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docx





《2023年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 体会写好了,从而更好的抒发自身的真实感想,只有将自己的感受梳理好,才可以写出优秀的体会,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1 面对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有幸参与了本学期的数学教材培训,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对教材的相识: 本次培训分别由崔秀珍老师,王新红老师,崔霞老师和悦庄教研室的谢老师和土门教研室的吴老师对三年级和四年级下册教材的位置与方向,小数的相识的教学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最终还听了杜主任的一个简短的总结。通过他们的
2、分析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化的了解。 (一)位置和方向,两部分内容有着很大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两部分都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但是要明确“方向和方位”。三年级下册在例1和例4中,让学生在相识方向的基础上,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但重点是要学生驾驭方向,然后侧重于用方向对物体的位置有一个大体的描述,例1是用4个基本方向进行描述,比如,花坛在教学楼的南面等,例4是在8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的,比如,学校的的西北方向是邮局等;而且还要求学生能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推断其余的几个方向。四年级下册的例1则是要求学生精确的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方向和距离)是让学生驾驭的方位,即包括方向,还要求有详细的
3、距离,同时例2还要求学生能依据方位,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年级的内容是基础,因此,三年级在教学时只要求学生驾驭八个基本方向,并能依据一个方向推断出其余的几个方向就可以了,而且要结合详细的的情景进行教学,不要过难。四年级则要求学生在驾驭方向的基础上,明确偏离的.角度和详细的距离的表述。 2、 两部分都有描述简洁的线路图。三年级只是要求学生用八个方向简洁的描述行走路途,只要能说明行走的方向即可,比如,去少年宫要先向东再向北走等,而四年级则要求学生用方向(哪偏哪多少度,这样精确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简洁的线路图。 3、 同时在对于方向的理解上,四年级下册要更深一些,教材在例3中还特意支
4、配了一个让学生体会物体位置关系相对性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于方向的理解。 (二)小数的相识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详细地来看。 (1)对于小数的相识的教学上: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对小数的相识是由让学生体验小数产生的意义而引入的,在动手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经常用小数来表示;而在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相识”中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引入,干脆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有大量的这样的数存在,这样的数就是小数。小数的初步相识里有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写成小数是多少,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也有这样的内容。但是二者的重
5、心不同:三年级只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非常之几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不涉及数位的相识、计数单位与组成的相识。而四年级时则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非常之一是一位小数,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另进一步相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各个数位的名称及相应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小数的比较大小上:在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抽象出小数比较大小,比较大小的重点放在方法上: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比较时按比较整数的方法进行。而在三年级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则应结合详细的情境,如:比较跳高的成果;比较不同的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大小,总是结合详细
6、的含义进行比较。当然,也可以把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上来,但这绝不是本册教学所求的。 (3)小数的加减法:三年级仅限于一位小数的计算,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干脆抽象出小数来进行计算,并小结计算方法。在小数的初步相识里的小数加减法也会得出小数点对齐,只不过数位少,限于一位小数的计算,计算方法是联系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如:1.2元0.6元,则是让学生思索用1元2角减6角等于6角,6角用小数表示就是0.6元。从四年级起先全面系统的学习关于小数的计算,包括混和运算、简便运算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觉得,我们应当实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老师应实行的教学方式: 1、新的课程理念中,我对教学的
7、理解是:教学过程是师生沟通、共同发展的主动过程,强调师生沟通,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老师应当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教材中丰富的图形世界给老师供应了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的素材,教材中每一小节的课题都是很亲切、好玩,吸引学生参加其中,感受着探究、创建、求知、合作的美。这样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降低了学问的难度,又增加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学问与培育实力的关系,注意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的
8、、富有特性的过程。老师应敬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意不同的须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驾驭和运用学问的看法和实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最不情愿参加的课程,教材在这几部分设计了一个个生动的情境,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驾驭计算的方法。只有产生了爱好才会有剧烈的求知欲,从而努力去发觉、探究,获得学问。这是几年数学教学带给我的一个启示:乐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乐意学习,即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主动、主动地去获得学问。只要学生情愿和乐意做的,就没有难得、不会的,老师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
9、在课堂上动起来。 3、教学过程是交往,老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沟通,这种信息包括学问、情感、看法、须要、爱好、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阅历、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沟通,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教学“嬉戏公允”一课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试验,使学生产生剧烈的新奇心,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阅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意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激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许学生富
10、有特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主动引导学生从事试验活动和实践行动,培育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老师在激励学生探究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擅长发觉学生的“亮点”,对他们实施激励性评价,使他们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用坚韧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而体验到探究胜利带来的快乐。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老师一脸真诚的微笑、投以信任的目光、赠给热情的庆贺等,会赐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当学生经过努力短暂没有取得胜利时,假如老师投以期盼的目光、赠给温馨的话语,会赐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 5、深化探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在备课和上课中要做到“精于心,简于形”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
