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环保: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019年跟踪评级报告.PDF
《三聚环保: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019年跟踪评级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聚环保: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019年跟踪评级报告.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 3跟踪期内,公司逐步放缓发展脚步,在国资体系的支持下,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寻求稳健发展。得益于此,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渐下降,债务负担有所减轻。 关注 12018 年,由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稳定性, 使其收入及利润规模大幅下降。 2公司生态农业与绿色能源服务业务板块尚处于发展期,未来收入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且公司正在逐步规划由设备和技术的提供者转变为生产者, 该板块的业务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或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带来考验。 3跟踪期内,公司的经营获现能力较弱,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集中度较高, 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
2、同时公司预付款项较多,对营运资金形成占用。受此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仍呈净流出状态。 4跟踪期内,公司短期债务规模快速增长,存在一定的短期集中偿付压力。 分析师 周 婷 电话:010-85172818 邮箱: 于彤昆 电话:010-85172818 邮箱: 传真:010-8517127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2 号 PICC 大厦 12 层(100022) Http:/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 一、主体概况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三聚环保”)前身为北京三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聚化工”),成立于1997年6月,
3、由自然人林科、张杰和李冬共同出资设立, 初始注册资本10万元。 2000年6月, 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2007年7月变更为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期间经过多次增资与股权变更,至2008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0.72亿元。2010年4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500万股,并于2010年4月27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三聚环保;股票代码:300072)。历经数次转股增资,截至2018年12月底,公司股本总数为235,050.40万股,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淀科技”)持有其29.47%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 2018
4、年7月,海淀科技完成股权结构调整,海淀科技原股东大行基业(原持有海淀科技股权比例为38%)、二维投资(原持有海淀科技的股权比例为22%)分别将其各自持有的海淀科技部分股权转让给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原持有海淀科技的股权比例为40%,下简称“海淀国投”)及新股东北京金种子创业谷科技孵化器中心(以下简称“北京金种子”)。本次转让完成后,海淀国投持有的海淀科技的股权比例增加至49%,北京金种子持有海淀科技2.00%的股权。2018年8月23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将北京金种子所持有的海淀科技2.00%股权无偿划转至海淀国投名下,海淀国投持有海淀科技股权的比例增加至51%,并成为海淀科
5、技控股股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图 1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股权结构图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委托生产、加工化工产品;销售机械设备、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致毒化学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机械设备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勘察设计、规划设计;市场调查;企业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经济贸易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策划、设计;商务服务;租赁机械设备。(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截至2019年3月底,
6、公司总部下设企业管理部、经营管理部、市场营销部、财务资产部、科技发展部、投资项目管理部等14个职能部门;截至2018年底,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二级子公司共17户(另有三级公司28户,三级以上公司22户)。截至2018年底,公司拥有在册员工4,763人。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 254.14 亿元,负债合计 143.40 亿元,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110.74 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92.15 亿元。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3.81 亿元,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5.88 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北京三聚环保
7、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 润 5.06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85 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5.52 亿元。 截至 2019 年 3 月底, 公司合并资产总额 253.62 亿元, 负债合计 142.73 亿元, 所有者权益 (含少数股东权益)合计 110.89 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92.29 亿元。2019 年 13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73 亿元,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0.20 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10 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0 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03亿元。 公司注册地址:
8、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北路 33 号 1 号楼大行基业大厦 9 层;法定代表人:刘雷。 二、债券概况 2016 年 5 月 19 日,公司发行“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为 15 亿元,债券简称为“16 三聚债”,债券代码为“112390.SZ”,期限自 2016 年 5 月 17 日至 2021 年 5 月 17 日,票面利率为 5.50%,附第 3 年末公司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16 三聚债”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利息每年支付一次,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一起支付。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已按募集
