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公司治理现状的八大缺陷.docx
《2023年中国公司治理现状的八大缺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公司治理现状的八大缺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国公司治理现状的八大缺陷 中国公司治理现状的八大缺陷 中国智库2023年10月7日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一般认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董事会席位的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重偏低,绝大部分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股票不能上市流通。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而成,从集团公司分拆资产包装上市。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控制了上市公司绝大部分股权,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一股独大”现象。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决定了董事会的大部分席位由大股东或其代理人占据,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董事席位数量有限,所以很难发挥限制大股东权力的作用。 董事的独
2、立性不强,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董事会的独立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公司董事受制于大股东,上市公司缺乏保证董 事会有效运作的最起码的独立性,大股东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严重。在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里,直接作为大股东代理人的董事和 “内部人”董事一般均超过半数,而独立董事的数量不会超过三分之一,仅仅是为了满足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整个董事会都在大股东的控制之下。就算有极个别的董事站出来对公司决议发出不同的声音,也会被大股东支持者的声音所掩盖,变得无足轻重。由于我国的公司法规定,董事会作出的决议,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即可,所以大股东
3、所控制的董事席位越多,就越有利于其对公司实行全面的控制,从而削弱上市公司的独立性。目前,敢于与大股东“抗衡”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有,这些董事的最后结局也让中小股东无奈。 董事群体的专业构成不合理 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专业构成上看,法律类人才在公司董事群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一种董事人群的专业构成状况,极易造成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对公司法律的忽视,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法律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官司缠身,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同时,董事会内法律类人才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市公司对在法律严格约束的框架内经营运作缺乏足够的、清晰的意识,从而也成为大量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
4、违规担保、信息披露不及时、全面的原因之 一。 独立董事制度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独立董事是抗衡大股东、保障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进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保证。尽管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但独董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同时兼任几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因此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董事会的事务。而在当前上市公司内部董事占据董事会大部分席位的情况下,许多独立董事甚至连参加正常的董事会会议都保证不了。中国的独董制度,在面对上市公司不断曝出违规行为的现实面前形同虚设。很多上市公司选择知名的经济学家、大学教授,或者社会名流和离任的政府官员做独立董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公司 治理 现状 八大 缺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