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复习总结(铁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复习总结(铁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复习总结(铁道)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在结构或试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2.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作用:是结构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发现结构设计问题的主要手段,是验证结构理论的主要方法,是结构质量鉴定的直接方式,是制定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 3.结构试验的分类:根据实验的目的分科学研究性试验和生产鉴定性实验:按照试验对象分真型试验(用于生产鉴定性试验)、模型
2、试验(用于科学研究性试验)、小构件试验:按荷载性质分为静力试验、动力试验。 4.科学研究性试验:验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各种假定、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5.生产鉴定性试验:鉴定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可靠程度、为工程改建或加固判断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为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检验结构可靠性、估算结构剩余寿命、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6.模型是仿照原型并按照一定比例关系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相似模型试验要求比较严格的相似条件,即要求满足几何相似、力学相似和材料相似,破坏试验一般以模型结构为对象。 7.结构
3、试验的一般过程:结构试验规划设计、结构试验准备、结构试验实施和结构试验资料整理分析并提出试验理论。其中制定试验规划设计阶段最为重要,试验实施阶段(试验加载测试阶段)是中心环节。 8.1767年法国科学家荣格密里在没有量测的情况下,首次用简单的试验,验证了受弯梁断面上应力的存在,这位就是著名的路标试验。 9.对静荷载的加载通常采用分级加载方式,静力荷载加载顺序:预加载阶段、标准荷载阶段、破坏荷载阶段。 9.分级加载的优点:可以控制加载速度、便于观察结构变形与荷载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各阶段的承载情况、有利于各点加载统一步调。 10.预加载的目的:使结构内、外部接触良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检验全部
4、试验装置的可靠性,检查全部观测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起到演习的作用;总之通过预加载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将之解决在正式试验之前,这对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1.加载方法:1)预加载一般分三级进行,每级取标准荷载值得20%,加载一级停歇10min,混凝土构件预加载荷载值小于开裂荷载值的70%;2)正式加载:小于标准值时,每级不大于标准值的20%,一般分五级加至标准荷载值,超过标准值时,每级不大于标准值的10%,当所加荷载到达破坏荷载的90%时,采用标准值的5%加载至破坏。 12.间歇时间:钢结构一般不小于10min,混凝土或木结构不少于15min。满载时间:标准长期宜持续30min24
5、h,对于标准短期,钢试件和钢筋混凝土时间不小于30min,木试件不小于60min,拱和砌体构件为180min,预应力混凝土满载30min,开裂持续30min。空载时间: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45min,重要的跨度大于12m的构件去满载时间的1.5倍,钢结构时间不大于30min。 13.加载图式:试验荷载在结构构件上的布置形式称为加载图式。 14.等效荷载:指在加在试件上,使试件产生的内力图形与计算简图相近、控制截面的内力值相等的荷载。 15.等效荷载加载图式应满足的条件:等效荷载产生的控制截面的主要内力应与计算内力相等,等效荷载产生的主要内力图形与计算内力图形相似,对等效荷载引起的变形差别应予以修