9、说明书用途使用。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已按时足额支付“16 三聚债”于 2017 年 5 月 17 日至 2018 年 5 月 16日间的利息。 2019 年 4 月 1 日至 4 月 3 日,“16 三聚债”进行回售登记,部分债券持有人选择行使回售选择权,2019 年 5 月 17 日,公司进行了回售资金的发放,本次回售申报数量 13,970,167 张、回售金额 1,473,852,618.50 元(含利息),剩余托管数量为 1,029,833 张,债券余额约为 1.03 亿元。 三、行业分析 1能源净化行业 (1)行业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200
10、02018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 14.70 亿吨标准煤升至 46.2 亿吨标准煤(折算量,下同)。2018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 1/4。从能源消费结构看,尽管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非化石能源的推广,化石能源消费在消费比重小幅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2018 年,原煤、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85.70%,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为 14.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总体看,2018 年我国能源消费规模持续增长且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随着我国环保政策不断趋严,能源利用清洁化、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能源净化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2)行业需
11、求情况 目前,我国能源净化需求主要体现在石油、天然气、煤化工和化肥等行业,需求也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产品产出,另一方面是环保要求提高,减少污染。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 石油行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油需求持续增长,20002018 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由 2.22 亿吨增长至 6.48 亿吨。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持续增长的需求主要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6 依赖进口原油解决,20002018 年,我国原油进口规模由 7,013.43 万吨增长至 4.62 亿吨,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12、,由 2000 年 31.55%升至 2018 年的 70.9%。随着我国原油进口规模的持续增长,进口油品质量明显下降,使得燃料油收油率下降明显,20062018 年,我国燃料油产量/原油加工量比率由 7.39%下降至 3.86%。预计未来,重油将成为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增量,加快发展清洁高效的炼油技术,提高重油处理水平,是当代炼油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存在较大的技术需求。 从技术上看,重油加工的目的是使其轻质化,实际上是油品氢含量及氢碳比的调整过程,其本质含脱碳、加氢两个方向。目前,主流的重油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延迟焦化和加氢技术两种。目前, 国内仅有三聚环保使用的 MCT 悬浮床加氢技术达到长时间
13、稳定运行状态; 2018 年 6 月 19 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100 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一期)装置全流程试车成功。 煤化工行业 从提高能源效率上看,煤化工行业对能源净化行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焦炉煤气的利用方面。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焦炭生产国,2018 年,我国焦炭总产能超过 6 亿吨,产量 4.38亿吨,开工率约 70%。其中 2/3 为独立焦化装置,百万吨级大型焦化企业近 200 家。焦炉煤气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体积分数 55%60%)和甲烷(23%27%)。生产 1 吨焦炭约副产 200250 立方米焦炉气,按照 201
14、8 年焦炭产量计算,我国焦炉煤气产量约为 1,050 亿立方,其中约 55%作为工业燃料及焦化厂自用、约 10%用于城市燃气、约 25%用于生产甲醇及其他副产品、剩余约 10%被浪费,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 环保方面环保方面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趋严,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也催生了巨大的能源净化行业需求,表现为对脱硫催化剂的巨大需求。 脱硫净化剂主要是以非加氢方式脱除各种气态和液态物料中以硫化氢为主的各种有害物质,其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加工、天然气生产加工、煤化工、化肥、钢铁、沼气等行业,使产品得到清洁化,以及消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工业上脱除硫
15、化氢的方法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 石油方面,近年来,我国原油加工量和燃料油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06-2017 年,燃料油产量从 2,265 万吨增长到 2,693 万吨,增长 18.90%;同期原油加工量从 3.1 亿吨增加到 5.68 亿吨,增长 74.52%;2018 年,我国原油加工量突破 6 亿吨,同比增长 6.8%,增速较上年加快 1.8 个百分点;燃料油累计产量为 2,317.9 万吨,累计下降 16%。由于机动车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硫含量过高的油品,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国家强制实施了降低燃料含硫量的法规,近十几年,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国一至国六标准,要求用作工业及民用的能源
16、产品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这将促进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速,促使炼油企业不断采用高性能催化剂、净化剂,结合新的应用工艺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 天然气方面,硫化氢是天然气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天然气在传输过程中,硫化氢会腐蚀传输管道,增加天然气泄漏和爆炸的危险性;同时,天然气在作工业用时对于硫含量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天然气输送、使用的安全性要求,必须对天然气进行脱硫。我国气田的含硫量普遍较高,从气田开采出的天然气需先进行湿法粗脱硫,以达到国家管输标准。20062017 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 14.01%,2018 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280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8.1%。未
