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docx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 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安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案以安排和布局支配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建性的决策,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1 青山不老 学习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同舟共济、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建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打算: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 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
2、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合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相识他吗?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老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雄伟价值命运 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
3、到的震撼?(奇迹) 出示: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 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详细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沟通。(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这一奇迹原委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创建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 预设: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学习第3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创建的奇迹,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
4、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把这句话多读几遍,联系课文内容边读边想,并背诵下来。 再读全文,积累句段 读课文,摘抄或背诵自己喜爱的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新编名师教案2 月光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怜悯、酷爱人民的音乐家。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奇妙。 2、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烈、安详、沉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接着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 4、认字8个,写字7个,接着练习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
5、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怜悯、酷爱人民的音乐家。 2、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奇妙。 教学难点: 1、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烈、安详、沉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怜悯、酷爱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打算: 1、贝多芬的资料。 2、奏鸣曲月光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瞧,你们一个个坐得多有精神呀!老师信任,今日的你们,肯定是最棒的!对自己有信念吗? 特别好! 俗话说:水是家乡甜,月是家乡明。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唐代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一首和月光有关的古诗-静夜思,你们能把它朗诵出来吗? 听了你们
6、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月光如水,轻轻地洒在床前;诗人站在窗前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今日,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月光有关的课文-月光曲(老师板书,学生回答)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步感知,学习新课 在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过很多的乐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那么,这首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1页,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从第一自然段当中你知道了什么讯息。 学生沟通有关贝多芬的资料,老师相机补充,并进行小结。 贝多芬资料: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是宏大的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7、,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十岁实行首次公开演奏会,十二岁起先作曲,毕生追求“自由、同等、博爱”的志向。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部、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弦乐四重奏16部。 贝多芬曾说过:“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华蜜!”那么,他是不是真的这样做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次、三自然段。 1、学习2-3自然段 请同学们用喜爱的方式朗读段落,并拿起你们的笔,写出你们的问题。(老师提示朗读要求:一是把音读准;二是读得流利;三是不断地诵读,直到明白为止。)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察指导。 学生沟通问题,老师补充说明。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环
8、境怎么样?(结合上下文理解“幽静”的意思) (2)抓住“断断续续”来理解: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到什么? (3)“断断续续”的琴声吸引了贝多芬“驻足倾听”,却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有没有同学情愿扮演两个兄妹进行分角色朗读? 其余学生思索:你从两兄妹的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4)驻足倾听的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5)老师板书:听曲 2、学习第4-6自然段 (1)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是怎样做的呢?(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2)贝多芬要做什么?(老师板书:演奏) (3)他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呢? (4)盲姑娘听完以后,心情怎样?(激烈) 她是如何评价贝多芬的演奏的?(指导
9、朗读。) 为什么她能如此地断定演奏者就是贝多芬本人?(弹奏纯熟,感情深厚)这说明白什么? (5)贝多芬听到盲姑娘这样说,心情起了什么改变?(深深打动如大海的波涛)(与穷人的心愿相通,对生活和音乐的酷爱,使他与兄妹间产生剧烈的感情共鸣) 于是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第7-10自然段 正在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景色发生了什么改变?(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似乎披上了银纱,显得特别的清幽。)(老师指导朗读) 这一切使贝多芬觉得心中充溢了温馨和祝愿,也激起了他创作的热忱。(老师板书:创作) 那么贝多芬创作了什么曲子?原委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10、?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月光曲内容的语句。 学生阅读课文查找有关内容。 汇报查找结果,老师出示相应语段。 (1)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明确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月光下大海的景色。) (2)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从第九、十自然段中找出有关语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漂亮。) (3)老师出示上面两段文字,提问:这两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 (4)学生自读这两段话后进行四
11、人小组探讨。 (5)师生沟通找出如下四个画面: 画面一: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引导学生简要概括后老师板书:月亮升起) 画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老师板书:月亮上升) 画面三: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老师板书:风起浪涌) 画面四: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漂亮。(老师板书:一帆风顺) (6)随着乐曲的旋律,月光照射下的海面这样改变着。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改变表现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四次改变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起先。
12、(7)学生各自读练习读课文。 (8)指名学生分画面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读课文的体会,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旋律的改变。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评议朗读,体会句意。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 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 指名读,提问: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此处描写的是波涛汹涌的海面,曲子的旋律是激扬的,所以语调应当快速而有力。“突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应读得快,“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要读得快,而且有劲。老师板书:激扬) 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漂亮。
13、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此时海面已经一帆风顺,乐曲将要结束,所以语调要柔软、缓慢。老师板书:舒缓) (9)老师:月光曲的旋律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再一次去观赏这首曲子。 (10)配乐朗诵这两段文字。学生小声地练习自读。 (11)老师:月光下的大海千变万化,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不是,是联想)谁的联想?(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12)老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他们的联想? (13)出示句子比较: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多了一个“仿佛也看到了”,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为什么要加上“仿佛也看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新编 名师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