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设计.docx
《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那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爱!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篇1 课题: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实力目标:培育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实力,解决问题的实力和探究创新的实力。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对科学学问的爱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育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具:弹簧、乒乓球
2、、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相互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缘由。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相识,举出平常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相识是从日常生活中起先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阅历的结晶,如:
3、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惊慌。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视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接着让学生思索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状况吗?(老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学生思索并举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
4、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干脆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老师对此进行说明: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老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肯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 (学生懂得从
5、例子中辨别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激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动身,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惊慌,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视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试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接着探究的爱好: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试验: 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站在滑
6、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视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状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探讨: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没有? 6、做一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缘由。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缘由: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
7、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老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更,由学生的试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试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 3、质疑探讨: (学生试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改变,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老师组织学生探讨,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学问,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风光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
8、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推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缘由。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肯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干脆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干脆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学问说明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力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
9、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老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奇妙!关于力还有更奇妙奇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假如发觉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学问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篇2 第一节,相识静电教学反思 一,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几个演示试验: (1)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 (2) 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
10、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两个通草球也相互排斥。 (3) 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却相互吸引。 (4)使起电机的大金属球带上电,用一个不带电的绝缘金属球与之接触,结果绝缘金属球上的箔片张开。 (5)把带正电荷的大金属球C移近(不接触)彼此接触的金属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假如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假如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假如再让A和 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课堂因试验而
11、精彩,由于试验的胜利,学生对于这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就比较简单。假如天气不够干燥,课就很难上好 二、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时,老师反复强调:质子数目偏多,或电子数目偏多。对于理解有很好的作用,巩固练习中的几个题也选得比较好 三、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下节课还要加强复习。 其次节,探究静电力教学反思 一、关于点电荷,不宜讲得太多,知道这几个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带电体就可看成点电荷,也不是很大的带电体就不行看成点电荷,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态和大小对所探讨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视不计 二、我们不行能重复库仑的试验,不行能做的精准,演示试验只是定性分析,无法定
12、量。所以重心在对定律的理解。 三、考虑到库仑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库仑扭秤的试验对检验库仑定律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给学生,很有必要。 四,此课很难有什么特色,教学思路与别人大同小异。 第三节,电场强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最胜利的地方就是以类比的方法解决了场强与摸索电荷无关的问题。 某点的场强只能与场源电荷以及该点到场源的距离有关。这好比火炉旁边各处的温度,这一点的温度是火炉本身有关,也与这点到火炉的距离有关。 摸索电荷就好比是温度表,这点的温度是40度,用温度表测量,温度为40度,不用温度表测量,它还是40度。用这个表量得是40度,那个表量也是40度。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也是这样,这点的场强用摸索电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物理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