17、来随着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规模的增长,对脱硫催化剂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煤化工方面,在新型煤化工中,无论是煤制甲醇、制烯烃,还是煤制天然气、制乙二醇和煤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 制油,煤的气化都是整个煤化工工艺的核心环节,其中必然伴随着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脱除。国家能源局拟定煤制气在“十三五”末实现的 500 亿立方米,按照每 1 立方米煤制气需消耗 50 万吨煤计算,估算煤制气行业需消耗干法脱硫剂 21.25 万吨/年。然而,由于新型煤化工行业存在投资规模大、耗水严重、碳排放量较大等问题,目前煤制气项目进展缓慢,估计“十三五”期间消耗干法脱硫剂为 2 万吨/年
18、。 化肥方面,化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合成气,合成气中还有硫、砷、氯等大量有害物质,在化肥产品正常生产中必须要脱除。生产化肥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煤、天然气和石油,这些原料中均含有大量硫,在生产过程中硫会转换为硫化氢进入合成气,造成催化剂中毒,因此在生产化肥时,通常先采用湿法对合成气进行粗脱硫,再用干法进行精脱硫。2018 年 111 月,我国累计生产化肥 5,152.3 万吨,同比下降 4.8%,预计未来我国化肥产量将趋于平稳,对脱硫催化剂的需求将保持平稳。 总体看,随着能源利用清洁化、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能源净化行业存在较大的技术需求;同时随着我国能源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脱硫催化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19、。 (3)行业关注 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能源净化行业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投入相对不足。从事脱硫等能源净化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和人员相对缺乏,能源净化的基础技术研究资料和经验积累较少,行业内企业的自主创新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更多的是依托企业自身多年的积累。多年来,整个行业在脱硫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很少由专业科研机构完成,大部分由个别积累深厚的企业完成,这导致行业内企业自主创新的门槛相对较高,研发成本较大。 能源净化产品和技术缺乏行业标准能源净化产品和技术缺乏行业标准 能源净化行业主要为基础能源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但由于大部分
20、能源净化企业只能提供能源净化的一个领域或一个环节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致使能源净化企业呈多而散的状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因此长期以来能源净化行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由于下游企业对净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 导致能源净化行业的各家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各不相同,能源净化行业的产品和技术至今未形成行业标准。缺乏行业管理、产品和技术行业标准,会增加能源净化产品进入新领域的难度。 (4)未来发展 能源净化行业是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中的一个新兴行业,随着能源产品清洁化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制备的新型催化剂、净化剂,结合新的工艺实现能源清洁生产的突破,将成为能源生产企业和能源净化
21、服务企业共同努力的主要方向。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加氢催化剂和技术不仅有助于大幅度降低油品中的碳氢比,使品质达到轻质原油的标准,而且在脱硫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脱硫后能显著降低石油消耗中的污染排放程度。因此,大力发展加氢催化剂和技术是石油冶炼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脱硫净化剂及脱硫工艺方面,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相应对脱硫剂的需求持续增加,基础能源生产过程清洁化及产品清洁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供应商需要开发出工艺适用性强的脱硫剂产品,更有效、更简便脱除原料气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同时,脱硫剂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给常温、中温、高温脱硫剂产业均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总体看,随着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能源结构的调
22、整变化、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要求,能源净化企业的技术水平及应用能力也将面临挑战,未来市场会向拥有高 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8 性能、环境友好的净化产品和技术的企业集中。 2生物炭肥行业 生物炭肥是一种以生物质炭为基质,根据不同区域土地特点、不同作物生长特点以及科学施肥原理,添加有机质或无机质配制而成的生态环保型肥料,是有机肥料的一种。生物质炭则主要由小薪柴、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生物质在限氧或隔绝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高温裂解炭化而形成。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化肥5,152.3万吨,同比下降
23、4.8%;累计生产氮肥3275.4万吨,同比下降6.5%;累计生产磷肥1,271.1万吨,同比下降4.6%;累计生产钾肥605.9万吨,同比增长5.1%。由于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使得亩均施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情况严重,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等后果。相对于传统化肥,生物炭肥具有土壤改良和土壤固碳的作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缓释材料。 政策方面, 2015年农业部关于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的通知 (农农发 20152号)提出优化施肥结构,到2020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
24、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近为35%左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化肥施放中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部委纷纷颁布政策鼓励有机化肥的推广和应用。2015年7月工信部对推进化肥转型意见中指出, 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2020年,我国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环保部发
25、布关于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鼓励试点项目联产生物炭,并开展炭基肥料还田、活性炭治理修复土壤水体等下游产业利用研究。根据国家能源局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 原材料方面,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秸秆在内的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每年8.2亿吨左右,可收集资源量每年约6.9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目前,作为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以及造纸等用途共计每年约3.5亿吨,可供能源化利用的秸秆资源量每年约3.4亿吨。另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聚 环保 公开 发行 公司债券 2019 跟踪 评级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