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内壁长了个肉凸起.docx
《2023年[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内壁长了个肉凸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内壁长了个肉凸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内壁长了个肉凸起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良恶性肿瘤发生率之比约为2:1.其中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5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73.65%. 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2:1.40-60 岁为发病高峰,发生于,60 岁以前者占73.65%。肉瘤发生于40 岁以下。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探讨表明长期烟酒嗜好,咀嚼某些刺激性物品如槟榔与口腔肿瘤的发生有关,某些病毒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养分缺乏也与之有关。某些口腔颌面部肿瘤如骨肉瘤、神经纤维瘤病、涎腺瘤存在着染色体异样;某些原癌基因ras.myc.erbB
2、. 某些细胞因子如EGF 、TGF 和某些抗癌基因如p53 的结构和功能异样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而nm23基因功能抑制与口腔癌转移的发生有关。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检查应重视患者的病史,有时可以供应正确诊断的线索。如鼻堵塞和涕血史,应考虑到上颌窦癌的可能。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1)影像学检查:X 线片可以显示颌骨肿瘤的部位、范围、性质、推断为原发瘤还是邻近组织肿瘤对颌骨的侵扰。颈动脉造影、瘤(窦)腔造影、涎腺造影可有助于确定某些肿瘤的范围、性质。CT 和MRI 常用于显示颌面深部的肿瘤。 (2)穿刺检查:通过穿刺取得标本,视察其物理性状和光镜下的细胞学诊断对肿瘤做出初步诊断。
3、有颌面部肿块的粗针吸和涎腺肿块的细针吸检查。 (3)活组织检查:是较牢靠的诊断方法,但不宜用于涎腺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活检取材后应尽快对肿瘤进行治疗。 (4)B 型超声:对囊性、深在的肿物和涎腺肿物的诊断有肯定的帮助。 (5)放射性核素扫描:如99m 锝、67镓等扫描对颌骨中心癌涎腺淋巴瘤等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6)化验检查:某些项目对嗜伊红淋巴肉芽肿、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有肯定的特异性。 口腔颌面部肿瘤多位置较表浅,易于早期发觉,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多不甚敏感,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一、软组织囊肿 包括涎腺囊肿(粘液囊肿、颌下腺囊肿、舌下囊肿、腮腺囊肿)、皮脂
4、腺囊肿、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和腮裂囊肿。 涎腺囊肿 粘液囊肿 【流行病】多见于青少年,小涎腺囊肿发生于小涎腺分布的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但以下唇、口底多发。 【病因】系因小涎腺排泌通道损伤致涎液外溢到邻近结缔组织内潴留而成,或因小涎腺排泌通道堵塞致涎液潴留小涎腺内而成。 【症状与体征】囊肿位于粘膜下,直径从数毫米至2cm ,圆形,淡蓝色,软,破溃流出无色透亮的粘液后消逝,经过一段时间复又出现,多次破溃可变硬韧呈白色。 【治疗】切除囊肿及其邻近腺体组织,也可吸出囊肿内粘液后注入2%碘酊或20%NaCl 液,或少量三氯醋酸。 【预后】彻底切除后不复发,否则易复发。 舌下囊肿 【流行病】俗称蛤
5、蟆肿,好发于青少年之一侧口底,较常见。 【病因】系因舌下腺导管狭窄或堵塞,涎液潴留所致,也可因导管裂开,涎液渗入邻近结缔组织内形成。 【症状与体征】囊肿呈淡蓝色突出于口底,穿刺抽出粘液后缩小或消逝,经过一段时间复又出现,囊肿长大可上抬舌,延长到对侧口底或穿过口底肌肉间隙达颌下、颏下,影响吞咽、语言和呼吸,继发感染可有难受。 【检查】B 超显示囊壁清晰,内部无回声或有散在光点,后方回声增加。 【治疗】切除囊肿和舌下腺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不宜手术者可行囊肿袋形切除术;或用银丝或钢丝穿囊壁结成小环使囊液引流以减轻症状。 【预后】彻底切除无复发,袋形切除术若囊壁切除过少,可因周缘封闭会有复发。 颌下腺囊
