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特尔的舞步】英特尔.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英特尔的舞步】英特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英特尔的舞步】英特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英特尔的舞步】英特尔 一向老成持重的IT产业领头羊英特尔近来起先“善变”起来:不但大力提倡数字家庭、数字企业等新概念、新名词,而且连延用了20年的公司标记都改头换面“新潮”起来;不但分出越来越多的精力扶持PC地方品牌,而且对海尔、TCL等家电业杀进来的IT新贵也是宠爱有加;不但从单核推到双核甚至八核,而且连百核安排也已提上日程究竟英特尔在想什么?对产业将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推断?其IT“旧部”如何才能跟上它今日的步伐?近日,本报总编辑董凯虹约见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一龙,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化沟通。 3C融合逼迫产业大调整 主要观点:IT过去是一个独立王朝,而今3C融合带来的是集计算
2、、通信和家电各路人马的大产业帝国,企业只有调整,才能充分把握融合带来的巨大商机。 董凯虹:英特尔始终是PC产业链中最前端的厂商,一举一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去年,英特尔架构大调整,将整个架构分为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移动和渠道5个事业平台,并宣布不再是一个简洁的芯片厂商,而是平台厂商。英特尔的这一系列举动基于什么样的推断?是IT产业发生了什么改变还是英特尔自己在主动求变? 赖一龙:今日IT业发生的改变已经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现实,那就是,技术发展到今日,不同行业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融合趋势,PC、消费电子、通信这三个以前相对独立存在的产业起先融合到一起。最典型的实例就是数字家庭市场,
3、其中心平台是屏幕,屏幕后面是强大的处理器、转换器、不同技术的解码器,而其中的数字内容又须要通过广播或者互联网进行传输,这是一个融合了广播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家电技术等众多技术的融合产业。 在产业大融合的氛围里,家电厂商须要做出调整,通信厂商须要做出调整,计算机厂商更要做出调整,只有调整,才能充分把握融合带来的巨大商机,否则,就会失去机会。 英特尔之所以对自己的业务进行大调整,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主动开发数字家庭市场,就是希望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把实实在在的产品带到市场上。其他四块业务数字企业、数字医疗、移动和渠道也是本着这样一个思路,在新的融合的产业内,设计生产
4、出更强大、更多功能的芯片,以迎合新机会的到来。 董凯虹:那么,你认为在这样的融合趋势下,摩尔定律还会接着起作用吗?或者它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 赖一龙:摩尔定律的核心内容是,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的数量就会翻一番,从而带来更多的功能、更强大的性能。以前我们用主频速度以及二级高速缓存大小来衡量性能,现在英特尔认为,不光是这两点,随着双核或者多核的引入,芯片可以同时集成更多的功能,如通信技术、家电多媒体等技术,晶体管的数量仍旧是最关键的。所以,摩尔定律还是一个最基础的定律,它仍将推动着整个产业向前发展。 董凯虹:在英特尔的2.0时代,业界以及英特尔本身对自己的定位特别明确,英特尔在整个产业
5、链里的位置也特别清晰。而今英特尔进入3.0时代,即定位于平台厂商以后,业界却在观望,究竟在新的融合的大产业当中,英特尔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假如说摩尔定律还在起作用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英特尔的主要业务还是在芯片上? 赖一龙:我认为,3C融合带来的大产业最关键的技术还是芯片技术,从本质上说,它是计算在其他领域的衍生。所以当全部的信息都被数字化以后,英特尔的作用仍旧是最关键的,我们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芯片技术,就是计算实力,因此,我们仍旧处在产业链前端。 以前,模拟信息不是在处理器上处理的,英特尔无法在那一块市场上有所作为,现在信息完全被数字化了,音乐、电影等消遣内容都成为了数字信息,而在这个领域,英特尔
6、具有核心竞争实力,所以说3C融合给英特尔带来更大的机会。假如这个机会我们把握得好的话,英特尔仍旧可以接着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技术确定新应用普及 主要观点:转型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产业上下游能否认定共同的技术标准。而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新技术催生新应用、新应用激发新需求的规律仍旧在起作用,技术和应用并没有肯定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螺旋式上升的结合体。 董凯虹:面对产业融合的大趋势,全部企业都在调整改变,但有些调整是胜利的,也有些不太胜利。你认为这种调整与转型,最大的风险和挑战是什么?如何来规避这些风险? 赖一龙:我觉得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标准问题。合作伙伴是否采纳同样的标准和
7、平台,确定了新技术是否能够集成到产品中、应用到市场上。比如数字家庭,目前的状况就很困难。其实,消费者是可以自己去配置一个数字家庭解决方案的,把平板电视、机顶盒、各种播放机等买回家,接到一起也算是一种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会有一些问题:不同设备采纳不同的标准,甚至同一个产品也有许多种类。标准的不同、接口的不同,数字内容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能否顺畅、产品是否兼容等都会为消费者最终的体验带来麻烦。 英特尔的平台化战略就是希望可以把在PC领域超过20年的阅历带到数字家庭市场,整合这个产业链,最终使得不同的技术相互兼容,带给消费者最易操作、价格便宜的解决方案。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光靠英特尔不行,须要产业链范
8、围的大规模合作。 董凯虹:你谈到技术标准确定了新兴市场的应用。其实这方面业界也有困惑,IT产业从有计算机起发展到今日,大家已有共识,认为已经是从技术引领的时代进入到了应用主导的时代。而从去年起先,英特尔跟AMD纷纷从单核走到双核,现在又从双核走到四核、八核甚至更多,这究竟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呢,还是技术发展或者商业竞争的须要? 赖一龙:从PC行业过去20年的历史来看,一般是新技术催生出新应用,新应用再激发出新需求,从286到386、486、直至奔腾时代,由于奔腾能够处理多媒体,它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CDRom光驱相结合,造就了多媒体时代,这使得PC到了奔腾时代迎来了第一轮爆炸式增长。
9、到了奔腾以后,互联网、宽带、各种功能的上网软件和Windows新版本,又造就出了另一个高峰。接下来,我认为,双核也应当会引发同样的效应。 双核技术的前身是超线程HT技术。由于用户在运用电脑的时候并不是根据任务A、B、C、D的依次来操作,大多数状况是ABCD任务同时进行,所以用户起先埋怨计算机的速度太慢。HT技术恰恰是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压力下产生的,随后它就演化成了双核技术,接下来就应当是多核甚至是百核。电脑实力越强大,用户的需求就会越往高走,这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不断提升电脑的性能,所以我觉得技术和应用并没有肯定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螺旋式上升的结合体。 就像摩尔定律当时的提出也是一个愿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特尔的舞步 2023 英特尔 舞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