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策略评语(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策略评语(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策略评语(精选多篇).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策略评语(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策略之思考 【摘要】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是教师实践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技能的重要平台.为了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思考 随着数学课堂教学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已经由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同时,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2、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要突破这一“瓶颈”就得做好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活动的有效性的策略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构筑互动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教师通过问题或叙述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情境,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
3、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考虑从五个方面: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要具有有效性;创设情境要联系实际生活,要具有真实性;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具有探索性;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针对性;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要具有适度性. 例如:我在讲“负数”这节课时,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然后提出:假如你是播报员,特殊的温度“零下2”怎么表示?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表示“零下2”?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很轻松地说出来,在温度前加一个减号表示零下温度,我
4、追问:“为什么加减号?”学生说:“零上零下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用负数来表示.”然后引导学生举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曾经在哪儿见过负数?”学生们个个像唧唧喳喳的小鸟一样议论起来,又举出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学会了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体会到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富有真实性、有效性、探索性、针对性、适度性的情境,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品尝到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5、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当触及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适当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尝试、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完成探究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然后在合作小组内交流、对话,获得成效.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
6、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构筑互动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新课标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首先应构建师生合作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求教师率先走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情感世界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但事实上,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数学教学习惯于陈旧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而教学的满堂灌,为上课而上课的知识单向传授,这样就扼杀了与学生互动、合作、交流意识,严重地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的意识存在.在这种“扼杀”与“忽视”的活动中,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 因此,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平
7、台,才能把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双向的、多方面的;才能把满堂灌转变为不但是老师的讲还是学生的学,同时还会有师生共同的探究与创新,这种民主、开放、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必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互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数学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建构、人格发展的过程.当代初中学生并不单单是带着“求知”的期望走进课堂的,更重要的是带着“求发展”的要求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往和对话,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相互理解.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
8、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和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最好的基本的渠道.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秉承新理念,以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能效.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 推荐第2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故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故事 走进心灵”有时候并不是教师针对学生频繁的谈心,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赋予智慧的教育,去感染、触动、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当然需要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对
9、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因此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心灵发现而不是灌输-教育者在系统地实施自己预定教育步骤的同时,还应敏锐地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从他们的失误挫折中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有些学生,他们的求知欲较旺盛,性格活泼好动,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文明,但在学习上,成绩不稳定,学习态度也是时好时坏。这类学生的转化是很关键的,若引导的正确,他们就会很快树立信心赶上来;若引导不好,则会比一般学生更容易掉队。王刚就
10、是这样的学生,他很聪明,课内学习较为轻松但常容易自满不求上进,并且常受表扬处于顺境中,自尊心极强,而这学期刚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很不稳定,忽上忽下,作业也是时好时坏。在他的期中总结中也出现这样的话:“我知道我能学好,只要稍用点心就可以。”这是个不好的苗头。他在前半学期有很大的进步,曾代表班级在国旗下演讲,被评为三好学生,而进入后半学期,他有些“飘飘然”了。面对这种心态的萌芽需及时发现及早除掉,不能等它发展成“杂草”,但是处理的方法不能太生硬,必须巧妙的解决。 在学习乘方时,王刚的作业完成的很不好。虽然布置作业的内容很简单,他也基本能掌握但作业中总有一些小问题,不是丢了这就是错了那,提醒他,他的
11、话又是“只要我用心,一定会全对的,我考试的时候肯定都能答对。”于是我想是时候要帮他排挤掉思想中这样的“杂草”了。 上数学课时,讲完一道关于乘方的例题,我叫了四位同学上黑板练习,当然其中有王刚。在练习时,他最早做完题目,高兴的下去坐在位子,看着没做完的同学,可不一会儿他却跑了上去拿起板擦开始修改,修改好坐在位置上,一会儿又跑上去改了,最后着急了,竟用小手直接擦了粉笔字开始修改。台下的学生也笑出了声,看得我又生气又想笑。我知道这时不能直接生硬地进行批评,如果直接批评反而会产生坏的效果,只能“智取”。 等四位学生都下去了,点评完四道题之后,我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好!现在大家来共同完成一道题”。 于
12、是我在黑板上写下: 9090909090=? 教室里立刻有学生喊道:“590” 可以看得出学生对于乘方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于是我顺势引导大家: “是不是590这样计算?” 立刻有学生反驳:“是90的5次方”。 我微笑着肯定:“很对,开始计算。” 一分钟后,大家纷纷举起手,看来已经算出来了,我一直等到王刚也举起手,才叫他起来回答。 “9090909090=59” “很好,王刚你请坐,我们来一块看看这道题。90怎样变成了59?”看看一双好奇而疑惑的眼睛,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进入到我所设置的情境中,于是我接着说:“在平时大家觉得,60分是及格线,100分比较难,而90分是一个可以引以为豪的分数了。但学习
