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 一) 资产配置与消费决策: 一个理论模型本部分我们构建两期跨期最优的消费决策模型, 考虑消费者在平滑消费路径时, 对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权衡并将高流动性资产区分为用于当期消费的部分和用于平滑未来消费路径的部分, 以探讨主动积累财富的行为对流动性约束以及消费行为的影响。假设消费者只生存两期, 无法进行借贷
16、, 不存在效用的主观贴现率,最优消费路径下消费者希望期末的消费水平稳定。期初( t = 0) 将初始高流动性资产 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 m1用于第 1期( t =1) 消费, 另一部分 a 为主动积累的财富, 用于维持第 2 期( t =1) 消费水平。第 1 期( t =1) ,获得收入 y1, 进行消费 c1, 期末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数量为 m2( m20) 。第2 期( t =2) , 将收入 y2和资产 m2、 a 全部用于消费 c2。生命周期内总效用为 U = u( c1)+ u( c2)+ v( a) 。其中, u( ct) 为 t 期消费的效用水平, v( a) 为主动积累财富维持
17、 t =2 期消费水平所引致的效用。在 t =0 时, 消费者面临资产( m1, a) 配置问题为:v0= maxm1, au( c1)+ u( c2)+ v( a)( 1)s t a + m1= ; c1+ m2= y1+ m1; c2= y2+ m2+ a; m1 0, a 0( 2)为了简化分析, 我们将 v( a) 以资产收益率 的形式反映在跨期约束中,换言之, 令主动积累财富行为引致的效用与 t =2 期消费变化至 c2引起的效用变化相等, 即 v( a)= u( c2) u( c2) 。基于上述假设, 在 t =0 时, 消费者面临资产( m1, a) 配置问题转化为:v0= ma
18、xm1, au( c1)+ u( c2)( 3)s t a + m1= ; c1+ m2= y1+ m1; c2= y2+ m2+ a; m1 0, a 0( 4)322018 年第 3 期本文将 “主动积累财富行为” 界定为, 为了平滑未来消费路径而积累高流动性资产的行为。借贷限额仅放松了预算约束, 看作是对高流动性资产的一种补充, 降低了消费者面临流动性约束的资产临界值。贴现率主要影响两期消费相对价格和水平。二者均不改变消费者在 m2达到最低值时面临流动性约束的状况, 不会对我们的结论产生影响。因而, 为了简化分析, 我们假设消费者不能进行借贷, 且不考虑其主观贴现率。这样分析还将资产流动
19、性与收益性权衡的情形包括在内, 即将 a 看作是低流动性资产, 短期内不能变现, 而长期内有助于财富水平的提高。由跨期预算约束和效用函数可得:u( c1)1 +m2a u( c2) +m2a( 5)其中,m2a反映了主动积累财富对 t =1 期高流动性资产 m2的影响。用于 t =1 期消费的高流动性资产 m1在这一期被决定, 满足 m1= a。那么, 当 t =1 时:v1= maxc1, m2u( c1)+ u( c2)( 6)s tc1+ m2= y1+ a; c2= y2+ m2+ a; m1 0( 7)由跨期预算约束和效用函数可得:u( c1) u( c2)( 8)( 8) 式可以看
20、作是在 t =1 期决策的短期欧拉方程, 即由于短期内主动积累的财富不能变现, 消费者只能通过高流动性资产平滑消费 m1, 最大化效用水平。而从长期来看, 主动积累的财富可以变现, 由( 5) 式和( 8) 式可得长期欧拉方程:u( c1) u( c2)( 9)至此,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首先, 高流动性资产 m2的水平反映了消费者是否实现跨期最优。当 m2 0 时, u( c1)= u( c2) , 消费者可以实现跨期最优; 而当 m2=0 时, u( c1) u( c2) , 当期收入 y1和高流动性资产 m1无法满足跨期最优消费水平, 消费者有动机通过提高 t =1 期消费, 进而提高
21、总效用水平。其次, 消费者面临着短期消费与长期消费路径平滑的权衡, 主动积累财富的动机提高了短期内受到流 动 性 约 束 的 程 度。由 短 期 欧 拉 方 程 ( 8)式 可 得, 高 流 动 性 资 产 水 平 m2= max0,y1+ y2 ( 1 + ) a2, 当 y1+ y2 ( 1 + ) a0 时, m2=0, 则面临流动性约束, 而消费者实际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水平为 , 主动积累财富动机的存在( a0) 导致消费者面临流动性约束的程度提高。换言之, 用于平滑未来消费路径而进行主动积累财富的行为对短期内高流动性资产水平产生挤出作用。由长期欧拉方程( 9) 式, 在效用函数满足
22、u( ct)= ln( ct) 的情形下, 主动积累的财富水平 a = max 0,( y1+ ) y22, 即当 y2y1+ 时, 相比于当期消费, 消费者更偏好于未来消费路径的平滑, 将会选择主动积累财富 a 0。再次, 对于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而言, 暂时性收入冲击下的边际消费倾向为正。当高流动性资产不足时, 消费者面临流动性约束, 无法实现跨期最优决策。如果获得暂时性收入, t =1 期消费 c1的边际效用高于 t =2 期消费 c2, 消费者会将其用于增加 t =1 期消费, 释放消费需求, 提高效用水平, 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为正; 如果面临负向暂时性收入冲击, 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的
23、程度加剧,消费水平下降, 边际消费倾向依然为正。最后, 跨期选择模型也反映出资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权衡。即将 a 看作是高收益低流动性资产, 在短期内由于无法变现, 提高了消费者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 而长期内财富水平较高。( 二) 异质性消费者的界定依据与划分方法由跨期选择模型可以得出, 消费者对高流动性资产进行配置时, 会在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路径平滑之间进行权衡, 这将对消费者持有的用于短期内消费的高流动性资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能够反42臧旭恒、 张欣: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分析当 m2=0 时, 主动积累的资产不会引起 m2的变化, 即m2a=0; 当 m20 时, u(
24、c1)= u( c2) 。映其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水平。换言之, 主动积累财富的行为在短期内抑制了消费需求, 提高了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可能性, 且主动积累财富动机越强, 消费在短期内受到抑制的程度越大, 暂时性收入冲击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越明显, 表现出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鉴于不同资产结构下消费者行为的差异, 我们首先通过图 1 综合分析资产的性质差异对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影响, 以此为异质性消费者的界定提供依据。这里我们以预防性储蓄为例, 来反映主动积累财富的行为。具体而言, 高流动性资产变现成本低, 对消费路径具有平滑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跨期决策时, 用于调整当期消费, 以实现跨期最
25、优, 缓解流动性约束; 二是作为预防性储蓄, 在未来不确定性发生时, 平滑消费路径。低流动性资产主要由住房资产构成, 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属性。消费属性下, 住房资产作为生活必需品和生活基本保障条件, 而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在预防性储蓄的作用下对高流动性资产的积累产生影响, 进而导致有房和无房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程度存在差异; 而投资属性下, 住房资产被视为高收益低流动性资产, 在长期内有助于增加财富水平, 但是对高流动性资产产生挤出作用, 增加了消费者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可能性。图 1资产的性质差异对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影响考虑到资产的性质与结构差异对消费的影响, 我们根据资产结构区分了异质性消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家庭 资产 配置 异质性 消费者 行为 分析 臧旭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