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_李春顶.pdf
《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_李春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_李春顶.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李春顶郭志芳何传添内容提要: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逐步构筑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是“十三五” 时期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而大型区域贸易协定( Mega- RTA) 的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构建了一个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一般均衡大型数值模型系统, 根据现有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现状将影响机制精确地建模到系统中, 进而采用“反事实” 模拟方法定量评估并比较了中国现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模拟的结果发现: ( 1) 这些协定都会提高中国的福利、 产出、 就业和贸易, 其中贸易效应最强、 产出和就业效应其次、 福利效应相对
2、较小; ( 2) 协定其他成员都会获利, 比较而言, 经济规模小和出口依存度高的成员受益更多; ( 3) 比较发现, 亚太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的积极作用最突出, 其次是中日韩自贸区, 积极效应较小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论文扩展和丰富了区域贸易协定的理论建模和量化分析方法, 并且模拟的发现对于中国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战略的政策选择、 优先次序及谈判策略都具有政策参考价值。关键词: 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数值一般均衡福利贸易*李春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420, 电子信箱: chundin
3、gli163 com; 郭志芳,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 310018, 电子信箱: gzfgirl 163 com; 何传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 510420, 电子信箱: cthe gdufs edu cn。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研究” ( 15ZDC017) 的成果之一。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南京大学商学院、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报告过。作者感谢参会专家学者的很多有益建议, 同时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
4、 文责自负。一、引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地区和全球经济共享繁荣的重要路径。党的十七大将自由贸易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应对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 的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 十八届四中、 五中和六中全会都无一例外的强调了要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 。“十三五” 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
5、提出“强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逐步构筑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新一轮区域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的浪潮风起云涌, 中国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目前, 中国已经签署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有 14 个, 涉及 22 个国家和地区; 正在谈判中的协定有 9 个, 涉及 26 个国家和地区, 正在研究中的双边自贸区 6 个, 涉及 6 个国家; 讨论和研究中的自贸区 1 个, 为亚太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简称231李春顶等: 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FTAAP
6、)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推动和参与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将非常显著地影响世界经济, 尤其是大型区域贸易协定( Mega- Regional Free Trade Agreement, 简称Mega- RTA) 的谈判。同时, 中国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是“自由贸易区战略” 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也是推动新一轮开放,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重要路径。但现有文献对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经济效应的系统定量分析及比较还很匮乏, 多数是针对单个贸易协定进行的研究, 不仅不够深入, 并且在建模上也没有考虑最新贸易协定谈判重视新规则和制度层面开放的特点。鉴于此, 论文对中国现
7、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建设的经济影响进行全面的量化评估, 并比较不同协定的经济效应。根据中国现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的建设状况, 论文选择主要的五个协定进行系统分析, 分别是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 RCEP) 、 中日韩自贸区( CJK) 、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CASEAN) 、 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 CGCC) 和亚太自由贸易区( FTAAP) 。这五个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涉及了包括中国在内的 31 个国家和地区。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对中国参与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进行了评估。模型的生产结构为常替代弹性( constant elast
8、icity of substitution,简称 CES) 生产函数, 需求结构为二层嵌套的( nested) 常替代弹性( CES) 消费函数, 并引入了不同国家生产的同种产品异质性的阿明顿( Armington) 假定。贸易结构中引入贸易成本, 并且分解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带来税收的收入, 但非关税壁垒仅带来贸易的沉没成本。同时, 模型通过引入 “内部货币” ( inside money) 构建了内生性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影响成员和非成员相互之间的贸易, 进而影响不同国家的国内生产、 消费、 福利和就业等。论文的价值或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
