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docx
《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精选17篇) 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 篇1 辽宁丹东,凤凰山下。老兵孙景坤一身戎装,端坐在丹东光荣院特护区的房间中。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孙景坤胸前的8枚军功章上,熠熠生辉。72年前,孙景坤入伍,敬出了人生第一个神圣的军礼,从今南征北战。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斗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深藏功名,返乡务农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辞新婚妻子,毅然参军,一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征战中落下20多处伤疤。孙景坤选择了深藏功名,返回
2、家乡务农。曾经和孙景坤一起生产劳动、如今86岁的老党员刘振发说:“只知道孙队长当过兵,去过朝鲜,带领山城村第一生产队过上好日子,但也是刚听说他立过一等功、当过大英雄。”“只有在睡不着觉的时候,父亲才间或会和我谈起抗美援朝的往事。”大女儿孙漂亮说。一个夜晚,孙景坤给孙漂亮讲:晚秋初冬,孙景坤所在排进入一片高粱地,子弹炮弹犹如刮风下雨一般打来,一个排的战士除了孙景坤外全部牺牲。“每当谈起这些,父亲总是眼含热泪。”虽已96岁高龄,老人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共获得了8枚军功章。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平移重建征集资料,孙景坤默不作声地将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宝贵老照片捐出来。纪念上甘岭战役60周年时,相关部门邀
3、请他去北京参与活动,须要穿军装拍照,他才从箱子底下找出军功章挂在胸前。吃苦在前,不求享受1955年,孙景坤复员。丹东市支配他到工厂当车间主任,但他却申请回家乡山城村,并担当第一生产队的队长。山城村处于鸭绿江支流大沙河转弯处,是防洪实力最薄弱的地方,修堤筑坝燃眉之急。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独轮车都罕见,孙景坤就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输土石。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坝越建越高,越建越厚实,两岸土地得以爱护,村民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上世纪80年头以后,大沙河堤坝不断完善,原有的泥坝被石坝替代,但大坝的基础依旧是孙景坤带领一队社员打下的。如今,大沙河河坝两岸,成了人们休闲消遣的场所。“他深爱家乡每一寸土地,
4、那时候没有吃不了的苦!”刘振发曾是其次生产队队长,“村里种植蔬菜,要挑粪施肥,一个担子挑两个木桶,装满了有100多斤,还要走8公里的盘山土路,孙景坤每天都带头干。”回乡务农数十载,孙景坤吃苦在前、不求享受。“躺着享受,对得起牺牲的战友吗?”朴实纯粹,回馈社会“我之前以为父亲就从来没替我着想过,但两年前他的一句我对不起你,让我知道他始终是爱我的。”孙漂亮强忍着泪水说,“8岁上学,因交不起学费和腿有残疾,同学们欺压我。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就可以免学费,可他坚决不给开。”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孙景坤都坚决果断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家里儿女7人,除了两个儿子正常招工外,其
5、余都是农夫。孙漂亮16岁时,电话局选电话员,但当她报上名时,却被父亲拿下来给了别人。“父亲说,你文化低,别耽搁了事儿。”年轻时,孙漂亮对父亲有一些埋怨,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苛刻”。但随着年岁渐长,孙漂亮最终慢慢明白,父亲总想更多地回馈社会。“老人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朴实纯粹的闪光点让人感动!”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近些年来,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低保金,随着上级部门发放的伤残金等待遇有所提高,老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一些爱心人士多次提出要帮助他,但都被老人拒绝:“不是我应得的,坚决不能拿。”只懂吃苦,不知享受,孙景坤一家在山城村日子过得清贫。就像斗争年头深藏军功一样,孙景坤各种奖状
6、一大摞,却从不拿出来。 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 篇2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心宣扬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扬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在辽宁省丹东市拍摄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7月7日摄)。孙景坤,1924年生,辽宁丹东人,1950年随部队入朝。在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担当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增援驻守161高地的战友,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新华社记者杨青 摄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夫,现年96岁。他先后经验四平战役、辽
7、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斗争年头,他冲锋陷阵、英勇坚韧,诞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和平年头,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吉林省通化市拍摄的志愿军老战士徐振明(10月21日摄)。徐振明,192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50年10月,徐振明随部队参与抗美援朝斗争,先后参与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
8、战等战斗,荣立一等功。新华社发(颜麟蕴摄)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现年95岁。他先后参与过抗日斗争、解放斗争,1950年参与抗美援朝斗争,转战大江南北,经验战斗多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他退伍不褪色,转业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静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身体力行爱护革命遗迹、讲解并描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化了多数青少年,感动了广阔社会群众,20_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 篇3 早晨,阳光洒满房间,晨光的映照下,一件老式军
9、装上闪烁着金色。那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奖章、纪念章,陪伴了老人数十年。这里是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的特护区房间,也是9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的“新家”。退伍以来,孙景坤曾始终把沉甸甸的军功章压在箱底,60多年扎根乡村,带着村民变更家乡贫困面貌。后来,孙景坤的英雄往事才渐渐被人了解。这位静默无闻的老人,曾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南北征战留下20多处伤疤“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950年,朝鲜斗争爆发后,刚从海南岛战场撤回的孙景坤和战友们星夜兼程,集结安东(今辽宁丹东)待命。部队驻地离家乡不到2.5公里,步行也就20分钟,已经两年没见亲人的孙景坤却从未提出回家看看。直到抗美援朝
10、出国作战初期,孙景坤与敌人激战受伤后被送回国内治疗养伤期间,他才告假匆忙回了一趟家。随后,孙景坤不顾腿伤尚未康复,再次奔赴前线。回忆起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战斗,孙景坤眼噙泪花。老人说:“那场激战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阵地上最终只剩下我们4个人。”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孙景坤所在部队人员伤亡惨重,阵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限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当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上手榴弹和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前去增援。几次反扑失败后,敌人起先逃跑。孙景坤便趴在交通沟的麻袋上,击毙了21个敌人。整场对战中,敌人一共组织了6次反扑,都被志愿军战士们打