6、正,控制截面内力等效时,次要截面上的内力应与设计值相近。 16.结构试验对加载方法和加载试验的要求:选用的试验荷载图式必须是等效荷载图式;荷载传力方式和作用点明确,产生的荷载数值准确稳定,静荷载不随加载时间、外界环境和结构物变形而变化,保证荷载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静载试验便于分级加载和卸载,能控制加、卸载速度,荷载分级的分度值要满足实验量测的精度要求;加载设备不参与结构工作,不影响结构的自由变形,不影响结构受力;加载装置本身要安全可靠,不仅满足强度要求,还要严格控制其变形量;力求采用先进技术,减轻劳动强度,尽量提高试验效率和质量。 17.静力荷载试验中常用的加载方法和设备有:重物加载、气压
7、加载、机械加载、液压加载、惯性力加载、电磁加载、人工激振加载。 18.液压加载器(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当油泵将具有压力的液压油压入千斤顶的工作油缸时,活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与时试件接触后,活塞便向结构物施加荷载,荷载值的大小由油压表示值和加载器活塞受底面积求得,也可以由液压加载器与荷载承力架之间所置的测力计直接测读,或用传感器将信号输给电子秤显示或记录器直接记录。 19.液压加载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管路系统、操作台、液压加载器、加载架、试验台座等部分组成。 20.目前国内结构试验常用的台座主要有:板式试验台座(槽式试验台座和地脚螺丝式试验台座)、箱式试验台座、抗弯大梁式台座、空间桁架式
8、台座。 21.离心力加载是根据旋转质量产生的离心力对结构施加简谐振动荷载:结构长柱试验机是大型结构试验的专门设备,其液压加载器的吨位一般至少在2000kN以上;机械式加载不仅可以对建筑物施加静力荷载,也可以施加动力荷载;惯性力加载法常用于结构动力试验中,由于荷载作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冲击力加载和离心力加载两种方法。 22.卷扬机和倒链是通过钢丝绳或链条对结构或构件施加拉力荷载;螺旋千斤顶可用来施加压力荷载;采用初位移或初速度的突卸荷载或突加荷载的方法,可使结构受冲击荷载作用而产生自由振动;液压加载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油压是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的荷载,试验操作方便安全。 23.结构疲劳试验机主要是脉动
9、发生系统、控制系统、液压加载器工作系统三部分组成,结构疲劳试验机脉动频率可根据试验的不同要求,在100500次/分范围内任意调节选用。 24.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有电液伺服液压加载器、控制系统、液压源三部分组成。 25.结构试验测量技术包括:量测方法、量测工具、量测误差分析;量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偏位测定法和零位测定法;量测误差包括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偶然误差;主要量测的内容暴扣外部条件(外荷载、支座反力)、结构变形(位移、应变、曲率等)、内力(应力)、裂缝以及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等一系列动力特征。 26、量测仪表主要由感受部分、放大部分、纪录显示部分;主要性能指标有:刻度值、量程
10、、灵敏度、分辨率滞后、精确度、可靠性、零位温飘和满量程热漂移、线性范围、线性度等等。 27.仪表率定的概念:为了确定仪表的精确度和换算系数,定出其误差,需将仪表示值与标准量相比较,求出被率定仪器的刻度值。方法:在专门率定设备上率定,这种设备能产生一个已知标准量的变化,把它和被率定仪器的示值做比较,求出被率定仪器的刻度值;采用和被率定仪器同一等级的标准仪器进行比较来率定;利用标准试件率定仪器。 28.索力测量的方法:电阻应变片测定法、拉索伸长量测定法、索拉力垂度关系测定法、压力表测定法、压力传感器测定法、频率法、磁通量法。 29.应变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应变机测法、应变电测法、应变光测法。 30.
