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docx
《2023年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5.8 活动地点:一(4)班教室 活动主题:磨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活动过程: 一、叶敏老师谈本课的教学设计 二、全体数学老师的评价 江迎春: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这节课在设计上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易学的目的。在设计时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自主建构,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首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其次:练习题的设计上要注重层次性,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要加强提高和运用。 陆明伟: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因为变化,所以我们要
2、掌握前后变化的关联;因为变化,所以我们要解决问题。既然变化应有这样的模式:起点终点。(中间可有很多步骤,表象。)如果我们始终牢牢掌握了变化的起点,那把握变化的过程和结果都会相对容易、准确。可问题往往只有结果而没有开始,于是倒退的策略“登场”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引导学生感知倒推,应用倒推的内容。主要分两个例题。例1利用两杯果汁倒过来,倒回去的事件,虽然只有一个步骤的变化,但比较直观地使学生感知倒推策略。由于果汁倒完的结果都是200毫升,非常清晰,而原来两杯果汁的量都未知,因此从起点思考、解决无从下手,而从终点倒推则相当可行,柳暗花明。这样能达到理解策略,感受到策略的优势的作用
3、,学生形成知识建构。例2则更多的体现倒退策略的应用。其特点是步骤多,变化复杂。但正是如此,才能体现从起点思考的不可行性,才能体现倒推策略的优势。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就能想到某位数学家说过:一切问题都能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能转化成方程问题,最后解决。 陈建明: 对学生来说,学习“倒过来推想”,并不是建空中楼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倒过来推想”的认识。教学的一开始,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尝试题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初步体会“倒过来推想”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2个杯子中水的倒推,唤起学生的倒推经验。例1的教学,在学生理解题意后,小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适时通过课件演示
4、还原没倒之前甲乙两杯里的饮料情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列表法,明确数量的变化,简化“倒推”策略的理解,并完成解答。 杨文娟: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方法是可以教的,而策略则更注重学生自己去感悟!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感悟策略的价值,领会策略的真谛,不断提高对策略的本质认识。本节课,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策略的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抽象思维还未完全形成的时候理解倒推策略有一定难度;同时在什么样的题目中运用倒推策略也是部分学生的困惑。因此,借助于已学策略列表、摘录,甚至画图,都成为帮助我们倒推的工具,在这些策略的扶助下,才能进一步体现解决这类题目倒推策略的优越性。 李君
5、: 倒退这种思想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出现,我觉得在导入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些填方框倒推的计算。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情来导入“倒推”这一思想。在解决“果汁”这一例题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观察果汁的倒入和倒出过程,加深理解。通过填表格,帮助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用倒推法解决问题。在练习的最后也可以进行题组练习,一道是正向解题,一道是倒推解决,通过题组练习,既加强了对倒推题型的理解和解答,又将“倒椎”策略纳入到“推想”的整体结构之中,体现了两种方法的互逆关系,在比较中点明主题,在比较中建构整体。 凌爱华: 学习了叶敏老师的用“倒推法”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数学组 教研 活动 记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