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医学免疫学考试学习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医学医学免疫学考试学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医学免疫学考试学习资料.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 第一节 绪论 1、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胸腺、骨髓骨髓、法氏囊法氏囊(禽类);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3、固有免疫: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无需抗原激发。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三个阶段:识别识别、活化增殖活化增殖、效效应阶段应阶段。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4、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监视。 第二节 抗原 1、抗原:能与 T T 细胞细胞、B B 细胞细胞的 TCRTCR 或或 BCR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
2、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T T 细胞表位细胞表位-TCRTCR-必需必需 MHCMHC 分子分子:CD8+T-MHC;CD4+T-MHC。 B B 细胞表位细胞表位-BCRBCR-不需不需 MHCMHC 分子分子 可传递抑制信号-KIRKIR 可激活补体-MBLMBL 2、抗原具有两个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抗原进入,诱导产生抗体;更高级更高级; 免疫反应性免疫反应性(抗原性):抗原和抗体结合的反应。 3、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即由抗原表位的种类、数量、抗原表位的种类、数量、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 4、共同抗原
3、: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交叉反应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的存在和交叉反应的发生并非否定抗原的特异性, 而是由于抗原的异质性和共同表位所致。 5、抗原分类:完全抗原:抗原性抗原性+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蛋白。 半抗原:只有抗原只有抗原性性而无免疫原性无免疫原性;某些多糖、类脂、药物。 6、胸腺依赖性抗原(TDTD- -AgAg):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依赖于 T T 细胞细胞;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微生物、类毒素、血清蛋白等。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TI- -AgAg
4、):直接刺激 B 细胞,无需 T 细胞辅助,能产生 IgMIgM类抗体类抗体,无免疫记忆无免疫记忆,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7、异嗜性抗原异嗜性抗原:什么都吃什么都吃,无特异性无特异性大肠杆菌 O14脂多糖。 异种抗原:来源于另一物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异种器官移植。 同种异性抗原同种异性抗原:同种不同个体之间血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HLA。 自身抗原自身抗原:诱发特异性免疫的自身成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 独特型抗原独特型抗原:抗体作为抗原抗体作为抗原。 用于治疗的动物免疫血清,常是特异性抗体,也是异种抗原。 第三节 免疫器官 1、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
5、有免疫功能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 T T 细胞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故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Di GeorgeDi George 综合征综合征),可导致 T 细胞缺乏和细胞免疫功能失陷。 骨髓:B B 细胞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T 和 B 细胞)发生的场所;再次再次发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法氏囊:禽类 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新生期摘除法氏囊的禽类则体液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正常; 新生期摘除胸腺的动物则细胞免疫消失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受损体液免疫受损。 2、脾脏脾脏:人体最大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6、的主要场所,是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被膜和实质(白髓+红髓)。 淋巴结淋巴结:结构最完善结构最完善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被膜和实质(皮质区+髓质区)。 黏膜相关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巴组织(MALT)(MALT):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扁桃体、阑尾等。 3、原发性免疫缺陷反复感染反复感染;慢性肉芽肿病慢性肉芽肿病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第四节 免疫细胞 一、T 淋巴细胞 1、T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有:CD3 3、CD4 4、CD8 8、CD2828、协同刺激分子和丝裂原结合分子等。 2、CD3CD3:所有所有 T T 细胞的表面标志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7、重要的抗原信号传导分子。 3、TCRTCR: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的抗原肽- -MHCMHC 分子复合物分子复合物(pMHC)。 TCRTCR- -CD3CD3 永远不会分离,是永远不会分离,是 T T 细胞的表面标志细胞的表面标志 TCRTCR 必须有必须有 MHCMHC 才能识别才能识别 4、T 细胞分:CD4CD4+ +和 CD8CD8+ +两类,CD8CD8+ + T T 细胞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 T T 细胞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杀伤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