11、应变电测法:在结构试验中,因结构受到外荷载或温度及约束等原因而产生应变,应变为机械梁,用量电器量测非电量,首先必须把非电量转化为电量的变化,然后才能用量电器量测,量测由应变引起的电量的变化称为应变电测法。 3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电阻丝感受的应变和它的电阻相对变化成线性关系,当构件受力变形时,敏感元件的截面、长度等尺寸将随构件的变形而变形,因而其电阻值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只要用精密仪器测出电阻应变片电阻的变化率,即可得出构件应变的大小,从而求出其承受的应力。组成:敏感栅、引出线、覆盖层、基底、粘接剂。 32.量测仪表选用原则或试验对仪表的基本要求:仪表性能能满足试验的具体要求,如合适
12、的灵敏度,足够的精度与量程;动态量测仪表其线性范围、频响特性等均应满足试验要求;对于安装在结构上的仪表或传感器,要求体积小、重量轻、不影响结构性能;同一试验中选用的仪器仪表种类和规格尽可能少,以便统一数据的精度,简化量测数据的整理工作和避免差错;仪器仪表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要强且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和经济耐用。 33.振动测量仪器主要由:拾振器、测振放大器、显示记录仪。 34.精确度:是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综合反映,是指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值得符合程度,常用满量程的相对误差来表示。仪器精度越高说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小,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35.滞后:在恒定的环境下,某一输入量从起始量程增至最大量程,再由最
13、大量程减至最小量程,正反两个行程输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滞后。 36.可靠性: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给定的误差极限范围内连续工作的可靠性,或者说构成仪表的元件或部件的功能随时间的增长仍能保持稳定的程度。 37.电桥原理:相邻两臂的应变输出符号相反,相对桥臂的应变输出符号相同。 38.温度效应: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应变片除了感受试件应变外,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样也能通过应变片的感受而引起电阻应变仪指示部分的示值变动,此种变动即成作温度效应。 39.温度效应产生原因:电阻丝温度改变DRt,即DtR;材料与应变片电阻思想膨胀系数不相等,但二者又粘在一起,当温度该改变Dt时,引起附加电阻的变化。
14、40.消除温度效应方法:应变片自补偿法和桥路补偿法(温度片补偿和工作片补偿),常用为桥路补偿法。 41.常用的电桥连接有半桥连接和全桥连接:应变片的粘结步骤:计划准备、试件测点表面处理、应变片粘结、固化处理、应变片粘结质量检查、导线连接、防护处理。 42.钢弦传感器工作原理:钢弦传感器被张紧的钢弦作为敏感元件,利用其固有频率与张拉力的函数关系,根据固有频率的变化来反应外界作用力的大小。 43.读数显微镜是如何测定裂缝宽度的?试件表面的裂缝经过物镜在刻度分划板上成像,然后经过目镜进入肉眼,由于微调螺丝的螺距和上分划板的分化值均为0.5mm,所以读数鼓轮每转动一圈,下分划板上划线相对上分划板边移动
15、一刻度值。 44.裂缝观测的主要内容:裂缝的出现时间和位置,裂缝出现的最大宽度,裂缝的基本走向描绘。 45.电阻应变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灵敏系数,标距,使用面积,电阻值,应变极限等。 46.电阻应变片的优缺点:优点是灵敏度高、尺寸小、重量轻、粘结牢固、适用于各种温度场和外部环境;缺点是不能重复使用,黏贴工作量大、估计参数不精确、具有近似性。 47.按基底材料应变片分为:纸基应变片、胶基应变片、金属基应变片、临时基底应变片。 48.钻心检测混凝土强度原则:钻去芯样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在结构主要受力部位避免在结构边缘,接缝处取样;混凝土强度质量有代表性的部位;便于钻芯机安防和操作的部位,避免主筋等钢
16、筋;每个芯样应清楚的标注几号,并记录芯样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钻去位置。 49.芯样要求:芯样数量、芯样直径、芯样高度、芯样外观检查、芯样测量、芯样端面补平方法。 5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及检测原则:检测原则前提是混凝土结构内外质量一致。检测原理:采用回弹仪的弹簧驱动一起内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检测处重锤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回弹值R,由R与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来推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5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强曲线及用途:专用测量曲线:影响因素的干扰较少,推算强度的误差也较小;地区测量曲线:适用于某一地区情况,设计影响因素比专用曲线广泛,误差较大;
