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课程结构:必修2个模块,选修6个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1) 必修一: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 化学与生活: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重要作用;能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
2、讲授并重;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明确必修化学基础,确认该模块的提高既提高的可能性;对教学内容及时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3)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强化技术意识;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观念;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交流等途径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创新意识。 3.课程目标的确定:(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3)对学科的研究。 4.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了解、
3、认识、能表示、辨别、区分、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5.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6.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P6-7) 7.教学建议:(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4)突
4、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5)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8.评价建议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9.评价方式: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即时表现评价(分为提问交流评价、课堂练习评价和课堂实验操作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0.根据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景中,运用所学
5、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情形、成果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是活动表现评价。 11.化学纸笔测验的新变化是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重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 12.教科书编写建议:(1)教科书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性(教科书的时代性应包括:一根据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根究化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2)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3)教科书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4)教科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5)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实
6、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6)教科书编写药有助于发挥化学教师的创造性。 13.课程的类型: (一)按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间接经验)和经验课程(直接经验); (二)按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六)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4.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元素观(从元素的视角看世界是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实验观(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结构
7、观(以物质的结构为基础研究化学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能量观、分类观、守恒观、模型观、转化观、控制变量法、相互作用管、对立统一管、量变质变观、内外因关系观、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念、研(学)以致用观、可持续发展观。 15.化学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学影响(教育媒介)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16.化学用语教学的一般原则 (1) 循序渐进、变式练习;(2)注重规范、辨别性练习;(3)读、写、用三方面并重发展。 13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有点:
8、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演示法进行教学优点:是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缺点:把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3)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优点: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点: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课程秩序难以维持,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 14.教学的基本环节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均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
9、活动、教学评价的五个基本环节。 15.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等环节。 教学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是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巩固应用和反馈环节、整合局部设计、编制整体方案、试验测评和调整优化。 16.高中化学教学应做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节奏适宜。 17.科学探究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方式。 18.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探究要注意以下问题:(1)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设计;(2)指导学生做好探究;(
10、3)指导学生做好表达交流;(4)对学生的探究做好总结。 19.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 20.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调查法(特点:自然性、间接性、高效性)(2)实验法(主动地、人为地控制教育过程,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本质特征,也是实验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标志。)(3)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教师为研究自己的工作而而综合运用的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其实质是教师进行的一种反思性实践性研究。(行动研究不把规律性的发现作为追求的目标) 21.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之前做好实验分析,实验演示与教学内容有
11、机结合;演示实验要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和注意安全问题、处理好意外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标准的实验操作;演示过程可边演边讲解,促进学生思考。 22.国外教科书的编写模式:(1)学科中心模式(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认知特征和实践活动,内容难度大,缺乏时代性)(2)社会中心模式(突出学生发展,关注社会热点)(3)融合型模式(世界上使用最广、数量最多 23.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模式三条基本内容线索:(1)化学学科基本知识线索(2)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3)反应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STSE教育价值
12、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 24.新课程化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相融合的方式。 25.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实验化学等。 26.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时不易解决的某些关键点。 尽管有时重点和难点是统一的,但重点不一定是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任何一节教材内容都有教学重点,但却不一定有难点。 27.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13、(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3)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28.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 29.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思想的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30.三重表征观是利用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来认识和理解化学。三重表征观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研究和学习的方式、方法。 31.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解决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制定课程教学蓝图和宏观的方法。 实验(辅助)设计和系统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 3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
14、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0)教师的教学目标。 33.化学教学目标的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性目标(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体验性目标(用学生的心理感悟、活动感受来陈述的目标)。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4.程度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最低标准,是对行为动词的限定,具有可操作性。 35.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准绳、以学生实际为参数、以知识结构为网络、以知识迁移为目的。 36.化学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情境和
15、情感活动过程的设计(2)教学内容的设计(3)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科学定律是描述性陈述,归纳模式;科学理论是提出的合理假设,建构模式。 37.教学设计中,最终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 38.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39.化学学习基本方法包括外部操作活动方法和内部心智活动方法 内部心智活动方法: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符号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和反证等。 40.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动机、学习的准备、学习策略。 41.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类型:(1)传
16、统的秧田式(最大限度利用教室空间,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2)小组合作式(3)马蹄式(4)杜郎口模式 42.评价包括检查和评判过程。 42问题情境创设 (1) 利用现实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43.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问题探究反思。 44.化学实验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等要素构成。 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或学生。实验对象指自然对。实验手段分实物形态的手段(硬件)和观念形态的手段(软件)。 根据实验在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中的作用可分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演示讲授模式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为广泛运用的一种
17、教学模式。 45.化学实验的内容:(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3)物质的表征(检验、鉴别与鉴定)。 46.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实验操作规范,注重示范(4)演示与边讲紧密结合,启迪思考((5)简易快捷,按时完成(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47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充分准备,指导预习(2)认真巡视,及时指导(3)适时反馈,沟通交流。 48.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准则:(1)紧扣化学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2)体现探究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3)实验的改进应考虑课
18、程教学的实际需要。 49.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远程实验技术(2)手持技术(包括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其配套软件)(3)模拟实验技术。 50.传统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机、大屏幕投影、电影录像等视听设备、语音实验室等。 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和黑板、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 51.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方法分为:一接受性在现性学习方法;二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52.化学教学评价:对教师化学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对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评价即学习评价。 53.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将学习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教学前评价)
19、、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按评价方法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54.学生自我评价常采用建立化学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55.教学反思的内容:(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3)对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教学的理解的反思(4)对自己教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56.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 57.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8.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9.教学内容的调控涉及教师自
20、身对教学内容在数量和深度两个维度上的选择。 60.课堂环境调控分为课堂物理环境调控和心理环境调控。 课堂心理环境调控分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心理气氛两类。 课堂时间调控包括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节奏、速度等。 6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是教师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注:课堂教学过程不属于化学课堂管理常规内容) 62.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63.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1)化学教学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化学教学研究是提高化学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3)化学教学研究有助于解
21、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 64.试题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65.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多重练习策略、练习反馈策略和可视化策略。 66.化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 67.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68.水泥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石膏。玻璃主要原料:石英、纯碱、石灰石等。传统陶瓷主要以黏土为原料。 69.NH分子中H-N-H键角为107.3。 70.实验室制NO:3Cu+8HNO(稀)=3Cu(NO)+2NO+4H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工业制NO:4NH+5O=4NO+6HO 实验室制NO:Cu+4HNO(浓)=Cu(NO)+2NO+2HO(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1.酸性:醋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偏铝酸。固碱性:醋酸钠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大纲 化学学科知识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总结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NChO 化学竞赛 学科知识 学科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