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组织(完整版).doc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组织(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组织(完整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目 录录1.1.概述概述.- 1 - 1.11.1 使用范围使用范围.- 1 - 1.21.2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 1.3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 2.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 2.12.1 工程情况简介工程情况简介.- 1 - 2.22.2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 1 - 3.3.施工程序施工程序.- 2 - 4.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2 - 4.14.1 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材料要求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材料要求.- 2 - 4.24.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3 - 4.34.3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 3 - 4.44.4 混凝土供货验收混
2、凝土供货验收.- 4 - 4.54.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 4 - 4.64.6 泌水处理泌水处理.- 5 - 4.74.7 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5 - 4.84.8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 6 - 4.94.9 混凝土的测温混凝土的测温.- 6 - 4.104.10 水化热温度计算水化热温度计算.- 8 - 4.114.11 保温计算保温计算.- 10 - 4.124.12 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 10 - 4.134.13 应急保障措施应急保障措施.- 11 - 5.5.质量保证措施与主要质量要求质量保证措施与主要质量要求.- 1
3、1 - 5.15.1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1 - 5.25.2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3 - 5.35.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3 - 5.45.4 混凝土的抗裂措施混凝土的抗裂措施.- 13 - 5.55.5 主要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主要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13 - 6.HSE6.HSE 措施措施.- 14 - 6.16.1 危险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危险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措施.- 14 - 6.26.2 HSEHSE 管理技术措施管理技术措施.- 17 - 6.36.3 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 1
4、8 - 6.46.4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19 - 7.7.主要施工机具计划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19 - 8.8.主要施工技措投入计划主要施工技措投入计划.- 19 - 8.18.1 主要劳动力投入主要劳动力投入.- 19 - 8.28.2 技术措施用具技术措施用具.- 20 -附件 1:底板大体积砼计算书.- 21 -1.1.概述概述1.11.1 使用范围使用范围本施工方案仅限于在知识产权出版社气象路业务办公楼等 2 项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1.21.2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根据国标 GB 50496-2009 的规定,本工程中有部分筏板基础的混凝土
5、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地建成。1.3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知识产权出版社气象路业务办公楼等 2 项工程施工图纸结施-B01、结施-B022施工组织设计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09混凝土强
6、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 2.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12.1 工程情况简介工程情况简介本工程为知识产权出版社气象路业务办公楼等 2 项工程基础工程,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部位集中在后浇带东侧,底板厚度为 13001400mm 米,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最大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于 2000m3。2.22.2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2.2.1 本工程施工面积大,筏板基础厚度变化较多,施工难度较大. 有部分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砼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除了必须
7、满足强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砼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大体积砼顺利施工。2.2.2 涉及到大体积砼浇筑,砼连续测温工作尤为重要。3.3.施工程序施工程序3.1.1 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对现场的施工工人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交底重点在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等。3.1.2 施工之前要做好钢筋原材料和试件的取样检验和试验,并且检验结果合格。3.1.3 支设好模板并对模板进行预检验收,做好相应的钢筋、预埋件的隐检(经监理方签认)
8、 。3.1.4 混凝土浇筑(必须有资料员、质检员、项目工程师、现场经理确认) 、开盘鉴定等相关准备资料签认完毕。3.1.5 检查模板接缝、阴阳角平整度和支撑情况,模板工艺和混凝土综合效果密切相关,格外关注模板的阴阳角,防止出现板面不平整、阴阳角漏缝等现象的出现,避免出现浇筑后混凝土线角不顺直方正的现象。钢、木支撑要保证牢固稳定,避免出现胀模后导致混凝土变形的质量问题出现。3.1.6 编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预算,计算出施工中所需的混凝土量。3.1.7 浇筑混凝土之前,相应的标高要投射到模板上并做好标记。3.1.8 浇筑前要搭设好浇筑混凝土所使用的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3.1.9 由于本工程一次浇筑
9、量大,浇筑混凝土前须先行做好详细周密的计划。届时由专人(配备对讲机)在现场入口道路处和现场内进行混凝土罐车的调配。 4.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4.14.1 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材料要求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材料要求4.4.1.1 本工程结构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选择资质、社会信誉好、拥有较强的混凝土供应能力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现场混凝土的运输主要采用泵车。4.4.1.2 在商品混凝土的供货合同之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规定和检验方法,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其中主要的要求如下:4.1.2.1 对于原材料的要求:A、商品混凝土必须满足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的规定。B、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
10、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应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测报告,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C、骨料:石子:应用 5-25mm 连续级配碎石(优先选用 5-31.5 的级配碎石) 。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小于 1%,泥块含量小于 0.5%。砂:应为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 2.5-3.0,含泥量小于 3%。D、水:采用自来水。4.1.2.2 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A、外加剂的品种、掺合料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B、应提供外
11、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C、耐久性要求较高或严寒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4.1.3 混凝土出罐温度:出罐温度不高于 25 度。4.1.4 混凝土初凝时间 4h。4.24.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4.2.1 根据设计要求和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配合比的原则如下:4.2.1.1 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150-180mm。4.2.1.2 水灰比要求:宜保持在 0.40.5,水灰比过小,则和易性差,流动阻力大,易引发堵塞,水灰比过大,则易产生离析,影响泵送性能。4.2.1.3 砂率要求:砂率应保持在 3842%左右,不得超过 50%,砂率过小,砂量不足,则
12、容易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脱水,造成堵塞,砂率过大,骨料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4.2.2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本方案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和本方案的配合比原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把试配结果及记录提前 2 天报到项目总工审核方准使用。 4.34.3 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运输4.3.1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罐车间隔时间宜为 10-15 分钟。4.3.2 应满足现场全部混凝土布料的要求,每小时混凝土供应量60m3,满足两台地泵同时施工和连续施工的要求,为防止施工冷缝,混凝土每小时的供应量 Q1.1Q1(66 m3)方能满足施工要求。4.3
13、.3 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4.3.3.1 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车路线,如架空管线高度、桥洞口的净高和净宽,选择畅通的交通路线,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4.3.3.2 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 1h。4.3.3.3 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 812r/min 的转速转动 23min。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搅拌筒反转卸料。4.3.3.4 反转卸料速度为 68r/min。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4.3.3.4 对沾在进料斗、搅拌机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
14、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4.44.4 混凝土供货验收混凝土供货验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要求记录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进场时间、开始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车路上运输时间、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浇注时间、每罐混凝土总耗用时间、发车间歇时间、前车混凝土最长裸露时间等,并测量卸料时的坍落度及入模温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应由搅拌站进行处理。4.54.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4.5.1 底板浇筑方法采用斜
15、面分层法,每层厚度不超过 400mm。浇筑时“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 ”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4.5.2 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35mm-38.5mm)1.25 倍;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4.5.2.1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4.5.2.2 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混凝土的密实度;4.5.2.3 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
16、,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钢筋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4.5.3 振捣方向为: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同时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浇筑后的 12h,对混凝土初凝时间作好控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部初凝前,上层混凝土能覆盖。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集水坑内,然后用泵将水抽出,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得粗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4.5.4 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应插入下层 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混凝土 专项 施工 组织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