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历史及成语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历史及成语故事.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趣的历史及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一大特色,有固定得结构形式和固定得说法,表示肯定得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得,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得,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好玩得历史及成语故事,请参考!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得锐气。比方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志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人物】曹刿(gu)(又作曹沬,音mi),一作曹翙(hu)。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闻名得军事理
2、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其次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逝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志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战胜了。”2.一字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行更改。【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
3、他得智囊,想出各种方法来巩固他得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无奇不有。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吕不韦吩咐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得文字,增加一个或削减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3.一字之师【释义】订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得老师。【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
4、以谷为''''一字师。”【人物】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家乡江西宜春。僧人齐己性喜赋诗。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释义】比方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得人。【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人物】韩信(江苏淮安人)在未得志时,时常往城下钓鱼,时常却饿着肚子。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得老婆婆)怜悯韩信得遭受
5、,便不断得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得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5.卷土重来【释义】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语出】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多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人物】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得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挚友,常常在会稽东山巡游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得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能得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到了四十多岁得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得事称为“卷土重来”。6.图穷匕
6、见【释义】比方到最终露出了事物得真相或原来得目得。穷:尽;匕:匕首;短剑。【语出】 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人物】荆轲(卫国人,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按秦王得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得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渐渐绽开卷着得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终点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7.纸上谈兵【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方不解决实际问题得空谈。【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每天去纸上谈兵。”【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得秦
7、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旁边)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胆怯赵奢得儿子赵括将军”得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得条文,完全变更了廉颇得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8.负荆请罪【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得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恳求责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好处处表
8、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会面维护了赵王得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胆怯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假如我跟他相互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得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
9、廉颇非常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惭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最终结成誓同生死得挚友。9.卧薪尝胆【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常常尝一尝苦胆。比方刻苦激励自身;坚决报仇雪耻得意志。【语出】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人物】越王勾践(大禹子孙,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绍兴人)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得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得积聚,越国最终由弱国变成强国,最终战胜了吴国,吴王惭愧自杀。10.揭竿而起【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抗拒。泛指人民起义。【语出】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