17、通用测量曲线:覆盖面广。 52.钻心取样法检验混凝土强度方法:从施工已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中,用钻机或冲击钻钻处芯样,将芯样进行处理,通过芯样测定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或抗拉强度。 53.后张预应力结构的工作原理:由于预加应力和外荷载引起的应力叠加后,可能是结构中出现拉应力,或裂缝出现延缓,或将裂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即是后张预应力的基本原理。 54.什么是先张和后张预应力结构?答:先张预应力结构:先张法指采用永久和临时台座在构建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张预应力筋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龄期后,将施加在预应力筋上的拉力逐渐释放,在预应力筋回缩的过程中利用好其余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握裹力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后张法是
18、指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养护和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利用预设在混凝土构件内的孔道穿入预应力筋,以混凝土构件本身为支撑采用千斤顶来张拉预应力筋,然后用特定的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形成永久预应力,最后在预应力筋孔道内压注水泥浆防锈,并使预应力筋和混凝土黏结成整体。 55.穿心式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张拉预应力筋时,张拉缸油嘴进油,顶压缸油嘴出油,顶压油缸,连接套件和成套连成一体顶住锚环,张拉油缸、端盖螺母及堵头和穿心套连成一体带动工具锚移动张拉预应力筋,顶压锚固时,在保持张拉力稳定的条件下,顶压油缸嘴进油,顶压活塞、保护套和顶压头连成一体移动将夹片强力顶入锚固环内,此时张拉油缸嘴回油、顶压缸油嘴进油张拉缸解压回程
19、。最后,张拉缸、顶压缸油嘴同时回油,顶压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回程复位。 56.千斤顶标定的原因:油压千斤顶的作用力一般有油压表测定和控制,油压表上的指针读数为油缸内单位油压,在理论上将其乘以活塞面即为千斤顶的作用力。但是由于油缸与活塞之间有一定的摩阻力,此项摩阻力抵消一部分作用力,因此实际作用只要比理论值偏小。为正确的控制张拉力,一般均用校验标定的方法测定油压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与油表读数的关系。由于每台千斤顶的配合面积及尺寸和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密封圈和防尘圈的松紧程度不同,造成千斤顶内摩阻力不同,而且摩阻力虽有压高和使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千斤顶要进行定期标定,且要进行配套校验,以减少累积
20、误差,提高预应力控制张拉力的测力精度。 57.对张拉千斤顶进行校验情况:新千斤顶初次使用前;油压表指针不能退回原点;千斤顶、油压表和油压管进行过更换或者维修后;张拉二百次或连续张拉两月后;张拉应力终于仅出现多跟断裂事故或者张拉伸长值有较大误差;停放三个月不用后重新使用之前;油压表受到碰撞等大的冲击。 58.后张孔道摩阻的测试原因及方法:原因:一是可以检验设计索取检算参数是否正确,防止计算预应力损失偏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二是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以便更准确的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三是可检验管道及张拉工艺的施工质量;四是通过大量现场测试,在同级的基础上,为规范的修改提供科学依据。方
21、法:孔道摩阻常规测试法是以主被动千斤顶法为主,测试时采用一端张拉另一端固定的形式进行,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在张拉端和固定端分别安装经过标定的穿心式压力传感器,利用张拉千斤顶逐级张拉至设计张拉力的位置。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取张拉端和被张拉端的压力,不再使用千斤顶油表读取数据的方法,为保证所测数据准确反映孔道内的摩阻情况,在传感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在张拉过程中分别读取两端里传感器的示值,分别代表各级张拉力时未受损失的张拉力Nz和受损失的张拉力Nb,两端力值的差值即为孔道摩阻损失。测试过程中,完成一端的张拉后进行另一端的张拉测试,重复进行三次,每束力筋共进行六次张拉测试,取其平均结果即可,传感器以及千斤顶安装时因确保其中心轴线与预应力筋的中轴线重合。 59.结构试验测点布置要求:满足试验条件的前提下,宜少不宜多;测点位置要具有代表性,以便分析和计算;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应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测点的布置应有利于试验时操作和测度,安全和方便。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复习总结(铁道)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总结 2 铁道工程总结(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学习心得 土木工程结构实习总结 土木工程试验工作总结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总结 土木工程复习要点 铁道实习报告土木工程认知实习 铁道实习报告土木工程认知实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