8、5、CD4+ T 细胞:Th 细胞,辅助性辅助性 T T 细胞细胞,受 MHC类分子限制。分化为: (1)Th1 细胞分泌ILIL- -2 2(白介素 2)、IFNIFN- -(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辅助细胞免疫辅助细胞免疫;Th1 细胞需要白白介素介素 1212 来指引。 (2)Th2 细胞分泌ILIL- -4 4、5 5、6 6、1010、1313;辅助体液免疫辅助体液免疫;Th2 细胞需要白介素白介素 4 4 来指引。 6、CD8+ T 细胞:杀伤性杀伤性 T T 细胞细胞(Tc 或 CTL)。识别由 8-1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内源性抗原肽,受 MHC类分子限制
9、。 7、 调节性 T 细胞: 自然调节性 T 细胞和适应性调节 T 细胞, 表型为 CD4CD4+ +, CD25CD25+ +,Foxp3Foxp3+ +。带加号的越多越好带加号的越多越好 8、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二、B 淋巴细胞 1、 B 细胞: 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内,不仅能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也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分为: B1 细胞:无无免疫记忆功能,CD5CD5+ +,IgMIgM 天然抗体天然抗体,固有免疫,针对糖类糖类。 B2 细胞:有有免疫记忆功能,CD5CD5- -,IgG 抗体,适应性体液免疫,针对蛋白质类蛋白
10、质类。 2、B 细胞表面标志:BCRBCR 复合物、B 细胞共受体、协同刺激分子等: (1)B 细胞表面最重要的标志最重要的标志:膜型免疫球蛋白膜型免疫球蛋白(mIgmIg) (2)B 细胞共受体共受体:CD19、20、21、40、81 记忆:妙龄少女妙龄少女 19/20/2119/20/21,少女她妈,少女她妈 4040,她姥姥,她姥姥 8 81 1 (3)协同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包括 CD40CD40、CD80/86CD80/86 和黏附分子黏附分子 (4)B 淋巴细胞特异性标志特异性标志:CD20CD20 三、自然杀伤细胞(NK) 1、NK:不特异性识别受体不特异性识别受体,能杀伤与
11、IgGIgG 抗体结合的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ADCC)。表达 TCR-、mIg-、CD16+、CD56+。 参与参与 ADCC 效应-NK 细胞;介导介导 ADCC 效应-IgGIgG。 2、NK 细胞受体分为:活化性受体活化性受体(KAR)和抑制性受体抑制性受体(KIR)。 3、MCHMCH类分子类分子-树突状细胞表面树突状细胞表面。 总结:NK 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B 细胞-提呈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提呈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 细胞毒性 T 细胞 CTL-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作用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作用 肥大细胞-参与参与 I I 型超
12、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浆细胞-分泌抗体分泌抗体 4、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单单核核-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泌多种炎性炎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如 IL-1、6 和 IFN-)和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正常情况抗原摄取和处理能力很强但抗原提呈能力较弱,IFNIFN- - 可以显著上调抗原提呈能力可以显著上调抗原提呈能力;B B 细胞细胞。 5、MCHMCH类分子类分子-内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识别应答 CD8 8+ T 细胞;所有有核细胞所有有核细胞。 MCHMCH类分子类分子-外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识别应答 CD
13、4+ T 细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抗体活性并具有抗体化学结构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分泌型(sIg)和膜型膜型(mIg)。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IgIg 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 I Ig g(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 =抗体抗体+ +m mI Ig g( (膜膜型免疫球蛋白型免疫球蛋白) ) 2、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功能免疫球蛋白功能抗体功能抗体功能。 3
14、、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 IgG 分子为 2 2 个 FabFab 和 1 1 个 FcFc,IgGIgG 介导介导 ADCCADCC。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IgG 分子为 1 1 个大片段 F(abF(ab) )2 2和多个小片段 pFcpFc。 4、H H 链链( (重链重链恒定区恒定区) ):决定 Ig 的抗原性抗原性不同,是 Ig 分类分类的依据。分为 5 5 类类。 L 链(轻链恒定区):Ig 分型分型的依据,分为型型和型型。 高变区的 3 个 CDR 共同组成 Ig 抗原结合部位,决定抗体特异性抗体特异性。 5、几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功能 IgGIgG:血液中含量最高最高,惟一
15、能够通过胎盘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 I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是 IgG。生后 3 个月开始合成,3-5 岁(儿科学 8-10 岁)达成人水平。再次注再次注射疫苗刺激产生射疫苗刺激产生-IgGIgG。 IgMIgM:分子量最大分子量最大的 Ig,最早出现最早出现的 Ig。 IgAIgA:参与黏膜黏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取 s sI Ig gA A。含有分泌片含有分泌片。 IgEIgE:含量最少,为亲细胞抗体亲细胞抗体,可引发 I I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可促进 IgE 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ILIL- -4 4。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体液免疫测定。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 T 细胞介导的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医学 免疫学 考试 学习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