13、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却又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方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的,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以这种掉以轻心很不错的90的态度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因此,每一天的学习你只能做到90,那么5天之后,你的成绩不是5个90的平均值,而是59-一个被淘汰的分数,那么更多90会怎样呢?” 问题一出,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我知道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王刚,你认为呢?” 王刚站起来,红着脸说:“会比59还要差,只有每天做到100最后才能做到100。” 我知道他明白了,看着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着理解明白的光点,我继续说,“这
14、道数学题,除了教给我们怎样进行百分数的乘方,同样还教给我们怎样学习。我希望大家将这个算式写在课本最明显的地方,天天提醒大家,每天坚持做到100”。 孩子们动手开始写了,我看着王刚也动手认真写着的样子,心中有一丝高兴。 第二天,王刚的作业很认真,全对了。下面还有一句:“坚持100”。在之后的学习中虽然王刚也有些小毛病,需要我常提醒,但经过90的事件后,王刚已经向一个更优秀更认真的方向发展,心里很欣慰。其实“9090909090=59”源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管理中的过程控制效应。工作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细微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都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各环节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法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
15、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过程控制效应在20世纪中期就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即spc (统计过程控制)。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由美国休哈特 (w.a.shewhart) 提出。就是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一个集约化的现代经营过程需要经过构思、策划、设计、讨论、修改、实施、反馈、再修改等诸多环节,如果你不能在每个环节中认真对待,对每一个环节及时反馈和修正,不致力于每一个环节的完美,而是想当然地认为:“结果不会有太大问题”,那么,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这
16、个环节你做到了90%,下一个环节还是90%,在5个环节之后,你的工作成绩就不是平均值90%了,而是59%-一个会被激烈的竞争环境淘汰的分数。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还会低于这个分数,甚至变成负数!到了这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按照100%的标准进行“检修”就可能意味着整个项目、整个工程都需要“推倒重来”,意味着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意味着效率低下和错失时机,意味着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这个应运于现代生产管理中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工作管理中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控制中。由此根据每一个过程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师的全面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并依照自身情况制作相关分数或百分比的量规,这样不仅老师能根据每个环节对自
17、身及学生进行过程控制,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能进行自我控制。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同样学生也是需要被点燃的,他们心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而我们要做的是要点燃这份美好,用美好燃烧排挤掉那些“长着缺点的杂草”。 经历过“90事件”,孩子们都更用心学习了,而在这个过程我不仅收获了一个怎样转化学生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责任与要求,面对工作也要坚持每天做到100 推荐第3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具有指导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
18、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目标的导向功能制约着教学方向,有助于预期教学结果的达成,同时也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 优化课堂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得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19、,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教学方法要体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的课程理念就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了课程教学的变化,由单一转向多样,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玩,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面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细节 在教学常规的细节中就是通过教师备齐,上课,辅导考试,教科研等环节,也通过学习预习,听课,复习,初级,作业,考试实践活动等
20、证明教学常规中的细节作用,从常规中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从细节中完善求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常规的最佳组合,最佳效益,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五,教学评价要适时全面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号结果做出的的价值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是在教学活动之后.。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发送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荐第4篇:数学课堂教学评语初探 数学课堂教学评语初探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语是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往往超越了教师的期待或
21、意图,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航作用 教师通过评语,指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像解题方法的简与繁,思路的优与劣,速度的快与慢,并说明需要改进的途径,会使学生明确和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起到很好的导航作用。如在高三上数学复习课时,当课堂练习这样一道题:“求一个三次多项式(),使(1)0、(2)0、(-1)0、(-2)-12。”学生A平时学习踏实,运算准确。但他习惯于垂直思维,设所求的多项式为()b+c+d,然后,分别令 1、 2、- 1、-2,代入后得出一个四元一次方程组,正确地解出此题。但另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根据 1、 2、-1为(
22、)0的根。于是立即所求的多项式为()(-1)(-2)(1),再取-2代入后得(-2)-12-12,很快求出完成解题。教师在赞扬了构思精巧、解法别具一格的后一种解法,以及肯定了学生A的正确答案后,对学生A作出如下评语:“你的基本功扎实,运算能力强,如能在活字上多下功夫,即在思维方法上有所突破,你就会如虎添翼,定获成功。”学生听后频频点头表示理解和接受,这些中肯的评语,使全班同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和启示。 二、反馈激励作用 客观、准确的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自我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整学习环节,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解题思路。同时,教学评
23、语又代表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 价和认可程度。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因此,肯定的评语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强化其学习积极性;而中肯恰当的否定评语,也会促进学生产生一种适度的紧迫感,成为学习的动因。例如:对解关于X的方程4-2-0这道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于总是把看作主元,企图按传统思路作答,结果久攻不下,而学生B,对问题作水平转移,视为主元,原方程变为:-(21)(4)0.分解因式(-)(-1)0,从而有:-0或-(1)0。对作出适当讨论,很快解出这两个二次方程,当学生B公布了他的上述解法后,师生们顿时兴奋不已,这时老师立即作出以下评语:“你能及时调整视角,改变思维重心,说明你有敏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评语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