11、退下去。阵地稳固下来了,可参与战斗的志愿军战士伤亡惨重。孙景坤说,这么多年,他最怀念牺牲在战场的战友。孙景坤用行动践行了誓言。斗争在他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孙景坤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役,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后来腿连带脚上的肉都烂了。”南北征战,孙景坤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回乡务农深藏功名造福桑梓1955年初,孙景坤复员后主动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回乡务农。他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退伍手
12、续交给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回乡第三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回乡务农后,孙景坤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自己的荣誉,更没有借着荣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他的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名老战士、上过战场,对他所获的荣誉一窍不通。“当年那么多战友在他面前倒下,他不愿回忆那段经验,那是他心里恒久的痛。”大女儿孙漂亮在与父亲的沟通中,渐渐理解了老人的心思。从战斗英雄到一般农夫,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坚守。经验过战场的孙景坤,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后来,孙景坤当上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须要极好的口碑和群众的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
13、大鹏说。那时候,村民们并不知道孙景坤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都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硬、靠得住。英雄卸甲,心底的沙场气概却从未褪去。孙景坤带领乡亲发展农业生产,建设乡村,并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彻底变更了家乡的面貌。山城村的一条河常年发水,孙景坤与乡亲一起拦河造田,改造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孙景坤就带头用土篮挑、用肩扛运输土石,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几个月。”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说,虽说是简易坝,但在当时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也保住了集体财产。淡泊名利从不计较得失斗争年头,孙景坤征战沙场,常常几天几夜吃不上一顿饱饭,患上了严
14、峻的胃病,每次犯病,他只是吃两片药顶一顶。几十年间,孙景坤都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提过其他特别要求。孙景坤之前住在大女儿孙漂亮家。他们住的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房子冬冷夏热,老人岁数大不扛冻,夏天有时还须要穿棉袄,但他常说:“和当年在坑道里相比,现在的苦又算得了什么。”“按理说,父亲有实力为我们兄弟姐妹支配好一点的工作,可他却从不向组织开口。我在生产队干活,队里见我勤快,把我的工分从4分涨到了7分。他知道后,特地开会指责了组长,并要求把我的工分降下来。”孙漂亮说,年轻时她对父亲有许多埋怨,可随着年岁渐长,她慢慢明白:经验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多年来,孙景坤主
15、要靠参与生产劳动获得的收入养家,除了政府每年发放的优待抚恤金,他一分钱也不向国家多要。村里有人说:“老孙,你参与革命带回一身伤疤,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太吃亏了。”孙景坤回答:“从我参与革命那天起,就没想过什么叫好处,什么叫吃亏。” 时代楷模孙景坤事迹学习心得 篇4 男儿从军去,百战卫家邦。70年前,青春年少的他刚参与完解放斗争,又踏上保家卫国、出国作战的征程,用铮铮铁骨,和将士们一道筑起血肉长城;解甲归田后,丹心系乡梓。战场归来,他收起军功章,拿起锄头,带领乡亲们变更家乡面貌,一干近30年。他躬下身躯,把自己延展成一条路、一座桥,全然奉献给群众远去了金戈铁马,淡漠了碧血狂沙。今日,在如水的岁月
16、里回望,我们看到的是96岁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的家国情怀、无悔初心。20多处伤疤,是刻在身体里的军功章深秋,早晨。丹东市光荣院里,孙景坤坐在床前,端详着挂在墙上的一件挂满军功章的旧军装。阳光照进屋里,军功章上泛起金光。“这是在辽沈战役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斗争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刚做过一次手术,老人身体有些虚弱,但谈到战场上的过往,却历历如昨。1924年,孙景坤诞生在安东(现丹东市)山城村。1948年1月,结婚后不到一周,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万里赴戎机,
17、关山度若飞。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孙景坤快速成长起来,并火线入党。“最险的一次,子弹贴着我后脑勺过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让他养成了胆大心细、机灵敏捷的作战风格。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在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战友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别人都不回家,就我特别?”战场上,对敌人的威猛痛击,就是对家人、对祖国最大的爱与告慰。抗美援朝斗争期间,孙景坤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保卫161
18、高地的战斗。10月27日,已担当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吩咐,带领9名战士增援已连续驻守161高地12个小时的战友。彼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限制之下,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很难登上高地。“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需得上!”以敌军飞机轰炸升腾起的烟雾做掩护,孙景坤带领战士们扛起弹药箱冲上161高地。当时,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活着。副连长支全胜在爆破筒里装满炸药,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孙景坤等人到来,令他精神为之一振:“肯定要守住阵地!”孙景坤带领战士们马上投入战斗,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阵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其他人都牺
19、牲了。”老人回忆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连带脚上的肉都烂了。”这些伤疤,成为刻在老人身体里恒久的军功章。解甲归田,他静默拿起锄头秋意渐浓,群山环绕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
20、,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夫。”孙景坤回忆。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细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村里有条河,常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压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历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山城村是出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
21、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情愿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出名的富有村。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孤独清贫。很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觉孙景坤的“隐私”时,仍按捺不住内心
22、的激烈:“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始终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在大女儿孙漂亮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
23、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漂亮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指责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大儿子孙福贵也遭受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骄傲!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耀。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楷模 孙景坤 事迹 学习心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