6、肿 【流行病】少见,多单发。 【病因】因炎症、结石使颌下腺导管狭窄或堵塞,涎液潴留于腺管内形成。 【症状与体征】因颌下腺导管狭窄或堵塞时发生的部位不同,囊肿的部位也不同。堵塞发生于导管前部时,囊肿可突向口底颇似舌下囊肿,堵塞发生于导管后部时,囊肿突出于颌下,触之软,囊性感。囊肿常位于口底肌肉的深面,无任何症状,合并感染可有难受。 【检查】X 线片有时可见患侧颌下腺导管结石。B 超示囊壁清楚,内部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加。 【治疗】切除囊肿和颌下腺。 【预后】切除后不复发。如将突向颌下的舌下囊肿误认为颌下腺囊肿,术后必复发。鉴别点有:舌下囊肿先出现于一侧口底,后才累及颌下,颌下腺囊肿恰好相反;自颌下
7、推压囊肿,口底出现肿物者为舌下囊肿;囊肿穿刺液淡薄者为颌下腺囊肿;术中见囊肿与颌下腺关系亲密,则为颌下腺囊肿。 腮腺囊肿 【流行病】很少见,单侧发生。 【病因】系因腮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致。 【症状与体征】囊腮腺区缓慢增大之无痛性肿块,软,有囊性感,边界不甚清,与表面皮肤无粘连,基底部活动差。 【检查】囊肿穿刺可抽出含淀粉酶的无色透亮液,腮腺造影见良性占位病变,B 超示囊性边界清楚,内部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加。 【治疗】囊肿及邻近部分腮腺切除,慎勿伤及面神经和腮腺总导管,严密缝扎腮腺残端。 【预后】彻底切除后不复发。 皮样、表皮样囊肿 【流行病】常见于青少年,表皮样囊肿多见。 【病因】由胚胎发
8、育时期残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育而来,表皮样囊肿也可由外伤、手术等使上皮细胞种植组织内发育而成。 【症状与体征】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头皮、腮腺区和颌下区,圆形,直径多小于3cm ,与表面皮肤粘连,增长缓慢,压之有揉面感,继发感染可红肿,隧然增大,难受。皮样囊肿多见于眶周和面、颈中线部,圆形,直径可达4-5cm ,活动、无粘连,压之有揉面感,增长缓慢,压迫骨质可致骨缺损。 【检查】囊肿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物。 【治疗】切除囊肿。 【预后】切除后不复发,皮样囊肿偶见恶变,其恶变率为1.5 % -9.2%。 甲状舌管囊肿 【流行病】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1。 【病因】囊肿由胚胎发
9、育期中形成的甲状舌管残留发育而来。 【症状与体征】囊肿呈球形,较小,增长缓慢,质地软而韧,边界清晰,位于颈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上下多见,偶见偏于颈侧者。伸舌时囊肿缩向上方深面,位于舌骨以下者在囊肿与舌骨间可扪及一坚韧的条索状物,一般无症状,继发感染可有难受和囊肿增大。如囊肿因感染或损伤破溃,可形成甲状舌管瘘,时有粘液排出。 【检查】B 超示囊性,内部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加。 【病理】囊肿呈球形,包膜完整,内壁光滑,内含清亮的液体或粘液。光镜下囊肿和瘘管均衬有复层柱状上皮,纤毛柱状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常见甲状腺滤泡及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切除囊肿,术中应咬除与之相连
10、的部分舌骨。甲状舌管瘘应切除瘘口四周皮肤。 【预后】切除彻底不复发,甲状舌管瘘长期不治疗可发生癌变。 鳃裂囊肿, 【流行病】较少见,多发于中年以前,单侧,以右侧多见。 【病因】由胚胎发育期鳃裂上皮残余发展而来。 【症状与体征】囊肿位于面、颈部侧方之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因来源的鳃裂不同,其发生的部位也不同,第一鳃裂瘘多于囊肿,位于耳垂下方至舌骨小角连线上的任何部位,囊肿则位于腮腺区,耳垂后和颌下区;以舌骨和下颌角做标记将颈部分为上、中、下三份,其次鳃裂囊肿多于瘘,位于颈上份,瘘之外口位于颈中下份之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其内口通向咽侧壁;第三、四鳃裂囊肿甚少见,偶见瘘,第三鳃瘘外口位于颈中,下份胸锁乳突