9、是在理论模型上, 同时引入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有利于量化当前区域贸易协定所注重的新制度和新规则的影响, 另外“内部货币” 的内生性贸易不平衡结构在模型上的模拟表现非常稳定并且有利于体现单个国家对贸易盈余的偏好。二是在区域贸易协定效应模拟结果的呈现上, 假定了一系列不同的消费和生产弹性, 进而以统计分布的形式来呈现影响, 不是传统的一个确定值而容易被批评为假定太强。三是系统而全面地量化分析并且比较了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对于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策选择、 优先次序以及谈判策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二、文献回顾( 一)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国外文献对于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的分析多数集中在
10、发达国家参与且经济规模较大的协定谈判, 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等, 而专门针对中国参与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分析不多。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可计算一般均衡数值模拟, 以及部分的统计计量方法。3312018 年第 5 期数据来源于商务部 : 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 http: / /fta mofcom gov cn/。2013 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但2016 年美国的货物贸易规模又超过了中国, 2017 年中国再次追赶返回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位置。诚然, 从更
11、加微观和细致的视角探求贸易协定在细分行业和领域上的不同影响, 以及差异性效应的机制, 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本文的重点是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探求中国参与的重要大型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影响与机制, 并比较不同协定效应的差异性影响, 为中国的自贸区战略的政策选择提供借鉴, 所以重点不是关注细致层面上的具体影响。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 computat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简称 CGE) 模拟方法对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占据了文献的主体地位, 主要原因是使用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单方程外推的经济效应预测可靠度不如大型模型系统。正在谈判中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是关注
12、的热点。如Rahman Ara( 2015) 使用标准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 TPP、 TTIP 和 RCEP 的关税减免对南亚国家的潜在经济影响。Kawasaki( 2015) 使用全球 CGE 模型估计了 TPP 和 RCEP 的关税减免和非关税壁垒下降对经济的影响。Lewis et al ( 1995) 采用 CGE 模型分析了 FTAAP 对所有亚太经合组织国家( 地区) GDP 的影响。Lee Itakura( 2014) 使用动态 CGE 模型分析了 TPP 和 RCEP 对日本福利的影响。Li et al ( 2016) 用一般均衡数值模型对中国可能建立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的
13、影响进行了模拟。另一类文献使用历史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外推预测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 或者用博弈模型的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如 Hastiadi( 2015) 建立了三方博弈模型对中、 日、 韩三国加入东盟自贸区效应进行了研究。Yang Martinez- Zarzoso( 2014) 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 CASEAN) 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Abedini Pridy( 2008) 同样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阿拉伯自由贸易区( GAFTA) 的贸易创造效应。国外文献在理论和实证上都较为丰富, 但缺乏针对当前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进行的系统量化分析,
14、 同时多数研究没有考虑非关税壁垒的建模和量化影响分析。( 二)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国内文献对区域贸易协定经济效应量化分析的文献并不丰富, 研究方法也主要是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模拟, 并且模型系统多数为全球贸易分析项目( GTAP) 。研究的对象和主题主要是与中国相关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或者重要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 且多数是针对单个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国参与的主要贸易协定是文献的重点, 分析协定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影响。对RCEP 的研究如汤婧( 2014) , 对中日韩自贸区的研究有赵金龙等( 2013) , 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研究有薛敬孝和张伯伟( 2004) , 对中国海合会自贸区的研究有
15、佘莉和杨立强( 2012) , 对亚太自贸区的研究如彭支伟和张伯伟( 2013) 。对其他贸易协定的研究如曾令良( 2009) 分析了中欧伙伴与合作协定谈判, 陈雯( 2002) 分析了东盟自贸区的贸易效应。与此同时, 也有一些文献使用统计计量或者其他的数值模型方法对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如李好和潘小芳( 2016) 使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印度加入 RCEP 的贸易影响效应。许庆等( 2011)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 模拟了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措施对双边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纵观国内现有文献, 不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不足, 仅有屈指可数的文献如邱东晓( 2011) 、 东艳(
16、 2009) 以及鲁晓东和李荣林( 2009) , 而且对于中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定量评估也不丰富, 缺乏深入和全面系统并且有影响力的研究。本文试图对中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定量分析理论框架进行一个拓展, 并全面的深入分析和比较现有协定的潜在经济效应。三、全球一般均衡模型结构本文构建一个全球一般均衡模型系统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可能影响进行“反事实” 量化模拟。模型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包含 M 个国家的经济系统, 每个国家使用 T 种生产要素生产 N 种产品, 其中 M = 1, 2, , m , N = 1, 2, , n , T = 1, 2, , t 。生产结构方面, 设定一个标准的常替代弹性(
