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2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2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课题 做家务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并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小明家今天中午来了客人,吃饭时 该怎样来放筷子呢? (二) 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1.谁来说说怎么来放筷子。 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
2、 2 根筷子。 2画一画 用小竖线代替筷子在练习本上操作,一边画,一边说:一双筷子是2根,二双筷子是4根 3 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整理2的乘法算式, 4.尝试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新知 1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2在表中,把1, 2,5 9分别与2相乘, 将得到的数画上圈。 3算一算 4 游戏 一个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4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8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四)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2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会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了吗? (五)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1= 222=4 二二得四 22=
3、 423=6 二三得六 32=6 24=8 二四得八 42=8 25=10 二五一十 52=10 26=12 二六十二 62=12 27=14 二七十四 72=14 28=16 二八十六 82=16 29=18 二九十八 92=18 篇2: 2、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54-55例2,例3。 学情与教材分析: 例2呈现小学生在观察自己种的向日葵情景图。男孩子高兴的说“我们种的向日葵发芽啦!”女孩子讲“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接着突出呈现两棵幼苗,引出乘法算式和2的乘法口诀,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也给学生渗透了植物学中的名词术语。例3,呈现“向日葵长高啦!”画面,
4、由小燕子说 “每行3棵”逐一引出乘法算式和3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体验 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 2、3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 2、3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归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教学重点: 熟记 2、3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 熟记 2、3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抽查背诵5的口诀 2、口算 52 54 5551 35 15 2553 3、看
5、图填空 ( )个( )是( ) ()个( )是( )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学习例 2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1)二年级的种植小组在他的实验田里种下的向日葵。小刚说“我们种的向日葵发芽了!”小红一边蹲下一边仔细观察说:“是啊,你看,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小刚,我来考考你,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是几个2?你能说出算式吗?”同学们,你能帮帮小刚吗? (2)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是1个2,1个2用乘法表示是21或者1 2.因为1个是2,所以212, 122.我们编出口诀一二得二(板书) (3)两棵幼苗上张开几片子叶?是几个2?怎样用乘
6、法算式表示?谁能试着编出这句口诀?(板书) (4)看一看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同桌互相读读 2、学习例 3出示例3主题图 (1)燕子妈妈和小燕子飞到了二年级种植小组的实验田上。燕子妈妈对小燕子说:“你看,向日葵长高啦”这时小燕子正兴致勃勃地数着向日葵的棵数:每行3棵。 (2)同学们,每行3棵是什么意思?表示几个3?1个3是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3)小燕子继续数:2行是多少棵?表示几个3?3行是多少棵?又表示几个3?请同学们帮小燕子算一算,并编出乘法口诀。 (4)小组活动,讨论编口诀 (5)汇报 (6)数一数,3的口诀有几句,自己小声读一读。 3、试记 2、3的口诀 4、
7、用口诀计算 21 33 23 22 32 12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三、课堂练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 ) 一三( ) 一二( ) 二二( ) 三三( ) 2、完成第55页做一做,师生对口令,同桌互对口令。 3、33 23 22 31 3+3 2+32+23+1 33 32 22 31 3、在里真上“+、或” 112321326 11032522 4四、课堂小结 推荐第2篇: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汝溪小学 唐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的例 1、例2,第8页课堂活动
8、第1,2题。【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具体情境编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乘几的乘法算式。 2.感悟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2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2的乘法口诀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点:掌 握 2 的 乘 法 口 诀,并 能 应 用 口 诀 口 算 2 的 乘 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喜不喜欢帮助父母做家务呀? 喜欢的同学举手
9、让老师看一看。小熊猫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喜欢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好孩子。今天,他们家请客,来了好多客人,小熊猫正忙着干什么呢? 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忙着摆筷子;小熊猫边摆边数: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1)操作感知。 教师:请小朋友们当小熊猫,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教师在学生摆时巡视指导,如果出现个别学生先摆1根,再摆1根,然后将2根凑成1双的情况,要予以纠正。 (2)观察表格,提问理解。 教师:小熊猫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请你仔细观察、
10、思考。教师可以任选筷子的双数及对应的根数提问。例如:5双筷子是10根,那这10根是怎么得到的呀? 教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张表,相邻的“双数”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根数”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因为每增加1双,根数就增加2。 教师:7双是多少根? 你是怎么想的? 8双、9双分别是多少根?无论学生怎么得到的14根、16根、18根,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3)提出问题,构建算式。 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 2 双、3 双、4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