11、肌前缘处,内口通咽侧壁;第四鳃瘘外口位于颈下份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内口通向梨状窝或食管。诸鳃裂中,以其次鳃裂囊肿最多见。囊肿球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生长缓慢,无难受,上呼吸道感染时可隧然增大、难受,而后又回缩,触诊囊肿松软,有波动感,边界不非常清晰。 【检查】囊肿穿刺可抽出黄绿色或棕色清亮液体,鳃瘘可行瘘管造影以明白瘘管走向。 【病理】囊肿大小不一,壁厚或薄,内含清亮含或不含胆固醇结晶液体。光镜见囊肿衬以复层鳞状上皮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囊壁纤维性,含大量淋巴样组织。 【治疗】切除囊肿和瘘管,婴幼儿宜2 岁后手术,术中既要彻底切除病变,又要爱护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预后】彻底切除不复发,否则易复发。
12、 颌骨囊肿分为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 二、颌骨囊肿 包括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齿囊肿、角化囊肿。 【病因】依据囊肿来自于病灶牙根类肉芽肿内剩余上皮的增生、坏死、液化,始基囊肿等在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前造釉器星网状层变性,加之四周组织液渗入蓄积而成,含齿囊肿又称滤泡囊肿系在牙冠或牙根形成后缩余釉上皮与牙面之间发生液体渗出而形成的囊肿,角化囊肿来自牙胚或牙根残余。 【症状与体征】根端囊肿多见于病损前牙区,含齿囊肿好发于上颌尖牙和下颌第三磨牙区,始基囊肿和角化囊肿多见于下颌磨牙区和升支。囊肿无症状缓慢增大,致颌骨膨隆、面部变形,扪之有乒乓球样感觉。除角化囊肿可突向并穿破舌侧骨极外,其余
13、囊肿多向唇颊侧膨出,骨破坏严峻可有病理骨折,囊肿可突向鼻腔、上颌窦,引起复视。囊肿压迫致槽骨汲取,邻牙松动移位,角化囊肿可致牙根汲取。 【检查】X 线片见一清楚圆形、卵圆形透光阴影,围以白色骨反应线。角化囊肿穿刺可抽出奶油样物或淡黄色囊液,其他囊肿穿刺液均清亮。 【治疗】摘除囊肿,除去病源牙,角化囊肿须同时去除部分正常骨质。 【预后】角化囊肿单纯摘除易复发(40%-50%),极少数可癌变,其他囊肿术后多不复发。 非牙源性囊肿 包括鼻腭囊肿、腭正囊肿、球上颌囊肿、下颌正中囊肿、鼻唇囊肿。 【流行病】较少见,多发生于年轻人。 【病因】系因胚胎发育期面突融合处残留上皮发育而来。 【症状与体征】诸囊肿
14、除发生的部位不同外,均为缓慢增大的囊性病变,多无症状,囊肿长大致局部膨隆,发生鼻堵塞、牙齿移位,检查见球形的囊性肿物。鼻腭囊肿位于腭前部上颌骨中线上,腭正中囊肿位于硬腭中线处,球上颌囊肿位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下颌正中囊肿位于颌正中联合处,鼻唇囊肿则位于鼻前庭与上颌骨之间的软组织内。 【检查】同牙源性囊肿。 【治疗】同牙源性囊肿。 【预后】摘除后不复发。 三、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类瘤病变 血管瘤 【流行病】较常见,占全身血管瘤的60%,多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少见于颌骨。占小儿良性肿瘤的36%,女性多发,约73%的患者诞生时即有血管瘤存在。 【病因】系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在血管系统
15、发育的不同阶段,异样增生的血管构成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在丛状期形成毛细血管瘤,网状期形成海绵状血管瘤,管状期形成蔓状血管瘤。 【症状与体征】血管瘤可随机体发育而增大,但增长速度减慢,偶见静止或自然消退者。 1. 毛细血管瘤 最多见,多见于颜面皮肤,偶见于口腔粘膜,鲜红或紫红色,边界清晰,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小者呈斑点状,大者可达一侧面部至对侧,不隆出皮面者为葡萄酒斑毛细血管瘤,突出皮面者称杨梅状毛细血管瘤。偶见于咬肌、腮腺、胸锁乳突肌内,可与淋巴管瘤、纤维瘤共存。 2. 海绵状血管瘤 好发于唇颊、舌、口底,发生于下颌骨内称颌骨中心性血管瘤。位置浅者呈蓝、紫色,边界不甚清晰;松软,偶可触及静脉石
16、,体位移动试验阳性。瘤长大可致颜面、唇、舌等畸形和功能障碍继发感染发生难受、破溃出血。 3. 蔓状血管瘤 常见于颞浅动脉分布的颞部或头皮下,偶见于口腔粘膜下,呈多处球状隆起,表面皮温上升,提高有搏动和震颤,听诊可闻及与脉搏一样的吹风样杂音,压迫供血动脉则搏动和杂音消逝。肿瘤压迫可有骨汲取表现,也可累及表面皮肤粘膜、破溃、出血和坏死。 【检查】穿刺海绵状和蔓状血管瘤可抽出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造影可见蔓状血管瘤输入动脉扩大、弯曲,瘤体内有团状分布的造影剂。B 超示杨梅状血管瘤边界不整齐,呈中低回声,海绵状血管瘤边界清晰,内部低回声区中有多处小无回声,如有静脉石则为伴后方声影的较强回声,蔓状血管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颌面部肿瘤 2023 口腔 面部 肿瘤 内壁 凸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