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去二三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一去二三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去二三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码头小学 教学内容 一去二三里) 诗中的“ 二、三”虚指方圆之地,“ 四、五”泛指村落之小,“ 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 八、 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教学目标 1会认“ 三、台、 六、 十、花”五个生字。
2、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l 认识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
3、1到10看谁数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
4、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5、(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去二三里 20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