11、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我想在新学期里我应当这样教:“生活阅历(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好玩、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学问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2 今日有幸倾听了侯正海和黄为良两位专家的讲学,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们醒悟地意识到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专心地读懂学生,要才智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溢活力。通过培训,更加细致地了解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 一。在第一学段各册教材的主要教学单元,都支配了教学解决问题的例题;其次学段各册教材的大多数教学单元,也支配了教学解决问
12、题的例题。这些丰富多样的运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案例,不仅为培育学生四能供应了必要的条件,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探究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策略的阅历。 二。供应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为了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实现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修订教材大大丰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内容。 三。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留意题材广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内容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支配;数的运算部分仍保留传统应用题内容中合理的部分,但又留意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依据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思维水平,选择学生将会面对且结合所学学问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例题。 这次培训对今后的
13、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给我供应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3 几年来“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推广,在全国各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而新课程的顺当实施,关键在于加深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在于老师实施新课程的实力和水平。南市区教研室为我们这些教化一线的老师搭建了一个平台,更便利的相互沟通、学习,把自己的教化观念进一步更新,为之后的日常教学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3月18日我们县小六年级全部数学老师到永华南路小学参与了六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倾听了永南、六一两位老师做的阅历介绍,在教研期间,教研室王主任也对六年级下册的重难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
14、把我们的感受细说一下: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相识。 老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殊是学生感爱好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阅历,激发学习爱好,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老师要激励学生举诞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相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经验探究学问的过程,培育自主解决问题的实力。 其次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为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验探究的过程,在视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
15、驾驭学问、发展空间观念。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究,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试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留意供应给学生主动思索,充分参加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其中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应让学生在经验试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以变更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3、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非常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学问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驾驭。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
16、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何比例做出推断,然后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再如,比例尺的应用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要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视察、比较、推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驾驭。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相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忱,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由此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生活实际亲密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近感的内容。当教学内容确定之后,不同的内容,将
17、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就会使教学活动过程显得枯燥乏味;好玩的内容将会使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横生。 课程改革是一项艰难而长远的任务,它须要全体一线老师的共同努力,须要我们在实践中脚踏实地的去落实。我们任重而道远!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一、落实“四基”,提高“四能”。 1.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发展,深化浅出地反映数学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地相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重视基础,返璞归真。 重视中学数学在数学科学和其他科学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基础学问和基本方法在实现从算术到
18、代数、从试验几何到论证几何、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等重大转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相识初等数学的本质,返璞归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打好基础。 3.重视思想,立足发展。 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反映数学内部的联系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留意教科书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学生经验试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育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实力,播撒“敬重科学、酷爱科学、擅长思索、勇于创新”的种子,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贴近生活,注意过程。 内容素材的选取,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
19、社会现实;教科书的组织支配,要注意学问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为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供应重要资源。 2.发展思维,引导探究。 内容的呈现要努力体现数学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经验“视察、试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实力,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3.精编问题,创设情境。 细心选编现实生活和数学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学问本质的理解,强化学问之间的联系,领悟和驾驭数学思想方法,使问题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留意问题的基础性、思想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在“复习巩固”“综合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数学 教材 培训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