11、=4 2+2+2=6 2+2+2+2=8 2+2+2+2+2=10 2+2+2+2+2+2+2+2+2=18 教师:这些算式都有些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加数都是2的连加算式;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一个2;写到后面感觉太麻烦了。 教师:你们还能用我们学过的其他方法来表达吗? 小组内讨论一下,试一试。 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 注 意 指 导:可 能 有 学 生 列 成 23 或 者32,如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为了便于总结规律,在这里我们都把每双筷子2根的“2”写在乘号前面,几个2根也就是“双数”写在乘号后面。学生集体汇报,教师同步板书。 教师: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
12、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你发现这些乘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一个因数都是2,后面一个因数分别为1,2,9。 (4)点名课题,明确任务。 教师:如果这些乘法算式有口诀,那算起来就非常快乐,今天我们就来编一编“2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 教师指着22:前面一个因数是2,我们就在乘法口诀中把二放在最前面;后面这个因数2就把它放在二的后面;所得的积放在两个因数的后面。由此得出2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二二得四。它就表示22等于4。 板书:二二得四。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个方法试着编一编23,24,25的乘法口诀。 学生试说,集体交流,规范,教师板书。 教师:2乘5的积是几位
13、数? “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易记? 教师:像这样,我们就把乘积满十的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这样口诀里都是四个字,说起来顺口。后面几句口诀你会编了吗? 学生自编后汇报,教师同步板书。 (5)观察发现。 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句口诀的第1个数都是“二”;每一句口诀的第2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 2.操作活动,巩固口诀含义 (1)教师抽一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摆一摆,边摆边说:我
14、每次摆2根小棒,摆了2次,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22=4,因为“二二得四”。教师再抽一名学生示范,边摆边说:我每次摆 2 根小棒,摆了3次,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23=6或者32=6,因为“二三得六”。 教师:为什么前一位同学摆出来是一个算式22,而这位同学摆出来有2个算式,23或者32? 教师:那摆4次、5次9次呢? 先自己摆一摆,再说一说可以用什么乘法算式表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2)完成后同桌可以再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老师说,学生摆。 3.教学例2,初步应用口诀 教师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 能 说 出:2 个
15、 小 朋 友 1 组,有 4 组 小 朋 友,共 有 几 人 在滑冰? 教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列出24或者42。 教师:用哪句乘法口诀算出它们的积? 学生:用“二四得八”。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可以用这句口诀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在编乘法口诀时,通常将两个因数中较小的一个编在前面。所以计算42仍然用“二四得八”这句口诀。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游戏:对口令。第1种玩法:一学生说口诀的前两个字,另一学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2种玩法:一学生说乘法口诀,另一学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 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可以抽学生和老师先示范一次,再
16、同桌两人合作。 2.根据算式说口诀 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该用哪句口诀计算算式的积吗? 23= 25= 28= 23=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用什么方法记忆2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那么1的乘法口诀呢? 下节课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乘法口诀呢? 下节课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 推荐第3篇: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二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在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最佳记忆方
17、法,能熟练背诵2的乘法口诀。 2.在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探索新知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运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归纳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记2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骑单轮车的精彩杂技表演,研究了5的乘法口诀,今天杂技演员们给大家表演的是顶竹竿,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
18、设1:有5名演员在顶竹竿,每根竹竿上都有两名演员。 预设2:舞台上还挂着灯笼,每串上有2个红灯笼、5个黄灯笼。 谈话:我们尝试把它们编成一首小儿歌。一人头顶1根竿,竿上两人转圈圈(教师指图加手势演示);两人头顶2根竿谁能接着说? 预设:竿上4人转圈圈。 追问:接着往下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3根竿上有几人?4根、5根呢? 谈话:下面我们就来解决“3根竿上有几人?4根、5根呢?”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杂技表演顶竹竿为背景,与生活联系密切。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将信息以学生喜欢的儿歌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呈现,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在
19、接着编儿歌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要想接着编,首先须知道3根、4根、5根竿上分别有几人,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发现、提取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借助学具,创编儿歌 谈话:谁来说一说你认为 3根竿、4根竿、5根竿上分别有几人? 预设:3根杆上有6人,4根竿上有8人,5根竿上有10人。 谈话:大家都认为3根杆上有6人,4根竿上有8人,5根竿上有10人,是怎样得到的呢?先自己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1) 探究3根竿上有几人 提问:“3根竿上有几个人?”哪个小组展示
20、一下你们的方法?(板书:3根竿上 个人)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预设1:摆小棒的方法。 预设2:列加法算式2+2+2=6。 预设3:列乘法算式32=6或23=6。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了刚才的猜想,3根竿上6个人(板书:6),表示3个2相加(板书:3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6(板书:32=6)。 (2)探究4根竿上有几人 提问:4根竿上有几人呢?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板书:4根竿上 个人)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预设1:用小棒摆一摆。 预设2:列加法算式表示2+2+2+2=8。 预设3:列乘法算式24=8或42=8,表示4个2相加。 小结: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乘法 口诀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