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docx





《2023年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 光华中学 刘佳丽 一、案例的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注重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甚至也出现了教师给答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根本未能得到提高。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知识点,很少会注意这一方面的渗透。 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
2、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无一不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二、案例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有感情的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2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
3、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4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要学会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的修辞方法 2、难点: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传达内心感受。
4、 (三)教学设想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采用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讨论总结、朗读品味的方法加以落实、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当树叶泛黄、秋风习习的时候,北飞的大雁又让人想起了绿意盎然的春天。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话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生答略,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自然引出下面的过渡语。) 设计说明唤取学生对春天美好的感受,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理清思路感受春天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几幅图画? 设计说明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
5、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检查生字词,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随着音乐,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设计说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全文的结构思路,即“盼春绘春颂春”。 赞美、喜爱之情融于景物之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小草,花儿,柔风,细雨,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探究 教学 设计 案例

限制150内