17、 CES) 生产函数, 可以表示为:Qli= lislis( Flis)li1lilili1( 1)其中, i 代表国家, l 代表行业, s 代表生产要素。Qli是国家 i 的 l 行业产出, Flis是国家 i 的 l 行业生产431李春顶等: 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中对要素 s 的需求, li为国家 i 的 l 行业生产的规模参数, lis是国家 i 的 l 行业生产中要素 s 的投入份额参数, li是国家 i 的 l 行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替代弹性。产出最大化一阶条件可以求得具体的要素投入需求。消费需求结构方面, 设定一个二层嵌套的( nested) 常替代弹性( CES
18、) 效用函数, 第一层结构是对各类产品的需求, 可以表示为:Ui( Xli)= l1iil( Xli)i1iii1( 2)其中, Xli表示国家 i 对产品 l 的消费需求, il为国家 i 对产品 l 的消费份额参数, i是国家 i 对不同产品的消费替代弹性。这些消费产品 Xli中, 如果是可贸易品, 则会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引入阿明顿假定( Armington assumption) , 即不同国家生产的同一产品是异质的且存在一定的替代弹性。这样, 消费结构将存在第二层, 即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在不同国家的产品上进行选择, 仍然假定CES 的需求方程结构, 则有:Xli= jij1ixli
19、ji1iii1( 3)同样, ij是国家 i 消费的国家 j 的产品的份额参数, i是国家 i 对不同国家产品的需求替代弹性, xlij表示国家 i 对国家 j 生产的 l 产品的消费需求, i = j 表示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 ij 则是 i 国消费 j国的进口商品需求。当然, 如果某个产品是不可贸易品, 则没有第二层消费结构。由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最优, 可以求解出两层消费的需求。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掀起的最新一轮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主要聚焦新的规则、 标准和制度,也就是非关税壁垒的削减。为了更加准确地度量中国参与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 我们在模型中引入贸易成本( trade
20、cost) , 并分解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个部分, 则可以考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时减让的经济影响。关税壁垒为进口关税形成的税收支出, 设定国家 i 的进口关税率为 ti; 非关税壁垒包括运输成本、 标准和认证、 语言以及制度障碍等, 设定国家 i 对进口国家 j 产品的非关税壁垒率为 Nij。在同时引入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情况下, 国家 i 从国家 j 进口产品, 对国家 i 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机制为:pclij= ( 1 + ti+ Nij) plj( 4)其中, pclij是国家 i 消费 j 国生产的 l 产品的消费价格, plj表示 j 国生产的 l 产品的生产价格。进口关税会征缴
21、税收, 作为政府财政收入并分配给本国消费者, 用 Ri表示国家 i 的进口关税收入:Ri=lj, ijpljxlijti( 5)非关税壁垒不同于关税壁垒, 一方面是非关税壁垒不会产生政府的税收收入; 另一方面是非关税壁垒是一个真实的且不同于关税壁垒的沉没成本, 如运输和出口检验等成本。故而, 非关税壁垒的成本需要通过实体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来承担。我们根据现实的情况, 假定由进口国的服务等非贸易部门承担非关税壁垒的成本。用 NRi表示国家 i 的非关税壁垒成本, 可以表示为:NRi=lj, ijpljxlijNij( 6)如此,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于贸易和经济系统的影响就建模到了模型系统中, 并
22、且全面地刻画了影响的机制和渠道。进一步将 “内部货币” 的内生性贸易不平衡( trade imbalance) 机制引入到模型系统中。建模思5312018 年第 5 期这里, 非关税壁垒的度量方式和关税率相同, 是一个进口价格的百分比加成比率。路来自于 Patinkin( 1971) 使用的内部货币公式, 将未来消费( 持有货币) 或未来消费负债( 发行货币) 视作从当期节约的未来消费的增量加入效用函数。Li Whalley( 2014) 进一步将这一内生性贸易不平衡建模方法应用到一般均衡模型结构中。具体的建模方法是假定一个 “内部货币” 的产品进入消费需求函数, 该 “内部货币” 的取值即为
23、贸易不平衡水平。由于 “内部货币” 的产品要进入消费函数, 则不可取值为负, 所以给定一个名义的虚拟上限, 以名义虚拟上限和“内部货币” 的和表示消费的“货币” 水平。即假定贸易不平衡的“内部货币” 为 Yi, 为了消除 Yi取值可能为负的问题, 设定一个足够大的虚拟“内部货币” 上限 Y0,使得对任意的国家都能满足 Y0+ Yi0, 再定义 yi= Y0+ Yi, yi则为进入消费需求函数的“内部货币” 产品。由于 yi进入消费函数, 将由消费的预算约束和产品的价格内生决定, 故而也就内生性的确定了贸易的不平衡。国家 i 的消费者预算约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要素禀赋的价值和关税的税收, 即:sw
24、isFis+ Ri= Ii( 7)其中, wis是国家 i 的 s 要素价格, Fis是国家 i 的 s 要素禀赋, Ii则是国家 i 的消费者总收入。模型的均衡条件需要满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同时出清, 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还需要满足零利润条件, 即生产的产值等于所有生产要素的成本之和。此外, 全球贸易也需要出清, 即总的贸易不平衡为 0。至此就得到了一个全球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系统, 再用真实世界的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校准、 计算和估计, 就可以得到基于数学模型的数值模型系统, 使用数值模型系统就可以对区域贸易协定的政策变动进行 “反事实” 的效应模拟。四、数据和参数校准基于理论模型框架,
25、搜集现实的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的数据, 并用这些数据逆向校准计算或者估计参数的值, 就可以将数学模型系统建成一个数值模型系统。由于区域贸易协定的效应更多是一个静态问题, 绝大多数文献的模型为静态系统, 不需要涉及多期的迭代, 故而数据选取上仅需要以一个年份作为基准搜集数据, 本文选择的是 2013 年数据。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 并考虑数据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复杂性, 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 29 个国家或地区、 2 个行业部门和 2 个生产要素的系统。这 29 个国家或地区为: 澳大利亚、 巴林、 巴西、 文莱、 加拿大、 智利、 中国、 欧盟、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日本、 韩国、 科威特、 马来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大型 区域 贸易协定 谈判 潜在 经济 影响 李春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